地理位置
由來
流傳的比較廣的有三種,今天我想說的是小時候聽蘇州外婆講的這一故事:
在明朝嘉慶年間,姑蘇城外有一隻長著翅膀的獅子經常在夜裡飛來偷吃百姓的家畜,有時還傷及人命,當時從州官到平民都拿這隻怪獸沒辦法,只好在天黑之時就緊閉門戶。時間長了大家覺得這不是辦法,有個山塘李姓小伙想出了一個點子,組織了全村的百姓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登上虎丘,人手一個火把,把整個虎丘照得通亮,一邊還敲鑼打鼓,把那飛獅怪獸吸引了過來。正當它朝著燈光飛撲下來時,只見李小伙一個手勢,大家的火把、鑼鼓全部熄了,飛獅怪獸眼前一黑找到不了目標,一時收不住翅膀便一頭栽在離虎丘不遠的地方,凌晨咽氣之前用盡了最後的力氣把頭扭過去看了下讓它喪命的地方--虎丘!
版本一
相傳上古女媧補天,有一隻老虎和一隻獅子都看中了姑蘇天堂般美麗的景色,經常為爭奪土地證相互爭鬥到天昏地暗。在它們中間有一條河,河裡停了一隻船,這船上滿載了女媧濟世人類的藥草。有一天老虎與獅子爭鬥時把這草藥船掀翻了。女媧一生氣就把它們變成了兩座山:一座獅子山,一座虎丘山。獅子不服氣,只奈是變成了山而無法爭鬥了,但獅子還總是時不時地回頭望那老虎。。
版本二
相傳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光(闔閭)為了爭奪王位,和大臣伍子胥密謀,派著名的殺手專諸刺殺吳王僚。吳王僚喜歡吃魚,專諸特地拜烹飪高手為師,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學會了做魚。他事先將行刺的匕首藏在魚腸中----這就是著名的魚腸劍的來歷。然後趁獻菜之機,拔出利刃,刺死吳王僚,自己也被亂刃所殺,吳王僚死後葬於獅子山上。
虎丘山原名海涌山。當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打越國,不幸在戰鬥中重傷而死,葬於海涌山。傳說三天后有一白色猛虎蹲踞在墳丘之上,故吳王的兒子夫差改海涌山為虎丘山。
因吳王僚是含恨而死,冤魂不散,回頭怒視葬於虎丘山的闔閭,便有了獅子回頭望虎丘之說。。
版本三
秦始皇東巡到虎丘,準備挖闔閭的墓,據說闔閭墓里埋了三千把寶劍(其中就有殺死吳王僚的魚腸劍,還有著名的幹將和莫邪劍),看到一隻白虎蹲在墓邊,於是拔劍刺虎,卻刺在石頭上,石裂成池,即劍池。後來白虎占山為王,危害人間。曾任寒山寺“客座教授”的文殊菩薩坐騎青獅惱恨白虎作惡,趁文殊菩薩閉目養神的時候,偷偷溜出山門,直撲虎丘,將白虎拍死,但因時差問題來不及趕回靈山,觸犯佛門戒律,跌落人間化作石山,在那變化之一瞬青獅還回頭怒望虎丘。
另一個說法是文殊菩薩知道青獅犯了殺戒,就把它點化成了石山。青獅變成石頭還擔心白虎會繼續為害,就把頭回過來看著虎丘的位置盯住白虎,這就是獅子回頭望虎丘。。。
版本延伸:相傳明朝初年,姑蘇是由老虎鎮守的,有一天獅子挑戰老虎,要把姑蘇占為己有,老虎為保住姑蘇,請來七隻狸貓(力大無比的神獸)幫忙,它們一起合力打跑了獅子,但獅子並沒跑遠,變成石頭山回頭看著也變成了山丘的老虎;為了防止獅子再來挑釁,老虎請七隻狸貓鎮守在山塘街每一里路的橋頭,因此“七里山塘”又有“七狸山塘”之說。。
莫將傳說當歷史,傳說總被雨打風吹去,如今站在獅峰轉頭,高樓林立,已無虎影。倚輕風,靜聽流雲飄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