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錢三強(1913.10.16-1992.6.28),浙江湖州人,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與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合稱為“三錢”。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校長。早年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並且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突出貢獻者。晚年的錢三強仍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中國“兩彈一星”元勛。1992年逝世,終年79歲。
主要成就
努力建設
1954年2月,錢三強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他首先抓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籌建學部。經過反覆醞釀討論,他主持起草了籌組學部有關檔案。同時,主持擬訂了《學部暫行組織條例》。
科學院各學部成立後,在制訂全國科學發展規劃,加強學術領導,以及團結院內外科學家,發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國內科學界的重視,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
“文革”中,學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動。“文革”後,錢三強被任命為中科院黨組成員和副院長,立即著手恢復學部的工作。
在當時條件下,恢復學部工作異常艱難。自1957年後,22年沒有增選學部委員,健在的學部委員平均年齡達73歲。因此,增選一批新學部委員,是恢復學部活動的當務之急。錢三強親自組織了選舉工作。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推薦、醞釀、協商、評審,1980年11月,選舉出新的學部委員283人,學部委員平均年齡從73歲下降到65歲。學部工作恢復了生機。
由於種種原因,1980年後10年未增選學部委員。錢三強考慮再三之後,於1990年5月7日,向李鵬總理寫了一封言真意切的署名信。他寫道:大家對我國人才“斷層”問題深表關切和擔憂。人才斷層不僅表現在中層,還表現在高層,例如代表我國最高學術榮譽稱號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也面臨這種狀況。6月2日,李鵬總理在辦公室約見了周光召院長,就學部工作進一步聽取情況匯報,進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國務院批准了中國科學院關於增選學部委員的請示,還規定增選學部委員每兩年進行一次。
自此,學部工作開始了規範化和制度化的實踐,學部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同時,也為在我國實行院士制度創造了條件。
推動發展
1980年,中國科技界出現了“加強軟科學,發展交叉科學,提倡學科交叉”的認識熱潮。當時身為中國科協副主席的錢三強,以鮮明的態度積極支持。他在第一次全國交叉科學學術討論會上,作了《迎接交叉科學新時代》的演講。這次演講被公認為交叉科學發展史上的“著名演講”,受到廣泛重視。
1986年9月,中國科協成立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聯盟工作委員會,錢三強兼任該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會的任務開宗明義:加強軟科學、交叉科學、管理科學等方面的研究、宣傳和培訓活動,加強自然科學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聯繫,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987年後的一段時間,包括科學技術、教育、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哲學、新聞出版等在內的知識界,出現了聯合交叉大討論的熱潮。這一熱潮的發起者,就是錢三強領導的促進聯盟委員會,特別是由他親自策劃並主持的系列“科學與文化論壇”。
一開始,錢三強就“論壇”的宗旨作了說明:“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確定包括科技與教育、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在內的新文化觀念,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文化素質;充分認識科技在文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把科技知識的傳播同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把數以百萬計的科協成員變成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錢三強的構想,迅即得到錢學森、于光遠、鄭必堅以及指揮家李德倫、作曲家吳祖強等人士的熱情支持。
從1988年5月25日首次“科學與文化論壇”舉辦,到1989年“五四”前夕結束,共舉行了5次,每次都是各界有識之士踴躍列會,爭相論談,氣氛十分活躍,推動了科學與文化相互促進和融合。
培養人才
錢三強30多歲時已經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實驗物理學家,如果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公認其在該領域會更有建樹。然而,回國後,他無條件地服從黨和國家的需要,放棄自己心愛的科研工作,以主要精力從事科學組織工作,為別人創造了施展才華的條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在科研工作中,錢三強注意發揮青年的主動性,放手讓他們大膽探索,在一些關鍵之處給以指點;他注意引導和鼓勵青年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即使是不成熟的或萌芽狀態的,他總是給以熱情支持,並一起討論,逐步完善;他以平等態度與青年交往,經常以自己的經驗教訓和親身體會,幫助青年少走彎路。每年新大學生、研究生到所里報到,他都要親自給大家做報告,鼓勵走又紅又專的道路。
正是由於錢三強等老一輩科學家堅持不懈地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鼓勵、信任、教誨和示範作用,在我國核科學技術領域中,有一大批年輕人自覺自愿地把自己的青春才華和畢生精力,默默無聞地奉獻給國家和人民期盼的事業。
人物軼事
姓名由來
一次,一個體質不如錢三強的比較瘦弱的同學給錢三強寫信,信中自稱“大弱”,而稱當時還叫“秉穹”的他為“三強”。這封孩子們之間互稱綽號的調皮信,恰巧被秉穹的父親錢玄同看見了。
“你的同學為什麼叫你‘三強’呀?”錢玄同風趣地問道。
“他叫我‘三強’,是因為我排行老三,喜歡運動,身體強壯,故就稱我為 ‘三強’。”秉穹認真地回答了父親的詢問。
錢玄同先生一聽,連聲叫好。他說:“我看這個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體強壯, ‘三強’還可以解釋為立志爭取德、智、體都進步。”
在父親錢玄同的肯定下,從此以後,“錢秉穹”就正式改名為“錢三強”了。
愛國情節
報國心切
在法國11年的勤奮使錢三強獲得了最高的獎賞,也贏得了留法中國人中學術水平最高的地位。在這樣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下,錢三強卻要回中國。
1948年,錢三強找到了中共駐歐洲的負責人劉寧一,提出要求回國的心愿。劉寧一鼓勵他,“回國大有作為。”
錢三強也把自己要回國的打算告訴了導師約里奧。聽了學生的要求,身為法國共產黨員的約里奧滿意地說:“要是我,也會作出這樣的決定。”錢三強又去向約里奧的夫人話別。約里奧—居里夫人語重心長地說:“我倆經常講,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希望你把這兩句話帶回去吧!”
導師的話,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
錢三強臨行前,兩位導師在自己的花園裡為錢三強夫婦餞行。
1948年5月錢三強和他的夫人何澤慧,抱著剛半歲的女兒,帶著豐碩的科研成果,帶著導師的重託和法國同行的深情厚意,離開了巴黎回國。還隨身帶著一份珍貴的檔案,這就是導師給錢三強在法國學習與工作的鑑定。
鑑定是這樣寫的:“錢先生表現出科研人員所具有的特殊素質,在我們共事期間,他的這些素質又進一步得到加強。他已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些是非常重要的。他心智敏慧,對科學既有滿腔熱忱,又有首創精神。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我們實驗室學習並在我們領導下工作的同一代科學家中,他是最優秀的。我們曾委託他領導幾批研究人員,他用自己的才華出色地完成了這項困難的任務,並受他的法國和外國學生的愛戴。”“我們的國家對於錢先生的才幹業已承認,並先後賦予他重任,先是任命他為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接著又聘任他為研究導師。他同時也是法蘭西科學獎的獲得者。”“錢先生還是一位優秀的組織者。他具備了研究組織工作的領導者所特有的精神、科學和技術素質。”
1948年夏,錢三強帶著法國朋友的友誼和祖國人民的殷切期望,回到了闊別了11年的祖國,邁上了新的里程。
報效祖國
1949年3月的一天,錢三強忽然接到一個通知,他要作為代表到巴黎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錢三強想:這次去巴黎開會如果能遇到約里奧·居里老師,請她代為訂購一些原子核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以及圖書資料該有多好。錢三強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向代表團聯繫人提出,需要約20萬美元。4天后,錢三強接到電話,請他到中南海。
在中南海,等候錢三強的是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他熱情接待了錢三強,並說:“三強,你的想法很好,中央研究過了,決定給予支持。清查了一下國庫,還有一部分美金,先撥5萬美元供你使用……”聽了李部長的話,錢三強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埋怨自己太書生氣。戰爭還沒有結束,城市要建設,農村要發展,國家經濟困難……哪有那么多外匯呢?
不久,錢三強拿到了為發展原子核科學事業的美元現鈔,心中萬分激動、興奮。他深深地曉得這美元是經歷了火與血的戰亂,是剛剛從潮濕的庫洞中取出來的,是來之不易的。
拿著這沉甸甸的美元,錢三強思緒萬千,深深感到科學工作任重而道遠。
1955年1月14日,錢三強和地質學家李四光應周恩來總理召見來到了總理辦公室。周總理聽取了李四光介紹我國鈾礦資源的勘探情況,又聽取了錢三強介紹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狀況。周總理全神貫注地聽完後,提出了有關問題。最後告訴錢三強和李四光,回去好好準備,明天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要聽取這方面情況,可以帶些鈾礦和簡單的儀器,作現場演示。
第二天,錢三強和李四光來到中南海的一間會議室,裡面已經坐著許多熟悉的領導人,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彭德懷等。這是一次專門研究發展我國原子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開始了,毛主席開宗明義:“今天,我們做國小生,就原子能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李四光先講了鈾礦資源以及與原子能的關係。錢三強匯報了幾個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和我國這幾年做的工作,並做了演示。大家看著實驗,會場十分活躍。主席點上了一支煙,開始做總結:我們的國家,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到更多的鈾礦來。我們也訓練了一些人,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基礎,創造了一定條件。過去幾年,其他事情很多,還來不及抓這件事。這件事總是要抓的,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
會後,大家用飯,毛主席舉起酒杯站起來大聲說: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大家共同乾杯。
與錢偉長、錢學森一起,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後,錢三強先後擔任了副所長、所長職務。
1959年6月26日蘇聯共產黨中央來信,拒絕提供核子彈的有關資料及教學模型。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了兩國簽定的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還諷刺:“中國人20年也搞不出核子彈,只能守著一堆廢鋼鐵。”
諷刺變動成了動力,憤怒化作力量。中國科技工作者沒有被嚇倒。“自己動手,從頭做起,準備用8年時間,拿出自己的核子彈”成了中國人民的誓言。錢三強作為原子核物理專家,和無數科學工作者一樣,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組織起數萬名科學工作者及技術工人,向研製第一顆核子彈進軍。
在蘇聯專家撤走後,周光召在國外召集數十名海外專家、學子,聯名請求回國參戰。他們歸國後先後參與主持了理論的研究與實驗研究工作。
為了研究一種擴散分離膜,由錢三強領導成立了攻關小組,經過4年的努力研究成功,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4個能製造擴散分離膜的國家。同時成功地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大型通用計算機,成功地承擔了第一顆核子彈內爆分析和計算工作。
個人生活
錢三強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個書香世家,不滿4歲就開始天天站在祖父的書桌前認字背書。他的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青年時代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學習。回國後,先在一些著名的中學任國文教員,後到北京擔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北京大學教授,是我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他由於接受了章太炎、秋瑾等革命黨人的思想影響,竭力主張推翻清朝統治。隨後他又與陳獨秀、李大釗、嚴復、胡適等一批有進步思想的教授一起,投入了新文化運動,是進步刊物《新青年》的積極支持者和輪流編輯。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錢三強,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進步思想的薰陶。為培養錢三強,在他7歲時,父親送他進了由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學教授們創辦的子弟學校——孔德學校(孔德是法國哲學家的姓)。
錢三強在這樣的環境中,接受老師的教育,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一個興趣廣泛的學生,對音樂、體育、美術,錢三強都有兩下。剛進國中,年方13歲,就成了班上“山貓”籃球隊的隊員,在比賽中,他的拼搏精神和集體意識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又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1946年,他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讚“他們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還向錢三強頒發了物理學獎。
人物評價
錢三強不僅為核子彈的研製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
業的發展嘔心瀝血,為培養中國原子能科技隊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騰訊網評)
就是這樣的清華走出來的優秀“老兵”,抱著“科學家是有祖國的”報國夢,生動詮釋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精神。(新浪網評)
錢三強的一生,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有人生的理想和規範。77歲的高齡,歷經風風雨雨,仍然巍然挺立,不為世俗所擾。(人民網評)
錢三強先生正是這樣一位掌握全局,運籌帷幄的指點之才,他無愧於這個時代。熟悉錢先生的人,不會忘記他那寬闊的胸懷,勇挑重擔的氣魄,傑出的組織才能,甘為人梯的精神,謙遜樸實的作風,以及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高風亮節。在錢先生身上,科學和道德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正是因為這樣,錢三強先生才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仰慕,科學工作者的愛戴和全國人民的尊敬。(周光召評)
經典語錄
1、青少年時期學校老師教給的系統知識,對人的一生來講是很重要的,但只是你的全部知識的很小的一部分。知識主要還是靠工作和生活中自己抓來。
2、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祖國。
3、古往今來,能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攀登的結果。
4、光明的中國,讓我的生命為你燃燒吧。
5、科學不是為了個人榮譽,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人類謀幸福。
6、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7、知識,主要是靠主動“抓”出來的,不是靠“教”出來的。
8、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塌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
兩彈一星元勛
自然科學人物分類導航
自然科學人物主要指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 |||
農學人物 | 醫學人物 | 化學人物 | 數學人物 |
天文學人物 | 氣象學人物 | 生物學人物 | 物理學人物 |
專家分類導航
專家就是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說有獨到的見解的人。我們稱他(她)是這一領域的專家。專家有兩類,一是有膽識戰略專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業務專家。 | |||
發明家 | 英國發明家 | 美國發明家 | 中國發明家 |
探險家 | 工程師 | 演說家 | 旅行家 |
林學家 | 美食評論家 | 各學科中國專家 |
中國著名科學家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開發中國家,中國的強盛與中國的科學水平發展速度快慢息息相關,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科學家不懈的努力,在這裡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中國的興盛強大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們吧! |
中國科技界的“三錢”
姓名 | 榮譽稱號 | 個人簡介 |
錢學森 | 中國飛彈之父 |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著名科學家,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因病於2009年10月31日8時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
錢偉長 | 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 | 錢偉長,江蘇無錫人,民盟成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套用數學系畢業,博士,研究員、教授,中國力學家、套用數學家、 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中國近代力學、套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 六屆、七屆、八屆和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於2010年7月30日上午6時在上海逝世。 |
錢三強 | 中國核子彈之父 | 錢三強 ,原名錢秉穹,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