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農民負擔辦扶貧辦
綜合科
人事科
組織部
漁業科
區劃辦
辦公室
領導機構
黨委委員、副主任張勇儒,負責全委安全生產具體指導工作,負責全委安全生產各項制度的建立和落實,負責與市安委辦聯絡;負責機關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種子管理處、農廣校的安全生產指導工作。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屈延海,負責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總站的安全生產指導工作。
黨委委員、副主任吳永奎,負責全市農業生產安全生產指導工作,負責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農業信息中心的安全生產指導工作。
黨委委員、副主任孫海燕,負責全市漁業生產安全生產工作;負責蠶蜂技術指導站、水產技術推廣站、水產科學研究所、蔬菜科學研究所的安全生產指導工作。
農委辦公室負責農委安全生產的綜合、指導等全面工作、傳達貫徹省、市安全生產各項政策、法規、宣傳,負責安全生產責任狀各項內容的落實、督查、督辦工作。
農委漁業科負責全市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漁業船舶的安全生產指導工作。
農委生產科負責農業生產安全指導工作。
農委經濟合作辦負責農委新招商引資企業安全生產指導工作。
牡丹江農業概況
牡丹江市地處中國黑龍江省東南部,是東北亞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區域性經貿旅遊城市,全市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人口280萬。地貌以山林丘陵為主,呈“八山半水分半田”格局,是典型的山區半山區農業。201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50.1億斤,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6%,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10萬畝。特色農業發展迅速,食用菌栽培達到28.3億袋(塊),產值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34.8%;畜牧業加速擴張,生豬、肉牛分別出欄143萬頭、17.5萬頭,畜牧產值實現45億元,增量前所未有;專業鄉23個,占全市鄉鎮總數的41%,一品村29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906個,入社農民2.5萬人;漁、蠶、蜂實現產值3.8億元。地理標誌產品達到6個,145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實現產值97億元。
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325.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198元,率先成為全省農民收入“萬元市”,實現“九連冠”。糧食、食用菌、畜牧、經濟作物、勞務拉動農民增收2750、2058、1350、2379元,多元化增收格局更加穩固。全市萬元鄉、萬元村分別達到45個、604個,城鄉居民收入比降到1.29:1,收入差距全省最小。
牡丹江市農業發展有四大優勢:
一、生態優良。森林覆蓋率62.3 %,高於全省18.7%,高於全國42%,鏡泊湖、蓮花湖和牡丹江、綏芬河、穆稜河三大水系水質均在一級以上,空氣品質常年保持一級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部分區域達到8000-12000個/立方厘米,耕地有機質含量2-3%,高於全國0.5-1.5個百分點,呈典型的森林、水成土壤特徵,是黑龍江省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十分適合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和開發鄉村旅遊。
二、氣候適宜。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全年平均氣溫4.2度,有效積溫2669℃,跨5個積溫帶,無霜期115--152天,晝夜、區域溫差大,十分適合種植多種優質農作物,冬暖夏涼,素有“塞北江南”的美稱,是春秋觀景、夏季避暑、冬季賞雪的旅遊、度假和休閒勝地,現已形成“湖、林、雪、邊、俗、紅”等旅遊特色。境內有國家5A級景區鏡泊湖和中國雪鄉、火山口地下森林、唐代渤海國遺址等著名旅遊景區景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三、物產豐富。全市野生植物達2000多種,經濟植物500多種,被譽為黑龍江省“天然植物基因庫”。野生食用菌和山野菜有木耳、蘑菇等80多種,年蘊藏量10萬噸,年商品量1.2萬噸;有蜜源植物10多種,輔助蜜源植物100多種,森林蜜源區面積130萬公頃,可承載蜂群15萬群。有動、礦、植物藥材資源126科260種,其中,名貴藥材有山參、田雞、鹿茸、麝香、熊膽等十餘種,是全省道地藥材的主產區之一,蘊藏量占全省19%。鏡泊湖紅尾魚、林溪細鱗魚是獨具特色的珍品,響水大米為千年貢米,被譽為北方的“魚米之鄉”,是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的“天然原料庫”。
四、區位獨特。地處中俄日韓蒙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區域,擁有綏芬河、東寧陸路、鐵路和牡丹江航空港四個國家級口岸,已開通至韓國首爾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幾條國際國內航線。建設了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和陸海聯運大通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匯聚,年對俄出口農產品18萬噸左右,被稱為俄遠東地區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在俄合作開發種植面積300萬畝,位居全省首位。牡丹江對俄貿易始終占全省“半壁江山”和全國10%左右,外貿綜合競爭力曾列全國第13位。
近年來,在不斷發掘自身潛力下,牡丹江形成了多元化、區域一品化的特色農業格局,綠色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全市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40萬畝,其中,果菜種植面積53萬畝,產量100萬噸,食用菌生產規模29億袋(塊),產量145萬噸,黑木耳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年出欄肉牛15.5萬頭,出欄生豬104萬頭,肉類總產量12.9萬噸,果菜、食用菌、肉牛、生豬四大主導產業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55%;鄉村旅遊、冷水魚、花卉、北藥、蜂蠶、貂狐、鹿熊等產業融合了地域特色,在市場中獨樹一幟,競爭力極強。產業發展上總體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綠色有機認證比例高。建設了水稻、玉米、大豆等8個國家級大型綠色有機食品原料基地,總面積360萬畝,建成了全國唯一的國家級10萬頭肉牛養殖基地,有機食用菌食品產量達到5.2萬噸,穆稜市共和鄉成為全國唯一的有機食品生產示範鄉,種植業綠色有機認證面積占耕種面積43.1%,認證比例全省最高。
二是加工能力強。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45家,實現產值97億元,引進培育了紅星、北味、皓月、雨潤、正大、鑫鵬等一大批大型龍頭企業,形成了300萬噸以上的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
三是市場品牌影響力廣。建設了雙合果菜、東寧寶榮、綏陽黑木耳等大型批發市場,實現了買全國賣全國;成功舉辦了農業“一節兩會”,木博會成為國際型展會,是中俄木業產業合作的重要載體,黑木耳節升級為國家級展會,打造了國內第一推介展示平台,牛博會已成為業內科研、信息交流的重要論壇,打造了“中國國際木業之都”,“中國食用菌之城”,“猴頭菇之鄉”,“綠色肉牛之鄉”、“有機食品第一鄉”等金字招牌,形成了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窪地效應
四是園區載體優。強力實施農業“百園”工程,市級“三大園區”累計投資36億元,在俄建設了全省最大的農業示範園區。近期,為進一步拉開綠色有機食品之都建設框架,我們又啟動了牡丹江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園區項目,成為省政府重點支持的示範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