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潁源即潁河源頭。潁河,古稱潁水,相傳因紀念春秋鄭人潁考叔而得名,是淮河最大支流。潁河發源於登封市嵩山南麓、嵩山與箕山之間,流經禹州市、襄城縣、許昌、臨潁、郾城、西華,在周口市入沙河,周口以上全長263公里,流域面積7348平方公里。 潁水之源位於登封市石道鄉西一公里處的西爻村,今有S323省道從村前經過,路旁有潁源亭,那裡有一池泉水名珍珠泉,終年不沽,為潁水左、中、右三源之正源。
1、四瀆八流
潁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潁水古為“八流”之一。古人將四條獨立入海的大川稱為“四瀆”,就是黃河、長江、淮河、濟水。“四瀆”的主要支脈為“八流”,分別是黃河支流渭水、洛水,長江支流漢水、沔水,淮河支流潁水、汝水、泗水、沂水。潁水發源於中嶽嵩山,所以能夠躋身於名水之中。
2、潁水三源
潁河古稱潁水,發源於河南嵩山,現為淮河最大支流。潁河有三條較大的源頭:一條是潁谷珍珠泉,一條是少室山前的少室溪,亦稱少林河,一條是石淙河,稱為右、中、左三個源頭,而以右源最負盛名。潁源珍珠泉即潁河右源。酈道元《水經注》載:”潁水出登封西陽乾峪,是為右潁“,即今登封市石道鎮西窯村,古稱神水頭、潁白水。潁源泉在約20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數十道清泉從地下湧出,故又名珍珠泉。泉水四季恆溫,始終保持在15℃。
二、歷史及勝跡
在少室山和箕山山脈之間,有一道寬約二百米的 峪谷,兩邊峰巒迭翠、林木蔥鬱。中間一池清澈泉水匯成小溪,這就是潁河的源頭珍珠泉。 據史載,春秋時此地為潁谷,鄭國大夫潁考叔曾在此做封疆官,居於泉畔。
1、潁考叔
春秋之時,鄭國有一大夫,名叫潁考叔,擔任過潁谷封人的官職。《左傳·隱公元年》中,記載有關於潁考叔的事跡。鄭莊公繼位後,他的母親武姜與他不和,暗地幫助次子叔段陰謀襲鄭國都城奪取君位,被鄭莊公識破陰謀並平定了叔段之亂,將武姜太后遷出後宮,安置在潁地居住,並發誓說:“不到黃泉,決不相見。”不久,鄭莊公又後悔。潁考叔聽說了這件事,給莊公出主意,說:“主公,這有什麼為難的?如果派人去挖一深溝,挖出黃泉,在黃泉邊見母,誰還會說閒話呢?”鄭莊公聽從了。據說,潁考叔掘地見泉的地方,就在登封市君召鄉的黃城村。
2、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石道鄉龍泉寺村,為少林寺下院,坐北朝南。原有山門、六祖殿、緊那羅殿、火神殿、老君殿、千佛殿等建築。該寺始建於唐代,今存明代風格殿堂一座,特製佛像磚479塊,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有常年不涸古泉一眼,廣方丈、深盈尺,與潁源珍珠泉隔嶺相望屬同一水系,譽稱龍泉,寺也因此得名。寺後原有古塔2座,今已不存。寺前即潁河源頭之一的隱士湖。該寺背山面水、堪稱風水寶地。
3、潁水春耕
潁水春耕是登封古八景之一。潁河兩岸多為梯田,每年春耕開始時,農夫在潁水河畔耕田種地,揚鞭驅犢,南耕北耘,好像一幅天然的春耕圖案,於是稱為潁水春耕,與嵩門待月、少室晴雪等並稱為登封八景。
4、黃淮分水嶺
嵩山西南隅伏牛山頭、潁源珍珠泉向西約1公里就是黃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海撥四百零九米,嶺西水入伊河,經伊川流入黃河。嶺東水經潁河入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