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是歷代連線閩南贛西的主要商貿水運碼頭,位於歷代治所的重要地理位置,集鎮沿萬安溪蜿蜒兩岸建置,依山傍水,風光秀美。晉未唐初以前由閩越畲族人盤踞一方,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因唐府兵平定泉州與潮州之間發生以畲族為主的“蠻獠嘯亂”帶來中原人士來此定居屯墾,設溪口驛站。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設溪口驛站置驛丞。雍正九年(1731年)縣丞移駐溪口建署。雍正十三年(1735年)龍巖升縣為州,設溪口州同,整個龍巖州治唯有溪口設分州駐州同,直至清末。後因歷史變革,改為區、鄉、鎮。主要建築有文昌宮、萬安書院、天后宮、關帝廟、高州庵、三座廊橋等,有“先有高洲,後有漳州”典故。
高洲庵景點位於萬安溪口集鎮,處於梅花湖和白沙水庫之間,地形三面環水一面靠山,高洲庵建於初唐,重修於南宋,庵內主祀魏敬魏太母夫人和開漳聖王陳元光,是九龍江流域源頭文化的代表,也是溪口古鎮主要建築物之一,歷經多次戰爭和文革劫難,原有庵堂已毀,現存廟觀是上世紀70年代重建,與原有庵堂的高大偉岸相去甚遠,但“先有高洲,後有漳州”的歷史典故和閩西南地區來自中原的先祖們征戰的故事卻是最吸引遊人的地方。
據《福建通志》記載,隋末唐初泉州與潮州之間閩南粵東地區發生了“蠻獠嘯亂”。唐總章二年,也就是公元669年,唐高宗李治提任玉鈐衛翊府歸德將軍陳政為朝議大夫,統領嶺南行軍總管南下平亂。陳政受命率29姓3600名府兵,經淮河沿著大運河,由閩浙交界的仙霞嶺進入福建,越南平、福清,入仙遊、安溪,抵達九龍鄉(即今龍巖、漳平一帶),與“蠻獠”展開了殊死的激戰,後來終因寡不敵眾,只好退守到華陰(現華安)的九龍山,上表求援。
不料此時,正好吐番出兵攻占甘肅安西。大將薛仁貴奉旨征西,其餘諸將也各赴邊關、鎮守要塞,朝廷一時抽不出兵馬來馳援南方平亂。這一切,令年已72歲、已故開國大將軍陳犢 (字克耕,佐唐高祖平天下,功拜玉鈴衛翊府中郎將,開國元勛封爵)的夫人魏敬(受封為開國元勛夫人)心急如焚。魏太母夫人不忍再給“外敵當前”的朝廷增加一丁點的壓力,毅然讓自己年逾花甲的長子陳敏和次子陳敷主動向朝廷請纓,召集玉鈐衛翊府中的58姓府兵4000多名將士一起南征,馳援被困南蠻的幼子陳政。為了表示誓與南方共存亡的決心,魏太母親自封存了玉鈐衛翊府的大門,偕同三房媳婦,帶著陳敏之子元敬、陳敷之子元易攴和陳政之子元光隨征南下。其府兵12名校尉見此情景,也紛紛攜家帶眷一起隨軍同行,跟隨魏太母誓死效忠大唐王朝。
部隊進入浙江江郎山一帶,年邁的中郎將懷遠將軍陳敏、右郎將雲麾將軍陳敷,由於征途勞累,再加上水土不服,先後去逝;可是沒過幾天,部隊剛行進到浙閩交界的楓嶺關時,陳敏之子元敬、陳敷之子元易攴又突發惡疾相繼病故。魏太母強忍著接連失去孝子賢孫的心頭之痛,帶著唯一僅存的幼孫元光和12名校尉快馬加鞭越過武夷山,直插九龍江上游的萬安溪,欲以最快的速度與被困於九龍江中游的陳政所部會師,儘快平息嘯亂。
“蠻獠”首領獲悉魏太母夫人帶兵南下增援的訊息,迅速組織兵力在九龍江上游和溪口往地村、梧宅、梅村、竹貫這一條驛道的兩邊設伏,試圖將增援部隊消滅在這崇山峻岭之中。魏太母明察秋毫,當機立斷命令府下12校尉捨棄平坦舒適的驛道,穿山越嶺四面包抄,一直將這些“蠻獠”追趕到溪口高洲水陸交界的地帶,並布下天羅地網,一舉圍而殲之,取得了南征入閩以來的“首戰大捷”。之後,部隊乘勝出擊,迅速與陳政的部隊匯合,進駐九龍江北溪柳營,奪取盤陀嶺,搶占雲霄鎮,徹底平息了閩南粵東一帶的“嘯亂”……唐儀鳳二年,陳政年老病歿,陳元光奉旨代掌父業。魏太母又帶領府兵襄贊軍機,扶助孫兒陳元光運籌帷幄、偃武修文、開發閩南、建設漳州。唐垂拱二年,朝廷頒詔建立漳州府,先領漳浦、懷恩二縣,後增轄龍溪、龍巖兩地,首任刺史陳元光,陳元光開科選才、任用賢士,招撫流亡、燒荒屯墾,興辦學校、教化百姓,開創了閩西南和粵東北廣大地區團結和睦、幸福安康的大好局面,成為了千古傳頌的“開漳聖王”。
為了紀念魏太母帶領58姓府後4000多名將士“南下平亂、首戰大捷”和旌獎這十二名校尉“平息嘯亂、開發閩南”所取得的赫赫戰功,朝廷特地頒旨在“首戰大捷”的萬安溪口興建“高洲庵”,加封魏敬太母夫人為“昌文弘武茂德慈祥雲霄娘娘”,南宋高宗追贈“濟順昭德夫人”。後代帝王又敕封其鞍前馬後的這“十二名校尉”為“十二部神王”,在竹貫積靈宮和公王殿、鴻家山茂林宮祀供“十二部神王”,在鴻家山的茂林宮還有“天半長城”的牌匾佐證,這就是“先有高洲、後有漳州”的歷史典故。
如今,高洲庵作為萬安境內影響力最大的廟觀,境內外的百姓在“高洲庵”虔誠地敬奉著魏太母夫人,深切緬懷魏太母及其玉鈐衛翊府的滿門忠烈,紀念中原87姓府兵及近萬名將士“南下平亂、開發閩南”給大家帶來的安寧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