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畫面描繪太湖一帶景色:展開長卷,卷首起為崇山峻岭,懸崖峭壁,氣勢雄偉,山間峽谷深處溪水流淌,樹木、雜草叢生,鬱鬱蔥蔥。高山腳下,坡間及平坡上,山村屋宇茅舍座落其間,臨近水濱,村房舍外築有齊整的籬笆,四周修竹叢生,山澗峽谷飛瀑流泉、溪橋流水。畫面中段為層層疊疊的遠山,山巒連綿,山勢較為平緩,有的僅露出山頭。開闊的水面,占有畫面很大的比例,煙波浩淼,島嶼星布,湖中漁民忙於張網,有孤舟垂釣,山間小徑上樵夫負薪,廣闊的湖面風平浪靜,呈現一派太平景象。畫面的後半部分,再次出現近山、村落房舍,在較平坦土地上,農夫趕牛.忙於耕作,民居屋內學子吟唱,遠處的湖面上舟帆穿梭,碧空中群雁高飛:畫面的最後是茫茫一片汗洋,迷霧蒙蒙,湖中的遠山、小島嶼、漁舟,遠遠看去,變得矮小,變得模糊,直至天水相接,消失在彌蒙的太空。
本幅上有文徵明、文彭、項子京、安儀周及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鑑藏印共二十餘方。
畫卷中作者自題長跋:仲鏞與仆有夙昔之好,嘗命僕人湖山書屋圖,久羈塵,未副其意。茲復以此佳紙見遺,乃促成之,因寫是圖以歸焉。吁,佳紙佳畫,斯為稱矣。顧仆拙筆,安敢與此紙相輝光哉!然仲鏞知我者也,必不以是為誚,並書此以記其歲月雲。時永樂庚寅仲秋望日,毗陵王孟端識。 款署“永樂庚寅仲秋望日毗陵王孟端識”,拖尾有文徵明、俞允文各跋一段,並有文氏父子鑑藏印。
創作背景
王紱擅長山水、竹石,繼承元人水墨畫法的傳統:山水師法王蒙、盛懋和倪瓚,山水揉合王蒙的繁密和倪瓚的疏簡,兼參吳鎮。他雖遠師王蒙、倪瓚,但因他周覽名勝,博覽群書,品格高逸,故不為倪、王畫法所囿;運用披麻兼折帶皴,筆墨變化豐富、風格清勁秀逸,獨具一家面貌,實為元季山水的延續。此《湖山書屋圖》卷,為他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 此圖為公元1410年創作,王紱時年49歲。
藝術鑑賞
主題
寫太湖一帶景色,表現了湖山清野曠遠的美景,意境幽澹,頗具自然之趣。畫中遠山近水。山巒起伏,逶迤不斷,島嶼錯落,漁舟勞作於浩瀚的湖水之上,岸上農人趕車,各類林木裝點於峰谷之中,蔥鬱繁茂,葦塘輕描淡寫,甚有生趣有太湖人家寧靜閒適之氣味。畫家以幽淡清遠的筆墨,傾注著作者對家鄉濃厚的眷戀之情。
技法
此圖經畫家精心構思,巧妙安排,採用以近推遠,再由較近到最遠的畫面布局,畫幅中景物斷而復連,散而有物,聚而不塞,安排合理,做到處處成景,使太湖一帶壯觀而深邃的景色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極得江南煙靄微茫之際,堪稱傑作。圖中攝取景物繁複,但畫中的山石、樹木、漁船、村落房舍等形象的大小、疏密,布置得體,有疏能跑馬、密不透風之感。筆墨方面,以實筆畫出,筆調圓熟,筆墨頗見功力,山石以乾淡筆勾皴,披麻兼解索,線條根根外露。山頭頂部布滿苔蘚,苔點密集,但又十分清晰可見。樹木不雙勾樹幹,亦不精緻的描繪,而以濃焦墨畫出。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此畫是融合了倪瓚和王蒙兩家之長而形成的,吸取了王蒙山水畫繁複的特點,冉略加簡化;吸取倪瓚山水的乾、簡、淡的特點,再補其冷漠之不足,最後再加上自身的特點,最終才形成繁簡適中,布局疏密得體,乾濕合宜的新畫風。
歷史傳承
由鑑藏印可知,該圖歷經文徵明、文彭、項子京、安儀周及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收藏,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此圖曾經《墨緣匯觀》及《石渠寶笈初編》等著錄。
作者簡介
王紱(1362—1416),明代畫家。紱,一作芾,字孟端,號友石、螯叟,後以字行。無錫(今屬江蘇)人。太祖洪武時生員,嘗北游江淮,浮黃河,游太行,出雁門,時人慕其名,爭延致之,因事被累,謫戍山西十餘年。永樂初,以善書被薦,供事文淵閣,宮中書舍人,後歸江南,隱居九龍山,詠左太沖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遂自號九龍山人。工畫山水,師王蒙,風格蒼鬱清潤;亦作平遠小景,近似倪瓚,尤擅墨竹,有“出姿媚於遒勁之中,見灑落於縱橫之外”之評:其墨竹,在明代很有影響,崑山夏杲師之,亦享大名。傳世作品有《湖山書屋圖》卷,《竹石圖》等。能詩,著有《友石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