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過程
2009年6月,湖北省博物館考古研究所就接到舉報,稱位於隨州市文峰塔社區居委會二組的地塊可能有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處進行勘探,並對4至7號墓坑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部分文物,並初步確定這些墓群屬春秋晚期至東漢年間。
2012年6月,該區民房因房產開發被拆遷,在新房動工前,考古研究所對該地塊展開了大規模考古勘探。考古人員已發掘墓葬65座,其中土坑墓53座,磚室墓12座。土坑墓大多為東周曾國墓葬,時代從春秋中期一直到戰國時期,少數為戰國晚期的楚墓。此外,本次發掘還首次在隨州境內發現曾國車馬坑,分別為兩座車馬坑和一座馬坑,皆為春秋時期,出土兩馬駕和四馬駕,為揭示春秋曾國車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
該墓地是繼曾侯乙墓和葉家山西周曾侯墓地發掘後的又一代曾侯墓,填補了西周早期至戰國時期
曾國之間的空白;曾侯丙墓墓坑平面呈亞字形,是在隨州乃至湖北省首次發現的“亞”字形墓葬;第一次發現曾國車馬坑。該墓早年曾遭盜掘,唯東室未被盜掘,出土有鼎、簋、簠、鬲等70餘件銅禮器。根據墓葬規模和出土銘文推斷,應為一代曾侯墓葬,墓主為曾侯丙。根據銘文可知,土坑墓葬大多為東周曾國墓葬。發現了兩件意義重大的銅器,一件帶有“曾”字銘文,一件帶有“隨”字銘文,而帶有“隨”字銘文的銅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科學發掘出土的第一件隨國銅器。在M33出土的一件青銅盤的銅梗上發現了眾多清楚的蠟流痕跡,找到了春秋中晚期曾國青銅器失蠟法鑄造的直接證據,使得迄今紛爭不已的失蠟法鑄造法有了定說。墓葬的發現對揭示曾國政治中心的變遷及重構曾國歷史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獲得榮譽
湖北隨州文峰塔東周曾侯墓地當選‘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理由是,發掘所獲遺物眾多,創造多個首例,學術價值非常重大。
第一,首次科學地、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的曾國墓葬,並出土了大批帶有曾字銅器的銘文,對於判定墓葬國屬及墓主身份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第二,首次在隨州境地內發現了曾國的車馬坑,已清理的3座車馬坑為2馬駕和4馬駕。對認識和揭示春秋曾國車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
第三,首次在隨州乃至我省發現亞字形墓葬,已發現的“亞”字形墓葬南北長16.6米、東西寬15.6米。在其南還帶有一條長方形的階梯墓道,在其亞形的東西北三面還各有一個2×2米的方形附坑。這一墓葬形制為過去所不見,刷新了湖北境內已有的東周墓葬形制。
第四,首次在隨州發現了隨國銅器,在21號墓中除出土了一批帶曾字銘文的銅器外,同時還發現了一件帶有“隨”字的銘文的銅戈,銘文為“隨大司馬獻有之行戈”。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經科學發掘出土的第一件隨國銅器,對探討曾隨之謎有重大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