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宣化店湖北會館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面積近2000平方米。館址位於宜化店竹竿河西岸喻家店東北面,又名“河西會館”。宣化店在1933年前屬河南羅山縣轄。湖北會館之所以要建在這裡,因為宣化店歷來是進京大道,歷史悠久,地處要衝,鄂豫通衢,水陸並進,商貿繁榮,成為鄂、豫、皖物資交流的集散地、轉運站。水運有竹竿河上竹排,木船,陸運有獨輪車,騾驢馱、馬拉。登上宣化店城樓四顧,河上竹排鱗次櫛
比,大道上人群往來,絡繹不絕,好一派繁榮景象!清代前期,在農業和手工業逐漸發展的基礎上,有的大商巨賈就自己開設手工業作坊,直接僱傭機工織綢緞,有的僱傭職員開設行店。清代中葉,許多城市恢復了明代的繁榮,各地商人組成“商幫”、“行會”,在各大商埠都建有他們的“會館”,宣化店“湖北會館”就是在這種大氣候下籌建的。
會館格局
宣化店湖北會館,房屋坐北朝南,原建築為三進兩天井式清代建築。一進三層為舞台戲樓,面闊五間,進深兩間;下層明間為過道,東西兩側各有兩間內室;中層明間為舞台,東西兩梢間各為男女演員化妝所用。舞台台口有大柱兩根,分別雕有雄獅玩繡球;上層為清代亭閣式,上檐雕刻有雙鳳朝陽、八仙過海、二龍戲珠。精工巧藝,形象逼真;東西山牆有火焰山,戲樓高大而精緻。二進為兩層樓建築,面闊各五間,樓前有寬闊的天井,可供兩千餘觀眾看戲之用。三進一併五間,為七架梁台式建築,明次三間為客堂,安裝有直上直下的格扇門,門上分別雕刻有“西遊記”、“八仙過海”、“三國演義”中的典故。東西梢間為內室,客堂前有一天井,兩側各有一間廂房,屋內均系粗梁大柱支撐,氣勢雄偉。明次間上方,舉目仰望,橫樑雕有雙龍翻游,斗拱交合,結構緊湊,美觀別致,獨具風格,體現了大邑小縣,為古老的高超建築藝術。三幢建築東西兩側各有日映東院和日映西院,四周有走馬轉樓,組成了宣化店湖北會館整體格局。
會館商業
清代道光、同治年間,宣化店已進入興旺時期,不少外地人來宣化店落腳生根,從事商業。當時大商號有李隆盛(紅安人),太興盛、太興元、符義盛、沈毅興、張太元等,10萬元以上的有20多家。他們轉銷淮鹽、大豆,或經銷湘、鄂運來的京廣雜貨,或開川杉贛竹行。淮鹽由豫入鄂,年以百萬斤計,大豆足有二百萬斤之多。凡洋、廣、蘇、杭、漢貨從此地入北方,源源不斷。南北東西,水陸並通,萬商雲集,當時宣化店有“小漢口”之稱,又有“搬不完的宣化店”之說。大商巨賈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相繼組織各種商會。如光
山縣人在陳窪建廟會,成立“致公會”;河南人成立“豫制會”;當地李姓與孫姓牽頭成立了“河神會”;石山河甘姓成立了“火神會”;旅居宣化店的湖北人成立了“楚人和福主會”,並於道光年間造建了宣化店湖北會館。“楚人和福主會”屬湖北商人在宣化店的民眾組織,實際就是“商會”和湖北商人在宣化店設立的“同鄉會”。每年農曆九月十七日(傳說是龍王的生日)為廟會,在宣化店的各大商號、行店老闆雲集於湖北會館,捐贈並結算福主會的收支。平時湖北會館有專人看管,接待楚漢來宣化店的商旅,收取福主會田莊的租課。會館有會首(也叫頭人)。首屆會首是李姓(紅安人)和劉姓(黃陂人),以後不定期按推舉形式調換會首。會首主持廟會,負責與當地行政機構打交道,催促各商號行店納稅,清算會館每年的收支。楚漢商人來宣化店,一時經濟受困,會館有義務為其排難,會首有時動用資金予以援助,各商號行店有時也解囊相助,所以湖北會館是湖北工商界在宣化店的辦事處。
“楚人和福主會”在每年廟會期間,除延請當地同仁外,還柬請河南信陽、息縣、正陽、羅山、潢川、光山、烏龍集和安徽的金寨,六安的工商界參加,同時湖北在宣化店的各大商號行店老闆以主人翁姿態接待來賓,藉此機會為各商號行店提供商品流通和運輸有貨的信息和定貨的大會。平時楚漢商人或在宣化店的湖北各商號、行店、排會與當地商人或鄰省各縣商人在地域關係上、人際關係上、財產歸屬上或貨物運輸上發生矛盾和衝突,會首或會裡享有名望的人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解決糾紛。因此,湖北會館是湖北工商界在宣化店的接待調處所。
會館的變遷
隨著時光的流逝,湖北會館的使用價值也改變了。民國建立後,宣化店一帶雖興辦了國小堂,但私塾林立,讀“孔聖人”的書還是不少。一向以“文成宮”(宣化店河西北頭蚌殼山)為中心的私塾校址,由於年久失修,房屋倒塌,後來湖北會館就成為宣化店方圓十里的一座大私塾了。1933年至1936年,會館成了少年兒童讀“三字經”、“百家姓”、“四言雜字”、“千家詩”、“幼學瓊林”、“四書”、“左傳”的學館了。
抗日烽火四起,宣化店人民又掀起了與土地革命時期媲美的父送子、妻送夫參軍的熱潮。青壯年從戎打日寇,少年兒童組成了兒童團、少年軍。他們中一部分上學校,‘當時有口號是“教育救國”,“學校即社會,課堂即戰場”‘1937年至1942年,湖北會館是宣化店國小高年級(五、六年級)的校址。宣化店正街原鹽業司衙門是宣化國小中低年級(即一至四年級)的校址,兩處共有教員23人,學生400多人。1943至1945年底,宣化店是國民黨孝感縣、黃陂縣、禮山縣所在地,同時又是孝感中學和禮山中學的所在地。1943年春,禮山中學隨禮山縣由南田遷到這裡。依當時行政指令,宣化國小高年級搬到宣化店正街與中低年級合併,湖北會館讓禮山中學喬居。
中原談判舊址
1946年1月,中原解放區黨政軍首腦機關移駐宣化店後,不到五千人的山鄉小鎮不僅成了整箇中原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也是我黨同國民党進行談判鬥爭的重要場所。“湖北會館”不僅是“調處執行小組”、“聯總”、“行總”的國際招待所,而且是國、共、美三方談判的所在地。“行總”是國民黨行政院救濟總署的簡稱。“聯總”是聯合國救濟總署的簡稱。長達半年的“中原和談”主要是在這裡進行的。中原和談從1月下旬開始,月底,黨中央指示:要中原軍區李先念司令員前往武漢會見周恩來,就中原停戰問題同美蔣談判。2月7日上午,周恩來、李先念帶著薛子正到國民黨武漢行轅司令部參加談判。會談根據周恩來的提議,協商確定組成負責處理中原地區問題的武漢執行小組,即第九執行小組,確定小組成員由我黨代表薛子正上校、國民黨代表鄧為仁少將、美國代表福特上校組成,監督中原地區的停戰。國民黨表面上喊遵守停戰協定,暗地裡卻繼續調兵遣將,對我進行軍事蠶食,中原地區軍事衝突此起彼伏。因此,執行小組的調處活動十分頻繁。在我黨代表的努力下,迫使國民黨同我軍先後簽訂了《羅山協定》、《呂王城協定》和《應山協定》,發表了《宣化店會談公報》及《河口會商》。
在中原內戰即將爆發的關鍵時刻,1946年5月6日,周恩來帶著美國代表白魯德、國民黨代表武漢行轅副參謀長王天鳴,第九執行小組及中外記者等六十餘人,由漢口坐四輛吉普和兩輛大卡車來宣化店。因沿途連下大雨,山洪爆發,道路阻隔,延誤到5月8日11時才到達宣化店,駐在宣化店湖北會館。
8日下午,周恩來、王天鳴、白魯德及偕同來的特別小組,與中原軍區李先念司令員、王震副司令員舉行一次會議。在會上,王震說:“國民黨沿大別山脈南線,從信陽經應山、安陸到黃陂,由周壘將軍指揮,以11個正規軍,26個師的兵力對中原部隊構成上弦月形的包圍態勢。企圖一舉殲滅人民軍隊”。痛斥國民黨假和談真內戰的險惡用心。周恩來接著表示,為了避免內戰,中共願意放棄中原軍區,將中原軍區部隊轉移到蘇北。美蔣代表不敢表態,待後繼續會商。會後由李先念司令員和鄭位三政委聯名奉請三方和談人員和隨行記者,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晚宴。
第二天清晨,周恩來、李先念、王震,在湖北會館與美蔣代表舉行了調處會議。這次會議首先由李先念司令員發言。他歷數國民黨蔣介石破壞停戰的事實,揭露國民黨陰謀,使美蔣代表十分狼狽。當時周恩來坐在李先念的旁邊,一面聽取三方發言,一面翻閱中原解放區出版的《七·七日報》。當美方翻譯歪曲我方發言時周恩來隨即予以糾正。在會議上,美蔣代表幾次故意向周恩來尋釁,要他對四個月來的停戰和談發表意見
宣化店軍調處會議和《漢口協定》的簽訂進一步揭露了美蔣陰謀,打亂了敵人“圍殲”我中原部隊的計畫,延緩了戰爭爆發時間,從而使我黨在政治上、軍事上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同時,我黨還採取合法手段,轉移了二千餘名傷病員、非戰鬥人員和地方幹部,使部隊變得精幹。更重要的是周恩來同志親自對中原局勢作了詳細了解,按照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部署,充分作好了中原突圍的準備。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撕毀和平協定,悍然發動進攻,妄圖圍殲我中原軍區主力於宣化店地區。我中原解放軍早有準備,當晚就按照黨中央預先批准的計畫,分路突圍:主力在李先念、鄭位三、王震同志的率領下輾轉戰鬥,創建了鄂豫陝根據地;以王樹聲同志為首的南路突圍部隊創建了鄂西北根據地;以皮定鈞同 志為首的東路突圍部隊與新四軍主力會合;以張體學同志為首部隊按中央指示堅守原有地區。這樣,中原解放軍就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的包圍、封鎖、追剿、堵擊,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的任務,並有力地支援了其他解放區的作戰。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革,湖北會館的作用和使用價值也就發生了根本變化。宣化店湖北會館是大悟縣宣化店紀念館的所在地。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