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優勢
分別距重慶空港、重慶中央商務區、重慶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5公里、3公里、8公里。園區總體規劃建設面積11平方公里,分為A、B、C、D四個片區,其中:A片區6.18平方公里、B片區2.15平方公里、C片區1平方公里、D片區1.67平方公里。A、C、D片區用於工業生產,B片區依託重慶寸灘深水港、重慶鐵路貨運編組站等大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定位於提供倉儲物流服務。園區南鄰長江黃金水道,擁有西部地區最大內河深水港口——重慶寸灘港,年吞吐量為100萬標準箱、滾裝汽車30萬輛,並自備具2個3000噸級泊位的園區件雜貨碼頭;319國道(成都至上海國道主幹線)、210國道(內蒙至廣西北海國道主幹線)及渝鄰高速公路(重慶至四川廣安)等高速公路從園區穿過,雙向六車道(規劃控制八車道)一級城市幹道海爾路將園區與重慶市中心緊密相連,渝懷鐵路(重慶到湖南懷化)唐家沱鐵路貨運編組站位於園區內,年貨物吞吐能力為300萬噸;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緊鄰園區,距離園區僅15分鐘車程。
配套設施
園區水、電、氣、通訊等市政基礎配套設施齊全,保障有力。園內有日供水能力6萬噸水廠1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1座、日處理污水能力30萬噸大型污水處理廠1座、日供氣4萬立方米天然氣供氣站1座和電話交換機容量4萬門等市政基礎配套設施。
2007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75.2億元,實現工業銷售收入73.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32億元,園區全年實現入庫稅金3.24億元,新增勞動力就業8200人,躋身於重慶市“十強特色工業園區”之列,並獲得全市工業園區發展速度獎。園區已入駐企業85家,建成投產企業50戶,累計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29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370億元,實現年稅收15億元。海爾集團、中集集團、台灣富士康、美國偉世通、中石化、武漢鋼鐵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已入駐園區。園區初步形成以海爾為龍頭的電子電器產業,以中集為龍頭的裝備製造業,以長安跨越為龍頭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東風造船廠為龍頭的造船業和以交運集團為龍頭的物流產業等“五大產業集群”,園區特色產業群體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