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華秧歌戲
渭華秧歌戲
秧歌是以說唱為主的民間藝術,起源何時,尚無可靠資料佐證。民間有“秧歌,秧歌,插秧之歌"的說法;青年男女用秧歌對唱,亦叫“對歌"。農民逢年過節自唱自樂,唱豐收的喜悅,歌軼聞趣事或男女愛情,這種就地演唱則稱“地攤子"。秧歌大約於清朝末年搬上舞台,昌盛於本世紀20一30年代。渭南秧歌最早流傳於崇凝地區,素有“鐵王的芯子閻村的蹺(高蹺),崇凝的秧歌水上漂"之說。隨著民俗、文化的薰陶與交流,秧歌這一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也逐漸向外發展、流傳,它西至陽郭、閻村、允曲、何劉、三張,北及線王、豐原、河西、良田、白楊、雙王,東經南梁堡、罐子村到樊家、赤水、程家,以至相鄰的華縣的高塘、聖山、東陽等地。由於渭南、華縣的秧歌有此血緣關係,故稱為“渭華秧歌”。當其為地攤子的表演形式時;演唱較簡單。僅用鑼鼓、大釵伴奏,沒有弦樂,敲敲唱唱,唱唱敲敲,藝人中也為之總結:“敲得快,跑得快,不敲不跑唱起來。”唱前不叫板,道白全是生活熟語,中間夾有快板。過門用鑼鼓。過去也在舞台上演出,劇中角色以小旦、小丑、小生為主,鬚生、青衣等其他角色亦有。化妝簡單,有啥穿啥,表演動作,除一般簡單的“8”字步、套腳“8”字、貼身花子之外,多為演員根據角色、劇情即興發揮,所以演出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