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湖村地處廣東省南部、廣州市中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位於白雲區及均禾街道中心處,瀕臨流溪河。東與新科村交界,南同羅崗村為鄰,西和石馬村相依,北與蚌湖鎮相連。
氣候條件
清湖村地處北回歸線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春、夏、秋、冬,四季氣候特點明顯,適合農作物生長。
氣溫
常年最低氣溫在冬至、小寒、大寒、立春等節氣。時間在12月至次年2月,夜間最低氣溫可降至0℃,大寒為乾冷,大寒後為濕冷。常年最高氣溫在小暑、大暑至立秋、處暑4個節氣之間。時間在7月至8月,最高氣溫在38℃至39℃之間。中午太陽幅射強烈,光度達8000IVX支燭光,地表溫度達53℃,稱為“三伏天”。常年積溫7635℃,常年平均氣溫21.7℃。一天24小時內平均溫差3℃-5℃,最大溫差10℃~15℃。
風 雨
颱風與雨量有密切關係,每年5月至8月是颱風登入季節。常常帶來大雨到暴雨,日降雨量可超過200毫米。霜降以後,雨水明顯減少。次年雨水至穀雨期間是細雨紛家的“梅雨”季節。清湖村年平均降雨量為1696毫米左右。
雷暴
“驚蟄”後,常有雷電夾著大風雨面至。過去在颱風、暴雨、雷電夾擊之下,相鄰村落常有雷擊令人畜傷亡事故發生。每年立冬後,一般不再發雷,偶爾有聞雷聲,即視為“冬行春令”,為異常天氣。年平均雷暴期約60天。
季候風
春初仍有寒潮入侵,伴隨吹中、強東北風;春未轉吹南風形成南北對流天氣。夏季轉吹東南風,常有驟雨。秋季中的8月份仍為酷暑,10月始起秋風,天氣轉涼。11月起,寒潮從至強不斷人侵,吹北風或東北風,呈間歇性寒冷氣候。
地形地貌
清湖村屬於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背山面海,北部原是松林集中的丘陵山區,現為“白海面中央濕地公園”,最高峰為西北部飛鵝嶺,屬郊區時,可眼視全村;東南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平原,清湖村的組成部分。
水系
磨刀坑
發源於洞旗峯,流經永泰、望崗、科甲水村、長紅等村,匯入南園水,經清湖村至石馬村入流溪河。
幹流長16.75公里,集水面積48平方公里。
上游建有磨刀坑、紅路水庫,庫容共807萬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積11.28平方公里。
自然環境
氣象資源
太陽輻射和日照
清湖村總輻射量為4600亮焦耳/平方米·年,變化趨勢呈一谷一峰,其中2月份為谷底,只有243亮焦耳/平方米·月,7月份為峰頂,高達507兆焦耳/平方米·月。清湖村年均日照1805小時左右。日照時數年變化曲線呈槽一峰型,其槽底由2、3、4三個月組成,其中3月為槽心,是全年最低值,只有68.5小時。盛夏7月是以副熱帶高壓控制為主的晴熱天氣,陽光充足日照時數為222.5小時。金秋10月,秋高氣爽、晴空萬甲,太陽高度雖然逐漸減少,但目照時數仍為第二高值時段,約201小時。嚴冬1月,北方冷空氣南侵。陰天多雲,日照約為132小時。
地溫
清湖村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無明顯的冬季。常年積溫為7635℃,常年平均氣溫21.7℃,中午太陽輻射強烈,光度達8000IVX支燭光,地表溫達53℃。
降雨量
清湖村除冬季受大陸乾冷偏北季風影響外,其餘時間都受海洋季風氣候的影響,大部分時間雨水充沛,年降水平均為1696毫米。月降水量呈單峰型分布。最多雨是5、6月,次多雨是4、7、8、9月。較少雨是2、3、10月。最少雨是1、11、12月。
1月,受大陸乾冷的偏北季風影響,月平均降雨量僅41毫米,2-3月南方海洋暖濕氣流開始活躍,冷空氣逐漸退卻,月平均降雨量為66~90毫米。4-6月,是前汛期峰面暴雨季節,月平均降雨量在175~289毫米。7-9月,是後訊期熱帶氣旋暴雨季節,月平均降雨量180~223毫米。10-11月,受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影響,秋高氣爽,降水劇減,月平均降雨量為41~49毫米。12月,清湖村受大陸乾冷氣團控制,空氣十分乾燥,月平均降雨量僅為24毫米。
無霜期
每年第一次出現的霜稱初霜,最後出現的一次霜稱終霜。終霜至初霜之間的間隔天數稱無霜期,農業上常把無霜期作為一個地方作物生長長短的標誌之一。清湖村無霜期有347天。初霜為1月初,終霜為1月尾。在低溫霜凍時段,種植不耐寒作物要注意防寒。
土地資源
耕地
清湖村地處城鄉結合部,由於近年來城市開發,使耕地稅減。
水資源
地表水
清湖村的水源較豐富。北有流溪河,可灌溉全村;西有直通石井河的均和涌;東面白雲山、紅路山、磨刀坑集雨面積達15平方公里。幾個山塘水庫共可蓄水700萬立方米,抗旱能力達3~4個月。
地下水
清湖村自北向南有一股地下水潛流,水源豐富。1963年大旱,相鄰望崗村大口井曾抽水抗旱,抽水機日夜抽水也抽不乾。70年代,地質鑽探隊曾在相鄰新科村田中鑽探,地下水源源不絕沿著鋼管湧上來,成為其村灌溉田地的水源。
礦產資源
粘土
亦稱白泥,是陶瓷和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
清湖村蘊藏頗多。村內建有嶺南耐火廠。
粘土耐火度為1300度至1500度左右。
歷史沿革
根據《新市鎮志》(清湖村原屬新市鎮)記載:清湖村李氏先民於南宋時期從南雄珠璣巷遷入清湖村,而黃氏先民則從南雄珠璣巷遷到花縣炭步坳頭村,而後再由花縣遷入清湖村。村民主要以李、黃兩姓為主,已經有近八百年歷史。該村在明朝時稱“大清湖”,到清朝時,因避“大清”之諱,遂去掉“大”字,改名“青湖”,後逐成“清湖”。
阡陌交通 繁榮興盛
三嶺一湖
“三嶺”是指北約松嶺(上社李氏)、中約飛鵝嶺(中社黃氏)、南約牛心嶺(下社李氏);
稱“上李、下李,中間夾住個黃貴妃(飛)”。
“一湖”是指在惠女橋一帶,叫做白海面的地方當時有一個大湖。舊時有一條清溪從流溪河直入,與該湖相連。從流溪河流進來的清溪,大約有12米寬,深達數尺,可以航行大船,這條航線從清湖村出發,經過惠女橋、清湖村大塘、均和墟、石馬村,然後進入江村流溪河通往外面。周邊的蓮塘、科甲水、竹仔園、長湴村、新村等,一切的民用物資與農場品來往,都必須通過這條航線。清湖村設有保良堂,專門負責監護水上航運安全保護工作。保良堂類似當今的收費站,兼有收費與治安管理的功能,保良堂曾經立碑刻著很多規定,立在清湖村上社李氏宗祠門口的大榕樹下。這個碼頭也叫做清湖渡。
官路之路
除了水陸交通方便,古代的羊城官路也經過清湖村。官路的線路,大約是夏茅客運站、機場高速,經過清湖村的茶寮鋪、穿心巷、127總站、順女橋、南村、蚌湖直至花都。清湖村村委會旁邊的127路公車總站,有一個茶寮鋪,專門賣茶賣飯,供應過往行人,可惜很多遺物都散佚,僅僅知道這個遺址,如果一些遺物尋找得到的話,可以追溯到元明時期。
水陸路交通的方便,給清湖村帶來了發展機遇。這條建於南宋末年的村子,到了明朝的時候,當地經濟發達,人口迅速增長。據古代傳說,明朝最高峰的時候清湖村曾經達到兩萬人,經濟發展,地廣人多,使得當時流行“大清湖,小廣州”之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清湖村在明朝時比廣州城面積還要大,人口還要多。
反清復明 血雨腥風
清湖村的先民都是南宋末年的移民,都有反抗異族統治的傳統。
清湖村的舞火龍民俗,就與元末支持朱元璋抗元有關。南宋為蒙古所滅,朱元璋滅元朝建明朝,到了明朝末年,清朝又滅了明朝,明亡之後,清湖村村民參加了反清復明,由於明清的官道經過清湖村,所以這些反清復明的清湖村村民就埋伏在官道兩邊,對過往的清朝官員進行伏擊。清政府派了官兵,對清湖村進行屠村,清湖村村民四處逃難,自此衰落。清湖村當地有一個地方,原名叫“王柏嶺”改為“皇殺嶺”。世代相傳,江高鎮南崗村李氏族人,就是清朝初年清湖村“散村”的時候遷居當地的。
順其女意 建橋惠女
根據 《龍歸鎮志》記載:相傳清代鹹豐年間,禺北(廣州城北)七鄉有五大財主。
有這么一句順口溜:園夏顏文炳,南村周日星,夏良謝彬成,蚌湖楊日藻,鴉湖豬乸膠。
園夏顏文炳田產數百畝 ,房屋幾十間,可謂腰纏萬貫。財主有了錢,自然想要有名,炫耀閭里。
顏文炳有一女長得目秀眉清,生性聰穎,夫妻視如掌上明珠,十分痛愛。待女長成,文炳與妻商議為女選婿出閣。經三媒六證許配清湖村一少年為妻。親家當然比不上文炳富豪。亦可算門當戶對,即擇吉日良辰嫁娶。
出嫁這天,花轎臨門,可天公不做美。競滂沱大雨,村邊大路頓成泥漿,濘滑難走。新娘穿紅著綠,金蓮移步,一定會被泥污染,文炳見女愁眉鎖眼,極不歡心,即叫家丁數人抬黃粘谷鋪墊路面。隔鄰窮苦人家見糟蹋糧食,覺得可惜,意欲將糠換之,不肯。從家門口鋪至社壇有50多丈,耗谷多少無以計算,全路用谷鋪好,女兒此才娉婷從容上轎。
園夏村與清湖村的田疇隔涌相連,河涌雖有一獨木橋,水漲時來往行人就感到非常危險,文炳之女婚後要回娘家,往往要繞道走很多冤枉路。女兒請求父母在這獨木橋改築一座石橋。文炳順從女兒意願,築了一座石橋。
人們就叫這座石橋為‘‘順女橋”,又名“文炳橋”;清湖村村民稱“惠女橋”(粵語諧音“為女橋”)。
這座橋因年久失修,終於被水沖毀,現今僅存殘缺橋墩。
反清“大司馬”——顏文炳
在園夏村的顏氏大宗祠,有一個宣傳欄,張貼了顏氏源流、顏氏先賢等的事跡。根據資料顯示,鹹豐年間,園夏村曾走出了一位參加天地會反清運動的村民顏文炳,顏文炳本是個富家子弟,當義軍經過園夏村時,他將自己囤積的糧食送給義軍,並追隨周春起義,被封為“大司馬”,專門負責反清活動的糧食供應。
顏文炳起義後,同鄉的林國銘等青年追隨他,被編入一伙食團,顏文炳被戲稱為“米飯幫主”。後來,起義失敗,顏文炳帶著同村一班青年,逃亡澳門;還有參加起義的部分村民逃到紐西蘭、澳洲,從此在當地繁衍,這也是園夏村海外鄉親較多的緣故。
起義失敗後,顏文炳的家產全部被抄沒。直到此事件平息後,顏文炳才秘密回國,老死故鄉,魂歸白象嶺,為村人留下一段傳奇。
大清湖 小廣州
根據《新市鎮志》記載:傳說古代“大清湖”地廣人多,勢力很大,建有九進祠堂十進廟,連官府也懼怕幾分。
一次,皇帝帶領官員騎馬出巡,路經清湖村,踏中睇牛仔挖下的“陷阱”,跌斷馬腳,皇帝也被拋落地下,於是龍顏大怒,下口諭:“要天下太平,須平清拔洞。”(清:大清湖;洞:天河龍眼洞)
皇帝與欽差定下詭計:派衙差到清湖稱發放錢銀,把清湖村村民騙到祠堂,然後集中殺掉。
發放錢銀的告示一出,轟動四鄰八鄉。但人們疑心重重,都不相信有這好事,是日,大部分村民都不敢去領錢,只有個別老弱婦孺去。捧著銀子回來的老人個個奔走相告,整個清湖村真的沸騰了。
第二次發放錢銀的告示一出,人們便扶老攜幼涌到祠堂、廟宇,歡天喜地領到白花花的銀子。欽差知道還有一部分人未來領錢,他們或早出勞作,或出外買賣,於是計畫在第三次發放錢銀才動手。
第三次發放錢銀的告示一出,清湖村村民個個放棄了勞作、買賣,涌到祠堂,渴望再捧著銀子回家。欽差見清湖村村民已到齊,便下令把祠堂、廟宇大門關上,然後要人們排隊領錢。笑呵呵捧著銀子的村民一出祠堂,就馬上被官兵拉到一邊,手起刀落、頓時身首異處,銀子也被官府奪回。出門的人越多,官兵殺人越勤,一時間祠堂、廟宇兩側人頭滾滾。待祠堂、廟宇的人知道官府在外面殺人後,合力把後牆推到衝出去逃生。見村民推到後牆逃生,官兵馬上追殺,能逃生者寥寥無幾。最後,欽差還下令放火燒掉祠堂、廟宇,熊熊的大火映紅了半邊天。後來,人們將九進祠堂十進廟的地方叫“皇殺嶺”。
據查,清湖村古時確實地廣人多,村的南社神建在望崗村西嶺背後,北社神建在蚌湖。村民曾見過一條爛龍船,龍船牌刻有“大清湖”三字。在大煉鋼時毀掉的大吊鐘,鐘身有“大清湖廟,三百六十餘斤”等文字。
現清湖人尚流傳有“大清湖,小廣州”之說。
蚌人移步 建莊蘇元
根據《新市鎮志》記載:蘇元莊是蚌湖飛莊,蘇姓,1952年劃入清湖村管。
最初蚌湖人在此養鴨,後逐步建村,故蘇元莊又名鴨乸莊。
火龍村
火龍狂舞賀中秋
舞火龍是清湖村土生土長的民俗活動,是嶺南龍舞文化、民俗的典型代表。
每年中秋 ,舞火龍是清湖村最為熱鬧的一項民俗活動,幾百年來,當地村民們用榕樹枝或者稻草等紮成草龍,龍身插滿火水桶,舞起來火光閃閃。舞火龍者皆為本村青年男子,於傍晚時分由本村小祠堂向著大祠堂出發,沿途燃放煙火炮竹,村民們爭相擁著火龍出發,萬人空巷,異常熱鬧。人們通過舞火龍祈求風調雨順,經濟繁榮。除了清湖村,舊時白雲區的科甲水、嘉禾街道、夏茅村、石馬村、江村、大田村、小塘村等街道村落都曾經有舞火龍,大多湮滅。2009年,被認定為白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5年,被列為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市第五批非遺名錄);2017年12月,入選為廣東省級非遺項目。
抗元起義 扶明建國
相傳元朝 末年,1341年(蒙古帝至正二十八年)仲夏,當時元帝極為殘暴專橫,民眾失去了一切自由,政治上受到極其殘酷的壓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元帝怕民眾起來造反,實行對民眾全部監控,規定每十戶人家才準許有一把菜刀。就在此時,有一個名叫劉伯溫的人,目睹民眾難活下去,就利用中秋節送月餅的機會,把造反的情況寫在紙條上,然後放在月餅里,作為錦囊,號召民眾以舞火龍起義,驅走元兵,終於在1368年建立了以朱元璋為首的大明王朝。之後,民眾在每年中秋節都興起舞火龍,作為紀念慶祝活動。
民間認為,舞火龍可以達到願望,近七百年來,每到中秋節,村民就利用榕樹枝或稻草等材料編制草龍,並在龍身上點燃香火,於傍晚時分開始舞龍直到凌晨,沿途燃放煙火炮竹,異常熱鬧。舞火龍動作與普通舞龍動作無異,但意義重大,是白雲區內最重要的節日活動,可媲美春節。當晚家家戶戶設祭台拜月光,祈求合家平安,財源廣進。這種民族傳統節日與地方文化相結合後,為親朋團聚、情感交流提供了時間和場所,成為白雲民間文化、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火龍起 蝗蟲死
根據《新市鎮志》記載:1860年(鹹豐十年)仲秋,正當禾苗抽穗楊花之際,突然飛來大量蝗蟲,蠶食當地禾苗。當時的清湖村都是以農為本,眼看漫天遍野都是蝗蟲,民眾一年辛勞將葬送蟲口,人們非常心焦。此時正是中秋之夜,趁著星光月朗,均和地區鄰近村落村民提議在莊稼地里舞火龍,以驅趕害蟲。各村一起接應,一直舞到次日凌晨之後才從田裡回。說來奇怪,自從舞了火龍之後,害蟲飛走了,收成也保住了。從此之後,舞火龍就代代相傳。
舞火龍在民國時期最為盛行,上世紀60年代經濟困難時期間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間舞火龍曾經中斷過,改革開放之後,舞火龍作為一項民俗活動又恢復盛行了。
舞龍頭 生男童
傳統的火龍長達40米,直徑20公分,重400多斤,需要30多個青壯年才能舞動起來。清湖村居住著李、黃兩姓,該村每年都出動4條火龍,李、黃各出兩條。舞火龍是一件繁重的體力勞動,從晚上六七點開始到十二點結束,平均每條火龍需要100人輪流更換,4條火龍一共需要400人,再加上協助放鞭炮的助手,觀眾更是人山人海,所以舞火龍是一項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民俗活動。
世代傳說掌握火龍頭的舞者可以生到男童,每到舞火龍時候,民眾參與踴躍。中秋舞火龍活動已經成為白雲區節日文化元素,用以表現淳樸的民俗風情。
龍采水 下大雨
舞火龍的時間一般是在中秋節當晚六七點。但凡民間習俗,皆有一定規矩,舞獅有采青,舞火龍則有采水。采青是舞獅的高潮,而采水則只是舞火龍的開端。清湖村村民說:“龍采水,下大雨,施澤於民。”
中秋前夕,清湖村村民開始扎火龍。中秋當天下午三點多,幾十米長的火龍終於紮起來了。龍頭雄偉,龍鬚飄拂,龍身俱是綠色的榕樹枝紮成,一條綠色的長龍躍然眼前。按照村裡的傳統習俗,火龍紮好後,要舉行采水儀式。村民一路點著鞭炮,舉著火龍來到村裡的一處水坑采水。所有的火龍在舞之前都必須到水邊去采水,儀式很簡單,在水邊舞一下,望水而拜,最後將龍頭和龍尾依次象徵性地談入水中,采水儀式才算完畢。看似簡單的采水儀式,縱了火龍神力,使火龍更具靈。
撫龍鬚 登龍門
采水回來的火龍,用支架駕著,放在祖祠邊,清湖村村民們有的帶著供品在火龍前祭拜,然後將香燭插在火龍身上。有的老人更是抱著孫子前來,讓孫子去摸火龍頭用榕樹根做成的龍鬚。按照當地習俗,小孩子摸了火龍鬚,可以快高長大、修長健壯,撫龍鬚寄託了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愿。
舞上央視 火耀中國
清湖村火龍“舞”上央視,吸引全國億萬觀眾“圍觀”。
在長達兩小時的火龍遊街中,四條火龍穿梭於村裡的大街小巷,村民們跟著歡呼吶喊,場面壯觀,非常熱鬧。到了晚上21時30分,清湖村的4條火龍齊聚清湖村牌坊,開啟了中秋之夜最熱鬧的四龍會合巡遊。只見火龍身上、龍嘴不時噴出耀眼的火花,龍角及龍眼都有明亮的燈光射出,在舞龍手的齊聲吶喊中翻騰轉動,為前來助慶的觀眾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巡遊。“好多年沒在中秋節看到這么熱鬧的舞火龍了,很是熱鬧和喜慶。”家住嘉禾街尹邊村的尹小姐表示,國慶中秋長假回家過節,特地與朋友結伴來此觀看舞火龍。中秋當晚,央視新聞對清湖村的舞火龍民俗文化活動進行了直播報導,報導時長近35分鐘。
眾志成城 聯台發展
2016年 8月28日下午,清湖經濟聯社與台南市新市區潭頂里結對儀式,兩地互贈禮物,友好關係進一步密切。台南市新市區農會總幹事李朝塘等一行16人,白雲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謝素琪,白雲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台辦主任曾海波,均禾街黨工委書記陳牧民、均禾街道辦事處主任郭惠華、均禾街人大工委專職副主任桂革萍,清湖經濟聯社黨委副書記李雲展、治保會主任劉偉雄等參加了結對儀式。
2015年中秋節,李朝塘先生等台灣同胞,到清湖村觀看了火龍民俗表演,與村民共度中秋,結下美好情誼。清湖村和潭頂里結對是再續良緣,希望兩地進一步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謀發展。
形象Logo
白雲區吉祥物
2017年9月29日,中秋節前夕,火龍仔發布。
均禾街吉祥物
2017年1月17日,均禾街第一屆均禾桃園新春墟日在均和公所舉辦,不僅有精彩的文藝表演、手工製作,還有各種地道美食,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仿佛重現了均和墟當年的熱鬧場面。期間,均禾街吉祥物—— 噴火龍首次現身,受到大小朋友的熱捧。
均禾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方面介紹,這條噴火龍是均禾街的吉祥物,由各社區居民在4個候選吉祥物中投票選出。居民李先生說:“舞火龍是均禾地區的傳統習俗,選擇噴火龍作為吉祥物,再合適不過了。”
均禾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火龍文化是均禾地區的一大傳統特色,通過選擇吉祥物、製作噴火龍的形式,讓火龍文化融入新春活動,也是一種新的嘗試,有利於發揚傳承文化。
足球村
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
清湖村是遠近聞名的“球迷村”,從廣州太陽神到廣州恆大,每逢比賽日,清湖村村民必定包車去看球。
2011年9月2日清早, 廣州市白雲區清湖村牌坊前鑼鼓喧天,中秋佳節未到村民們已提前興奮起來,皆因廣州恆大隊的明星球員們前來拜訪。為了回饋一直支持廣州恆大隊的球迷朋友們,並給他們送上中秋節的祝福,俱樂部特地安排吳坪楓、李健華、郜林和楊一虎拜訪球迷,清湖村便是他們的第一站。
10點左右,廣州恆大四位隊員來到了清湖村,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素有越秀山“鼓神”之稱的村民代表李海祥先生更是帶著鑼鼓隊,擊鼓迎接。李伯一家三代同堂,都是廣州恆大隊的鐵桿球迷,他本人更是每個主場必現場觀看,數十年如一日。而清湖村的村民們在他的帶動下幾乎都成為了廣州恆大的球迷。四位球員還在村民的帶領下參觀了清湖村國小和李氏祠堂,郜林更饒有興致地跟李伯學起了打鼓。隨後,隊員們給村民代表送上了月餅和簽名球衣作為禮物,大家如同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
球隊的優異成績離不開球迷的支持,震耳欲聾的助威聲浪則是球員們的力量源泉。廣州恆大將一如既往地奮勇作戰,以勝利回報廣大球迷。
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
如果你是廣州球迷,在廣州足球的“聖地”越秀山體育場看過比賽,那么就一定曾聽到過球場內那激情澎湃的擊鼓吶喊聲。從1994年廣州太陽神到廣州富力,幾乎每一場廣州隊的比賽,都會看到皮膚黝黑的李伯在激情擊鼓助威,他對於廣州足球和越秀山的愛從未間斷……但2016年11月7日78歲的越秀山“鼓神”李海祥與世長辭。
為了緬懷李伯以及傳承他一生用鼓聲對廣州足球的支持,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清湖村村委,在2017年1月7日在清湖國小舉辦了一次“鼓粵傳承”的球迷文化活動。
廣東傳媒之星足球俱樂部
2014年3月21日下午,
在廣東傳媒之星足球俱樂部在成立六周年之際,由全省知名主持記者、廣州足球名宿和資深足球評論員組成的廣東傳媒之星,走進清湖國小開展校園足球公益活動,用傳媒的力量支持清湖國小“校園足球全明星計畫”。廣州市體育藝術教育協會秘書長馮兆強、永平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向明、白雲區教育發展中心體育科負責人梁志成、清湖村委負責人等一起出席了本次盛會。活動當天,黃海銘校長向全校師生宣布,欲將校園足球沙漠變綠洲,新學期起隆重推出靈動足球教育全明星計畫,制定了校園足球活動發展五年規劃。確立了以球育德、以球健體、以球促智的育人目標,用高漲的熱情全面啟動校園足球特色辦學,欲將足球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新學期學校設一至三年級每周兩節足球課,四至六年級每周一節足球課,體育老師使用清湖國小足球特色教材上課。每年第二學期舉辦校際班級“校長杯”足球賽,還將推出“廣州隊”全校足球舞和班級足球操納入特色大課間,一系列足球配套教育活動。
廣東傳媒之星足球俱樂部領隊、廣東電視台體育頻道著名節目主持、資深足球評論員陳寧先生表示,在六周年之際選擇走進白雲區清湖國小,是球隊對清湖國小“靈動足球教育全明星計畫”十分讚賞,認為這是一種提升學生素質、振興本地足球和中國足球的良好模式。他們開展義務授課教育和贈送足球裝備,希望為本地校園足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後,傳媒之星不忘拿出簽名足球和紀念球衣出來慈善拍賣,白雲區眾多企業也積極回響,籌得的善款作為清湖國小校園足球發展基金。
本次活動意義重大,在廣東體育頻道《體育世界》欄目、廣州廣播電視台競賽頻道《體壇點擊》、《足球勢力》欄目及各大網路站有報導,在廣州日報、新快報、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信息時報以及各大網路門站:網易、搜狐、新浪等有刊登和報導。
廣州夢想成真成真體育俱樂部
2015年4月10日, 夢想成真體育俱樂部白雲區清湖國小足球基地足球訓練班開班。
廣州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
2015年5月29日上午,清湖國小舉行了盛大的“校園足球六一嘉年華”活動。球星彭偉國攜廣州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走進現場,與清湖國小結成共建校園足球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清湖國小也有幸成為首屆廣州知名企事業單位足球文化節在校園足球方面的第一個推廣學校。
“靈動足球全明星計畫”初見成效
清湖國小並非廣州傳統的足球網點學校,但近兩年隨著學校新足球場的落成,學校行政班子確立了以球育德、以球健體、以球促智的育人目標,用高漲的熱情全面啟動校園足球特色辦學。
從2013年開始,清湖國小啟動了“靈動足球全明星計畫”,制定了校園足球活動發展五年規劃。一至三年級每周兩節足球課,四至六年級每周一節足球課,每年第二學期舉辦校際班級“校長杯”足球賽,還把全校足球舞和班級足球操納入特色大課間,推出了一系列足球配套教育活動和足球特色教材,學校足球文化氛圍濃郁。
清湖國小還聘請了資深足球教練進校園執教指導,購置全新的訓練比賽裝備,成立男女子校隊和梯隊參加市、區、片三級校園足球比賽。在本學年的市長杯、白雲區聯賽和剛剛結束的首屆全市中國小校園足球聯賽中,清湖國小獲得了歷史性突破的成績。清湖國小已經是白雲區體校足球網點學校、廣州市校園足球項目推廣學校。2015年1月被推薦參加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遴選。
積極尋求社會力量助力校園足球
清湖國小這兩年在校園足球的發展上有賴於社會力量的積極幫扶。2014年,學校聯合白雲區清湖村委會、村球迷協會、村經濟聯社總公司成立了“清湖校園足球發展基金會”提供了經費保障,與廣東傳媒之星足球俱樂部、夢想成真足球俱樂部等民間機構結成合作夥伴關係。
在各種社會力量的幫扶下,清湖國小積極開展各種特色課外足球文化活動,營造全校濃厚的足球氛圍,以校園足球凝聚師生和家長,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帶動文化教育水平。依靠社會力量發展校園足球的“清湖模式”也被國內媒體關注,成為全國校園足球同行推廣的一個範本。
2015年適逢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清湖國小再次舉辦校園足球嘉年華活動,並邀請了廣州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蒞臨現場觀摩指導,在今後校園足球的培訓上結成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彭氏兄弟和企業家獻技並贈送足球
前廣州足球明星彭偉國於2013年倡議成立廣州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致力於本地足球的普及推廣工作。2015年5月份,歲月明星俱樂部啟動了首屆廣州知名企事業單位足球文化節,力圖整合各界力量,推動廣州的社會足球和校園足球雙線發展。
彭偉國和弟弟彭偉軍、譚恩德、彭昌穎、麥廣梁、梁劍鋒等前廣州太陽神隊的著名球星一起出席清湖國小的嘉年華活動。在觀摩完學校組織的特色足球操表演後,清湖國小聘任彭偉國為“靈動校園足球總顧問”。彭偉國向學校授匾“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彭偉國校園足球訓練基地”,彭偉軍則向校方贈送了歲月明星俱樂部全體球員簽名球衣。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斌向清湖國小贈送了100個足球用作今後的訓練所需。
隨後,歲月明星俱樂部的球員給校隊進行了義務指導課。彭偉國領銜與清湖國小21名小學生組成的校隊進行了上下半場的特色表演賽。
彭偉國表示,在知名企事業單位足球文化節期間,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還將繼續展開走進多所中國小的活動。“在全國校園足球火熱開展的背景下,我們不能講太多的空話,需要更多的社會專業機構和企業對校園足球乾實事。未來,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將更多與清湖國小這樣的新型特色校園足球學校合作,爭取為廣州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儲備貢獻應有的力量。”彭偉國說。
清湖國小
全村出力國小兵強馬壯
2013年9月,新學年開學第一天,清湖國小校長黃海銘忽然向全校師生宣布:我們要開展校園足球。一年後,清湖國小在2014年的白雲區足球比賽中,男隊和女隊雙雙殺入決賽,雙雙獲亞軍。2014年7月,清湖國小成為廣州市校園足球推廣學校;2014年9月,清湖國小又成為白雲區體校足球網點學校。全校學生500人的清湖國小,男女校隊人數已達50人。短短一年獲得如此成績,既是學生和教練努力的成果,也是對黃海銘大力開展校園足球的肯定。
2013年7月,黃海銘與學校老師為清湖國小制定為期5年的校園足球持續發展計畫。2013年9月之前,清湖國小在足球方面幾乎是一張白紙。黃海銘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清湖村是遠近聞名的“球迷村”,從廣州太陽神到廣州恆大,每逢比賽日,清湖村村民必定包車去看球。當黃海銘找到清湖村村委,說明自己的計畫後,清湖村委會、村球迷協會、村經濟總公司積極回響,成立“清湖校園足球發展基金”。2012年,清湖國小已經花費110萬元建成一個帶跑道的標準球場,籌集的經費更多是用於聘請教練以及作為外出比賽的費用。清湖國小原有的教練並不熟悉足球教學,黃海銘便請來前廣州隊隊員鍾志強擔任教練。如今,鍾志強兩兄弟每周3次到清湖國小帶著學生練球,兩人每月的酬勞一共5000元。5000元是一個“友情價”,鍾志強說:“其實我應該感謝這班學生,讓我還可以開開心心地教球。”
黃海銘曾算過一筆賬,請教練一個月要花5000元,學生的裝備需要5萬元,一年花在校園足球的經費大概需要10萬元。教育局和體育局已撥款每年3萬元給清湖國小用於校園足球工作,但學校需自行解決另外的7萬元。
參加“麥進”2014巴西世界盃球童選拔活動廣州賽區啟動儀式
2014年3月30日,清湖國小50名球童和50名家長參加由麥當勞和市足協舉辦的 “麥”進世界盃——2014年巴西世界盃麥當勞球童選拔廣州賽區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活動中,清湖國小的啦啦操團隊以及肖茗等3位同學進行才藝表演。黃梓賢、楊頌婷、黃迅傑、李建昂等多位同學接受了廣東電視體育頻道、廣州電視台、廣州競賽頻道記者的採訪,把清湖國小特色足球展現給每一位觀眾,讓更多的人了解清湖國小校園足球特色文化。
舉辦“靈動教育”足球文化節暨六一家長開放日活動
2014年5月29日上午,清湖國小“靈動教育”足球文化節暨家長開放日活動在清湖國小運動場舉行。均禾街道辦事處肖逍傑副主任、清湖村經濟聯社主要負責人、清湖國小共建單位武警廣州指揮學院管新明少校、足智體育李偉光總經理等嘉賓出席活動。全校師生與家長近千人現場感受校園足球文化的魅力。
清湖國小自推出“靈動足球”全明星計畫以來,校園足球普及率已經到達100%。以“校園足球”為載體推動學校特色發展是學校特色建設的工作思路,本次校園足球文化節是學校從足球特色項目邁向靈動教育特色的重要一步。本次足球文化節除有競技類的校園足球聯賽活動外,還包含有表演類的足球大課間、足球技能展示、校園足球親子秀以及更多學生參與的作品類活動,如:我與足球的故事徵文、足球手抄報、足球漫畫、班級足球文化評比等。
廣州電視台競賽頻道和廣州日報體育欄目以及白雲時事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報導。
廣州捷運
2017年11月21日,從廣州市政府官網獲悉,市發改委近日組織召開均禾片區軌道交通規劃協調會,根據市人大代表黃美銀提出的《關於在均禾地區增設捷運線路的建議》,專題研究推動該片區的捷運規劃事項。
會上,廣州捷運總規劃師歐陽長城明確:8號線北延線拆解段(26號線)要經過均禾,2018年將申報建設規劃,馬上進入建設程式,將徹底解決均禾片區沒有捷運的歷史。
廣鐵一中
2017年11月30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廣州市教育局就合作建設廣州市鐵一中學(白雲校區)舉行簽約儀式。廣鐵一中(白雲校區)擬辦為國中36班,高中36班的完全中學,將實施小班化、寄宿制教學模式,預計於2019年9月1日正式開學。
完全中學
據了解,廣鐵一中(白雲校區)選址位於白雲區清湖村,均禾大道北側,占地面積約270畝,擬辦為國中36班,高中36班的完全中學,將實施小班化、寄宿制教學模式。
廣鐵一中校長周偉鋒表示,白雲校區將沿用廣鐵一中傳統的辦學理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形成同宗同源、文脈一貫、協同發展的良好模式。“學校將為白雲校區輸送各學科現有的骨幹教師,同時還會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周偉鋒說,“各校區都是同一套班子、同一種模式,將盡力為學生們配備優越的師資力量。”
此外,周偉鋒介紹,小班制即每個班學生人數控制在40人以內,72個班或將有2800多個學位,其中高中學位面向全市招生,而國中學區劃分事宜尚未商討。
拭目以待
按照協定,項目實行市區共建,白雲區負責項目立項和施工建設,學校建築風格則根據廣州市鐵一中學辦學特色和校園文化進行設計與建設。
通過廣州市鐵一中學(白雲校區)總平面示意圖看到,校區旁即是南嶺崗埔大道與均禾大道,校園內國中部大樓、高中部大樓相對而立,藝術樓、科技樓、綜合樓、體育館、學生公寓等一應配備。據了解,項目已被入白雲區2018年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中。白雲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白雲校區各項建設籌備工作都在有效落實中,預計新校區將於2018中旬開工建設,工期約一年半時間,可確保2019年秋季正式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