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經濟基礎不斷壯大。積極引導農民艱苦創業,引導農民面向市場,依靠科技,調整種、養產業結構。探索出“村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經濟的新模式,培植髮展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民營經濟大戶5戶,興建油茶、泡桐基地700畝,柑桔、養魚協會2個,利用本村現有經濟資源,建成四大發展區域,即3000畝林業生態區、1000畝水產養殖區、2000畝水果種植區、年出欄生豬5000頭的生豬養殖場一個。大力開展“一化三改”工作,建成沼氣池200個,建成5戶農家樂,依靠經濟長足發展,不斷提高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三是辦好各項公益事業,切實改善農民生活。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新建成全長1200米清水塘小集鎮,投入資金200多萬對集鎮進行了綠化、亮化和排污改造,興建中心文化廣場一個,吸納本村及外村1100多人建房落戶,商貿、餐飲等二三產業迅猛發展。硬化村級公路8條,共13公里,修橋2座,建成村級辦公樓1幢,建農家書屋3個。籌集資金60萬元,對全村農戶飲用水和人居環境實行全面的改造,初步形成了村容整潔、街道美化、民眾活動常化的安居樂業生活的局面。
四是精神文明建設見成效,村風民風風氣好。為實現民富村美風氣好這一目標,緊緊把精神文明建設抓在手上,以在黨員中開展“講黨性、講科學、講奉獻、樹新風活動”為載體,增強黨的聚集力和戰鬥力,以村組幹部中開展“講政策、講大局、講紀律、促發展”為載體,促進黨在農村方針政策落實;以在村民中廣泛開展“講道德、講正氣、講衛生、促和諧”活動為載體,促進社會主義榮辱觀,公民基本道德和法律法規教育,創導新風尚,促進村風民風好轉。近年來,全村沒有一起打架鬥毆,也沒有出現一起民轉刑案件,更沒有一起上訪事件,民間糾紛調處率達100%,計畫生育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