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07畝(其中:田1258畝,地 249畝),人均耕地0.59畝,主要種植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81.3畝;水面面積194.4畝,其中養殖面積 194.4畝;荒山荒地100畝,其他面積5365.75畝。有磷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157戶通自來水,有726戶飲用井水,有7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80.41%)。有883戶通電,有82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83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3.32%和94.1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6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43戶(分別占總數的86.52%和84.14%)。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有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5輛,機車75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58畝,有效灌溉率為83.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5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9畝。
到2006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400戶。全村有1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4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9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26萬元,占總收入的46.28%;畜牧業收入25 萬元,占總收入的0.5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7頭,肉牛6 頭,肉羊76 頭);漁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2.61%;第二、三產業收入2253萬元,占總收入的49.04%;工資性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0.44%。農民人均純收入429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占勞動力的2.3%),在省內務工4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46.2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一產業。擁有企業2個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83戶,共鄉村人口2546人,其中男性1240人,女性1306人。其中農業人口2546人,勞動力182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3人,占人口總數的9.9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08人,參合率51.37%。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
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48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93人,距離鄉中學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10人,其中小學生193人,中學生11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2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0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47.79萬元,有固定資產23.0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7.3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否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否 ,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經常性財務收支。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3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2人,其中男黨員85人、女黨員27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副書記組成,下設1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32人。
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隨著新昆明的發展,做好勞動力轉移和套用,充分利用預留土地的價值和開發,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建房規劃雜亂,需加強管理和強化。
2、吃水問題急需解決。
3、生產、生活垃圾,衛生狀況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