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戰鬥機

流星戰鬥機

流星戰鬥機,是由Gloster Aircraft Company設計的戰鬥機,乘員 1人,發動機為2*1633KG Rolls-Royec Derwent8渦輪噴氣發動機。

性能簡表

代表型號 F.MK8
研製年代 1949年
航程 1610KM
最大速度 668KM/H
升限 12190M
最大起飛重量 6257KG
外形尺寸 翼展13.10M 機長:12.6M 機高:3.96M
武備 4*20mm Hispano

研發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英國進行的噴氣式飛機設計製造競賽中,英國始終處於第二的地位。1941年5月15日,格羅斯特公司的首架裝whittle W.1(390KG推力)的E28/39噴氣式飛機試飛。在此之前,在不列顛之戰正在殘酷進行時,英國空軍部已經以F.9/40號計畫,決定由格羅斯特公司研製一種雙發噴氣式戰鬥機。採用雙發方案的目的是因為初期的噴氣發動機性能不穩定,雙發方案能減少技術風險。
1942年2月英國空軍正式向格羅斯特公司訂購12架原型機。1942年7月,裝W.2B(454KG推力)渦輪噴氣發動機的首架原型機進行地面滑行試驗;1943年3月5日,第五架原型機裝Halfors H.1(1403KG推力發動機)進行首次試飛。1944年1月12日20架生產型MKI,裝W.2B/23發動機(770KG推力)開始出廠。首架MKI被送到美國,交換一架貝爾公司的YP-59(美國第一架試驗噴氣式戰鬥機)樣機,其餘交付RAF616中隊,於6月交付完畢。
1944年7月27日,開始執行截擊V-1飛彈的任務。8月4日,飛行員Dean在Tonbridge上空截擊一枚V-1飛彈,當用完機關炮彈後,Dean將自己的一側機翼翼尖墊在V-1翼尖下猛然抬起,V-1飛彈失去平衡而墜落。同一天,飛行員Roger在Tenterden上空擊落另一枚V-1。整個夏天,616中隊都在執行截擊V-1飛彈的任務。1944年,盟軍摧毀了V-1發射場後,616中隊換裝新的MKIII(裝Derwent 8發動機,905KG推力)後在1945年1月被部署到比利時,但直到戰爭結束“流星”都未能和德國的噴氣式飛機相遇過,尤其是ME-262。二戰結束時,MKIII共生產200架,這是盟國方面在二戰時唯一能進行實戰的噴氣式飛機。平心而論,當時的盟國方面在噴氣技術方面至少落後德國5-10年。
戰後,“流星”持續生產到1954年,總計生產3900架,除了英國空軍外,澳大利亞、加拿大、比利時等國空軍都裝備過該機。參加韓戰的澳大利亞空軍分遣隊也使用該機,志願軍空軍在朝鮮空戰中共擊落8架“流星”F.8,擊傷1架,著名的王海大隊擊落的第一架敵機即是“流星”F.8;志願軍高射炮群也曾多次斬獲“流星”。

衍生機型

Gloster Meteor (原型),
G41.A Meteor F.Mk 1 (首次生產型),
Meteor F.Mk II, Trent-Meteor (採用渦槳發動機的試驗型),
Meteor F.Mk III, Meteor F.Mk IV (F.Mk 4), Meteor T.Mk 7 (教練型),
Meteor F.Mk 8 (主要生產型),
Meteor FR.Mk 9 (偵察、戰鬥型),
Meteor PR.Mk 10 (高空偵察機),
Meteor NF.Mk 11(夜間戰鬥型,裝SCR-720 AI MK10雷達),
Meteor NF.Mk 12(夜間戰鬥型,裝美國APS-21雷達), Meteor NF.Mk 13 (熱帶型),
Meteor NF.Mk 14, Meteor U.Mk 15/16 (無人駕駛靶機),
Meteor U.Mk 21 (無人駕駛靶機- Australia),
Meteor TT.Mk 20 (皇家海軍的拖靶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