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積物
定義
由洪流形成的沉積物叫洪積物。洪積物在河口所形成的扇狀堆積體叫洪積扇。
洪積物是山區溪溝間歇性洪水挾帶的碎屑物質,一般堆積在山前溝口。屬快速流水搬運,因此一般顆粒較粗,除砂、礫外,還有巨大的塊石,分選性也差,大小混雜。因為洪流搬運距離不長,碎屑滾圓度不好,多呈次稜角狀。層理面不清,斜層理和交錯層理髮育。(一般搬運距離比坡積物長,在水附近即在山區溪溝中和邊上,分選比坡積物好,比沖積物差。)
分布
山澗盆地、山前平原。地貌形態:扇形、錐形(即洪積扇、洪積錐、洪積裙)。
形成原因
山區暴雨形成流速極大的洪流沿河槽流出山口,進入平原和盆地,不再受河槽的約束,地勢突然轉為平坦,集中的洪流轉為辮狀散流,水的流速頓減,搬運能力急劇降低,洪流所攜帶的物質以山口為中心堆積而成。
主要特徵
洪積層是第四紀陸相堆積物中的一個類型,從工程地質觀點來看,洪積層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徵:
1.組成物質分選不良,粗細混雜,碎屑物質多帶稜角,磨圓度不佳;
2.有不規則的交錯層理、透鏡體、尖滅及夾層等;
3.山前洪積層由於周期性的乾燥,常含有可溶鹽類物質,在土粒和細碎間,往往形成局部的軟弱結晶聯結,但遇水作用後,聯結就會破壞;
4.洪積層多位於溝谷進入山前平原、山間盆地、流入河流處。從外貌上看多呈扇形;
5.在平面上,山口處洪積物顆粒粗大,多為礫石、塊石;向扇緣方向越來越細,由砂直至粘土。在斷面上,越往底部,顆粒越大;
6.具有一定的活動性。
劃分
洪積層可劃分為三個工程地質條件不同的部分:靠山的粗碎屑沉積部分,這裡地下水埋葬較深,承載力較高,為良好的天然地基,當應注意透鏡體等產狀引起的地基不均勻性;離山較遠的細碎屑沉積部分,如果形成過程中受到周期性的乾燥,土中膠體顆粒凝結,同時析出可溶性的鹽分時,則洪積層的承載力也較高,一般是較好的建築物地基。在上述兩部分之間為過渡地帶,由於地下水的出露能形成沼澤區,對建築不利。另外,在高山邊緣地區常有現代正在形成的洪積錐,當道路通過這類洪積錐時,由於洪積錐的發展和移動,能埋沒道路,所以應該識別洪積錐是正在發展的,還是已經固定的。識別這兩類洪積錐的方法之一是觀察植物生長情況,通常在正在發展的洪積錐上很少生長植物,已固定的則長有草或其他植物。線路經過正在發展的洪積錐地區時,最好是從頂部通過,以避免道路遭到山洪泥砂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