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
況孝蓉贍養6位老人的感人事跡更為人們所敬仰。況孝蓉20歲嫁給同村的聶火階後,就挑起了贍養聶家祖母、公婆和伯母三位老人的重擔。白天,況孝蓉要下地勞動掙工分,回家後要給老人做飯洗衣、端茶倒水;晚上待老人們安穩入睡後,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休息。1981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況孝蓉高興起來,她想,自己和丈夫多辛苦一點,三位老人的日子就會更好起來。誰知生活就好像和她過不去似的,娘家帶信說父親生病了。心急如焚的況孝蓉趕回娘家才知道父親是操勞過度所致,醫生說不能再乾體力活了。父母和一個獨身的二叔就靠父親幹活養家,如今父親老了,自己是獨女,贍養三位老人這個擔子只得自己挑起來呀,她想接況家三位老人到聶家。可丈夫會同意嗎?心事重重的況孝蓉回家和丈夫談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丈夫和她想到了一塊,於是,況孝蓉和丈夫一起把況家三位老人接到了自己家中。一家一下子有6位老人,家裡更“熱鬧”了,差不多是個養老院,況孝蓉也更忙了。每天早上,她逐個給老人送去洗漱水,幫她們梳頭穿衣。待老人們坐上飯桌,一碗碗冒著熱氣的飯菜又送到他們手中,老人們的碗裡總是最好的飯菜。每年換季,她都要為老人們置幾件新衣。夏天,她用一把蒲扇為老人們驅趕蚊蠅;冬天,她把老人們一一扶到門口曬太陽。老人病了,她及時請醫生治療,並為他們煨湯補身子。在她的細心照料下,6位老人個個衣著整潔、身體健康,一家人其樂融融。
勞作之餘,況孝蓉總要和老人們一起拉家常,了解他們的想法。一次,況家二叔肺病復發,茶飯不思。經過仔細詢問,得知二叔想吃水果。當時是60年代,水果在農村還是稀罕物,買不到,交通又不方便。為滿足老人的心愿,況孝蓉步行50餘里,到孝感縣城關為老人買回了蘋果、香蕉。老人因病離開了人世,去世前,老人流著淚對別人說:“我雖然沒有兒女,卻有一個比親生兒女還孝順的侄女。我這一生,值呀。”
當別人誇讚況孝蓉時,她說得很質樸:“子女贍養老人、孝敬老人,這是做人起碼的良心。”她不僅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孝心,還積極把這種“孝”推向社會。同村有個村民不願贍養母親,讓老人住在一間破小屋內。況孝蓉得知後,經常帶上可口的食物去看望她。那個村民看到一個局外人,非親非故,對自己的母親這么好,羞愧得無地自容,趕忙把母親接回家中,盡心照顧。
時光流淌,歲月無情,30多年就這樣默默過去了,況孝蓉家裡的6位老人先後走了4位。他們都走得安心,走得無憾,走得幸福,都因為他們有這樣一個無比孝順的好媳婦、好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