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沂城街道第二初級中學(原武家窪國中)始建於1987年,學校平房大部分是原武家窪鄉政府為解決當時學生就讀急需,限定時間一包到底,由各村出工出料建成的躍進房。所有房屋均為毛石牆基、楊木樑杈、水泥檁條、無底圈樑、頂圈樑和構造柱,隨著時間長久,陸續出現質量問題。近幾年,各級政府對學校校舍安全高度重視,多屆政府及教育局領導親臨現場勘查。對出現問題嚴重的房屋進行了多次維修。2010年縣教體局協調縣財政撥款近8萬元對趟腰、屋頂變形、漏笆、漏雨、斷梁的35間校舍進行了換梁、換笆等改造。2011年暑假前沂水鎮黨委政府投入25萬元對部分門窗、廁所、樓頂進行了更換維修。
2012年1月5日在校舍安全排查中發現有部分校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經沂水縣建築質檢站和教體局聯合鑑定,最終鑑定學校存在78間D級危房,隨後開始進行校舍改造,在2012年9月開始建設面積為3502.53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樓兩幢,在配套工程上,沂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大力支持,從防盜門窗、晾衣場、綠化到學生使用的雙層床、床板、床墊子、壁櫥全部有沂城街道出資安排,現在學生已經住上嶄新的宿舍樓。
2012年11月到2013年7月由沂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組織有關部門對學校78間D級危房和9間C 級危房進行了拆除。建設總建築面積為4136平方米的四層實驗辦公樓和1156平方米的兩層學生餐廳,2014年建設新教學樓一座,全部為框架結構,現在,餐廳和實驗辦公樓已經投入使用,辦事處又出資征地為學校向東擴展,修整了院牆,建設了四百米標準田徑運動場和建築面積4015平方米的教學樓,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學校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學術研究
學校內強師生素質,外樹學校形象,教育教學水平逐年提高,達到了“辦人民滿意的特色學校,育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學校先後被評為“市級管理規範化學校”、“縣五星級學校”、多次獲得“‘五四’紅旗團委”、“教科研先進單位”、“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人防知識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74.5畝,建有實驗辦公樓一座,學生宿舍樓兩座,餐廳一座,教學樓一座,配備水沖廁所,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籃球場3個,排球場1個,配有室外體育器材,達到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
學校服務半徑10公里,服務沂城街道原武家窪鎮轄區內39個村,具體為:武家窪村,薛家莊村,東古城村,西古城村,雙全村,前古城村,古城前村,前善疃村,後善疃村,跋山店子村,金牛官莊村,荷葉官莊村,河奎村,大伴城村,小伴城村,東山村,解家官莊村,顧家崖村,前龐家莊村,後龐家莊村,大溝峪村,紅石門村,劉官莊村,北松峰村,南松峰村,圈莊村,泥峪子村,高山子村,太平官莊村,穩坐官莊村,孔家莊村,東興村,友蘭官莊村,南場村,南張莊村,北張莊村,井峪村,朝陽官莊村,團結村,服務人口34045人,2013年9月入學新生238人。
文化傳統
學校強化內部管理,加強素質教育,進一步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環境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安全工作措施到位,師生和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採用金色陽光學籍管理系統,規範了學籍管理。強化措施,加大了制輟工作力度,學校為每位教乾教師簽定了制輟工作目標責任書,實行教乾包年級、班主任包班級、教師包學生。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工作,從教學管理改革、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改革等方面入手,重點加大了課堂教學評估、集體備課研討的力度。全體教師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改革,湧現出一批批教學骨幹、優秀教師和模範班主任。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逐年提高,被評為縣五星級學校、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防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1987-1989 龐夕會
1989-1993 武洪錄
1993-1999 魏希利
1999-2000 段培公
2000-2003 陳允坤
2003-2012 高同勤
2012-2015 姚金峰
校園環境
學校內部綠樹成蔭,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郁,是教書育人的理想之地。學校在環境文化建設中注重淨化、綠化、美化和教化功能。班級內外、走廊、園林等各個角落乾淨整潔,冬青、木瓜、竹林、桃李、百日紅,白玉蘭、黃楊球、小龍柏等映襯著美麗的校園。置身於校園,盡可養眼怡心地感受和諧寧靜、典雅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