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怡[中國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江怡[中國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江怡[中國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怡,男,四川宜賓人,1961年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著名哲學家, 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維根斯坦哲學、分析哲學、語言哲學、英美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的比較研究、分析哲學與中國哲學的比較等。 已發表論著、合著10餘部,譯著6部,論文200餘篇。代表作有《維根斯坦:一種後哲學的文化》《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維根斯坦》《思想的鏡像——從哲學拓撲學的觀點看》《分析哲學教程》《當代西方哲學演變史》等。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江怡[中國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江怡[中國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982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政教系,獲法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哲學系,師從車銘洲教授,主攻當代西方語言哲學,1985年獲哲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題目為《羅素的意義理論》;畢業後任教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87年任講師;198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師從塗紀亮教授,主攻分析哲學方向,199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隨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9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2000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2001年被評定為研究員,2002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主任、所職稱評定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學位評定委員會成員;擔任的社會和學術職務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國家一級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英澳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世界哲學》雜誌編委、美國哲學學會國際會員。

學術訪問

1995年-1996年赴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做關於“海德格爾與老子的比較研究”的報告,並順訪英國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布里斯托大學;2002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哲學系進行學術訪問,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做關於“對話的哲學基礎”的報告,並順訪普林斯頓大學、邁阿密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等;2007年赴英國學術訪問,在牛津大學做關於“哲學拓撲學”的學術報告,在劍橋大學做關於中國哲學的學術報告,並訪問倫敦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維根斯坦哲學、分析哲學、語言哲學、形上學、英美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的比較研究等。

主要貢獻

學術講座

《邏輯哲學論》的秘密、西方哲學II。

精彩講座

江怡教授關於語言學與哲學的講座。

江怡教授在東三教433給我們帶來了一次關於語言學與哲學的精彩講座。

講座一開始,江怡教授就用一句話闡明了語言學與哲學的密切關係:“語言學的進步,也是哲學的進步。”江怡教授從二十世紀初的語言學轉向開始談起,用簡練的語言為同學們介紹了數理邏輯的革命為語言學帶來的新空氣。自然語言自身的豐富性就決定了它所帶來的表達上的多樣性,那么語言歧義就會造成錯誤,從而影響知識的表達過程。數理邏輯的嚴謹就成為了表達思想的一個好方法。事實上,要表達思想就要使用語言,所以語言學與哲學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江怡教授為我們介紹了世界著名語言哲學家維根斯坦的理論內容。從概念出發,然後進入判斷,最後形成推理,這是我們傳統的認識模式。但是從分析哲學一開始,他們把它就否定了。實際上他們認為單個詞是沒有意義的。任何一個詞要具有意義,只能放在它出現的命題或者句子當中,這就是所謂的分析哲學的語境原則。這個思想體現 在維根斯坦後期的哲學當中,它反映的是一種整體論的思想。維根斯坦的語言遊戲概念,實際上把整個遊戲活動,或者把語言遊戲作為他認識的一個方向,用一個語詞也好,或用一個句子也好,一定是在一個語言遊戲中才能確定它的意義,脫離了具體的語言遊戲活動,這個詞或者句子的意思是不確定的,的確是無法確定的。江怡教授多次舉例為同學們深入淺出的闡明了這些著名的理論和思想,博得的同學們的陣陣掌聲。隨後,江怡教授為大家陳列出對語言學的哲學思考的發展過程及各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他們的代表思想。最後,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提問中結束。

江怡教授用生動的語言為大家帶來一場信息量大的精神盛宴,使同學們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後,同學們又就維根斯坦的語言遊戲概念以及哲學方面的思考與江怡教授進行了友好熱烈的討論。

個人論著

已出版論著四部,合著四部,譯著五部,主編三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世界哲學》等國內哲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二百餘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