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永恆的"她者":歷史闡釋中的美狄亞》由青海師範大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作者簡介
楊慧,女,35歲,籍貫山東,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研究方向:西方文藝理論,基督教文學與哲學。現任青海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
圖書目錄
序
導言/007
第一章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美狄亞/072
第一節 科林斯神話中的美狄亞崇拜/073
第二節 荷馬史詩中的美狄亞/078
第三節 “親子神話”與“殺子情結”/022
第四節 荷馬史詩中反映出的女性地位的失落/D37
第五節 荷馬與美狄亞的“愛欲”(eros)/034
第二章 古希臘悲劇時代的美狄亞/040
第一節 品達(Pindar)的繆斯——美狄亞/040
第二節 歐里庇得斯的悲劇《美狄亞》/046
第三節 亞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功能/067
第三章 希臘化時期及古羅馬時代的美狄亞/064
第一節 阿波羅尼烏斯的《阿耳戈英雄航海記》/064
第二節 奧維德與他的《美狄亞》/069
第三節 古希臘哲學家眼中的美狄亞/080
第四節 塞內加的悲劇《美狄亞》/084
第五節 古羅馬婦女的社會地位/097
第六節 古羅馬的愛欲觀念與希臘化時期的倫理哲學/70D
第四章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流傳的美狄亞/7D5
第一節 文藝復興前流傳的美狄亞/7D5
第二節 文藝復興時期流傳的美狄亞/109
第三節 美狄亞的“欲”(eros)與“愛”(agape)/126
第五章 古典理性主義時期的美狄亞/129
第一節 高乃依的《美狄亞》/129
第二節 女巫與搜巫浪潮/134
第三節 女巫與性別恐懼/138
第四節 “女巫”與“天使”/747
第六章 現代語境中的美狄亞/148
第一節 格瑞爾帕澤的三部曲/148
第二節 美狄亞的多重身份/757
第七章 “後現代”的美狄亞和她的“愛”與“欲”/162
第一節 克里斯塔·沃爾夫和小說《美狄亞——聲音》/762
第二節 柳德米拉·烏利茨卡婭與小說《美狄亞和她的孩子們》/782
第三節 瑪莎·納斯鮑姆:欲望的療治/195
第八章 美狄亞在中國語境中的迴響/202
第一節 中西“棄婦”的不同反抗模式/203
第二節 中國文學傳統中的“殺子”敘事模式/274
第三節 中國沒有美狄亞:“棄婦”和“殺子”母題的分裂/276
結語:美狄亞母題的變遷及其可能的意義/279
參考文獻/223
附圖/237
後記一/237
後記二/239
後記三/24D
文摘
細侯出生於青樓,因此比起那些受禮教毒害甚深的大家閨秀少了很多的異化而多了幾分自然天性,這與出自蠻荒之地的美狄亞頗為相似,她們的“殺子”道出了酒神精神的潛台詞:“就算人生是幕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幕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①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審美人生態度的真實含義。
從《氓》與《美狄亞》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背景對棄婦反抗行為的影響:東方女性在悔恨與反思中,更多地投向內心,“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而西方女性則因為沒有禮教的重壓而更注重個體生命的訴求,如美狄亞殺子以及苔絲殺害亞雷的舉動在東方人看來似乎太過激烈。如果說《氓》中的女主人公還能奮起反抗,拋棄氓的一切盟誓,斷絕與他的一切聯繫,那么霍小玉可謂一個典型的東方女子,面對被拋棄的命運只能自我了斷,說不出的悽慘與悲涼“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一個柔弱的東方女子只能寄希望於鬼魂世界而不敢在現實世界裡抗爭,不知是此種文明的功勞還是此種文化的悲哀。
另外網際網路上還有許多關於美狄亞和中國女性如秦香蓮、竇娥、康敏(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劉蘭芝等比較的文章。這些散見於網路的文章說明,美狄亞的故事並非是只有學術界關心的陽春白雪。這一母題之所以能在一個遙遠的東方國度引起如此的呼應,因為它所反映的婦女問題在異國他鄉也同樣存在。
當代中國因為缺乏西方女性主義的政治運動背景,所以女性的真正處境被表象所遮蓋。在新中國政治及法律的保障下,中國當代女性的社會地位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令人羨慕的,然而正是這種祥和掩蓋了更深層的壓迫。
以美狄亞研究為例:大量的期刊、網路文章探討了美狄亞與東方女性的異同,然而所有的框架都乾篇一律,終沒有脫離“殺子”與“壓迫”的問題,而少有哲學、神學角度的思考。這足以說明中國女性主義研究滯後於西方的現實狀況。本論文通過對美狄亞母題之傳承的梳理,希望借西方女性主義研究的經驗關照當今中國的婦女問題。
後記
不曾想第二次提筆寫後記,筆未動,淚先行。塞內加說:“信命的跟著命走,不信命的,命牽著他走。”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人可以改變命運,可冥冥之中卻一再被無形的手操縱。是上帝還是哈得斯?或許,應該是兩隻手吧!不然,怎會感到撕扯的疼痛!“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讓哈姆雷特“瘋狂”;恐怕不僅是策略性的裝瘋吧!張揚的感性、自律的理性,哪一個對那手更敬畏?哀哉!瘋狂的清醒,清醒的瘋狂。
三年的旅途竟然沒有終點,幸耶?禍耶?窮盡人的智力終不能分辨。想到前方的未知,心渺路遙。一路走來,痛苦、死亡,競不敢回首,怕,淚流成河;一路走去,無論悲歡,也不能停留,縱然不知路的盡頭。
在追尋什麼?“約”——摩西的約?楊過的約?前者是敬畏中的服從,後者是絕望中的期待。塵世的“生”是無力排解的寂寞,谷底的“死”是痛苦中的守候。原來,石板上的“約”要刻在心中才能讓冰冷的“畏”變成溫暖的“愛”,而“愛”,也是信仰中的生成。
“愛”可以成為信仰么?“愛”的世俗化是否是形而下化?美狄亞的憤怒,在史詩與悲劇的時代還可以為人理解,如今,恐怕是不可理喻了吧!在這個不敢言“愛”的時代,憤怒,居然也成了奢侈。美狄亞成全的不僅是這篇博士論文,也成全了“瘋狂”對“清醒”、“高貴”對“卑賤”的認識。
既然沒有終點,那么就讓這第二次的“後記”成為起點吧,並以之獻給關心著我、關注著我的人們。
序言
多改寫和重述,它自身也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成為一段“永遠的神話”①,成為一個“意義生成”的典型過程。特別是在“一切歷史”都被視為“當代的歷史”②、一切“理解”都意味著某種“詮釋”③的文化處境中,對美狄亞母題的傳承過程進行追溯和梳理,其價值必然超出具體的作品分析,而帶有更為普遍的詮釋學意義。
從中國學人的角度對美狄亞的母題進行探索,則是在久遠的歷史間隔之外,增添了地域、文化和語言的間隔。然而也許恰恰是這種雙重的間隔,使親情、性別、個體與社會、道德與選擇等人類基本關係的延展得以特別的顯現,使不同時代對這些關係的理解得以勾連,從而也使我們對一個特定母題及其意義的“生成”分析得以成全。
“美狄亞”母題的傳承,是從荷馬(Homer)史詩所代表的古希臘神話肇始,至古希臘悲劇時代,則有歐里庇得斯(Euripides)的《美狄亞》、品達(Pin-dar)的詩作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評論;希臘化時期及古羅馬時代,又有阿波羅尼烏斯(Apollonius)、奧維德(Ovid)、塞內加(Seneca)、克里斯普斯((2hrysippus)、加侖(GaIon)等人的進一步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