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水族鄉位於荔波縣中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15公里。鄉境內資源匱乏,災害頻繁,農民賴以生存的僅是深山、石山腳下人均不足1畝的土地。
1998—2000年,是國家“九五”計畫實施的關鍵時期,鄉第七屆、八屆黨委和第十三屆、十四屆人民政府結合鄉情實際,國繞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的《荔波縣跨世紀發展思路》開展工作。從本鄉農村農民生活水平低、農村貧困面相當大,貧困人口貧困程度深,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落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低弱,80%的農田靠天吃飯,一遇天災就會返貧,大部分農民素質較低,從解決溫飽的根基不牢這一實際出發,把扶貧攻堅工作列為農村農業工作的首要任務。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貧困民眾的吃、穿、住等溫飽問題和解決貧困民眾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以鞏固脫貧成果。
為了加快全鄉的脫貧步伐,州委、州政府也在1998—2000年這三年,連續安排黨建扶貧工作組到永康進行農村黨建扶貧幫助工作。還先後安排了15.5萬元黨建扶貧資金(1998年3萬元,1999年6萬元,2000年6.5萬元),投入到永康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縣有關部門也先後對我鄉投入項目資金貸款和農村小額信用扶貧貸款200萬元(其中:1998年魔芋項目貸款50萬元,1999年農村小額信用扶貧貸款90萬元,2000年農村小額信用貸款60萬元)。給全鄉的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增強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有力地促進了全鄉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有效地加快了全鄉的面上脫貧步伐。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三年來,全鄉有了以下變化:一是全鄉兩個文明建設和村級基層組織建設普遍得到加強;二是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提高和改善;三是農村勞動者的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四是湧現了一批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勞致富的典型榜樣。截至200年,全鄉三年又有558戶、2418人,實現了脫貧。使貧困人口總數從1998初的4570多人降到2000年的215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