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原名永安堂,碑文傳載系三國魏青龍元年(公元233年)遼東太守公孫淵所建家廟遺址改建而成。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大修。廟體坐北朝南,青磚圍牆,南北各有一座單間大門,前山門匾額書“永安堂”,後山門匾額書“三聖廟”。有牌樓門,地藏、觀音、三聖三層大殿,東西配房,青松數珠,古碑兩甬。
永安佛堂原為比丘僧所建,1940年,比丘尼釋昌然從比丘僧扁塵接管為比丘尼寺院,改稱觀音堂。建國前,有房屋52間。1966年文革中寺院被砸毀,比丘尼釋隆廣、釋果策、釋果明被趕出寺院,一些單位和住戶進占。1986年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釋隆廣、釋志西、釋靈芝、釋靈覺、釋隆超等先後歸集觀音堂,為有別於觀音寺,更名為永安寺。在釋志西、釋能福、釋能湛相繼主持下依法開展宗教活動。
永安寺現有山門3間,大殿3間,坐北朝南,以南北為中軸線。寺院山門,建在新運大街寬敞的馬路旁邊。共3楹。歇山頂建築,合瓦起脊,烏牆朱門,上書“禪林”二字。“永安寺”匾額高懸上方,此額為妙勝所書。山門外間壁墨繪哼哈二將,以為護法;門內繪南海觀音大士普渡故事,勸懲世人。寺院中不為宏敞,約160平方米。中間石鋪甬路,行20步便是大殿。大殿3楹,坐落在四級台基之上,退廊長檐,朱紅抱柱,隔窗欞門,花草鳥石,彩繪上下。與山門對應,歇山頂,青磚黑瓦,脊獸望天。櫞頭彩繡,古樸自然。廊柱上掛著黑地金字長聯:
永駕慈航,弘願普渡,引眾生同登西天樂土;
安居竹林,聞聲救苦,導三界共瞻南海祥雲。
此聯為我市著名書法家溫同春補撰。
入殿門,居中有金像三軀:中為觀音菩薩,左面為文殊菩薩,右面為普賢菩薩。像為坐式,高約1.56米,楠木雕制,自天台山請來。還有二軀,不足1米,侍方於菩薩像前。左為龍女,右為善財童子。殿內左右兩楹前偶,東有護法韋馱一軀,高約1.56米,左手扶杵,英武雄立,威儀楚楚。西有伽藍菩薩一軀,同樣身長,右手執刀,昂首挺身,偉岸凜然。其左首方几上又一紙繪圖像,系印製品,為地藏王菩薩。殿內諸像均罩於玻璃龕內,莊嚴聖潔。
與大殿並立東側,有青磚瓦房兩間,前面十數步又兩間,是為僧房。寺為尼院,有尼姑十多名,長者七八十歲、少者二十幾歲。監院能安,字志西,市政協委員,住持寺務。
禪院緊臨鬧市中心大街,車轔轔,人攘攘,左右又有高樓聳立。於這樣的環境中裝點著一座小巧古樸的梵宮建築,倒也別有一番景況,足以令人賞心悅目。永安寺,很著名,它是見證我市為明朝以前北方佛教中心。它還有史書記載,佛界承認的三國早期寺院,在佛教歷史上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