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永城清音,源於琴書。
20世紀30年代末,萬化江在開封演唱琴書時,看到洛陽曲子、二夾弦、河南墜子均有戲劇形式的演出,便欲把琴書也搬上戲劇舞台。他返回永城後,改進唱腔,把板腔體引入琴書,拉起了他的清音戲班。永城清音曲種就是在其改進的唱腔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民國三十年(1941年),永城裴橋多萬樓村著名琴書藝人萬化江在永城縣馬橋鄉常集村開始演唱並定名“永城清音”。
1958年,永城清音以曲藝形式開始演出始,當時的公社、大隊搞“集中勞力,深翻土地”,戲班被解散,各回自己的生產隊參加勞動,他們便化整為零改為曲藝形式進行演出。
1978年冬,傳統戲曲開放,清音就以曲藝、戲劇兩種形式演出,各抒其長。所以,有“敲起鑼鼓演大戲,化整為零唱曲藝”的說法。
發展
永城清音這一曲種,在20多年的實踐中,又有所創新和發展。在音樂唱腔方面,吸收了豫劇、柳琴戲、民歌和其他曲種的曲調,創造了婉轉花稍、圓潤動聽的長拖腔,形成了本曲種在唱腔韻味上的獨特風格。在樂器配備方面,除揚琴、軟弓京胡外,又增添了二胡、三弦、笙、笛等樂器,對曲牌過門的演奏,氣氛的烘托,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色彩,豐富了音樂伴奏。表演形式方面也在不斷改進。原是一人操琴演唱,伴奏者插話幫腔,後發展為二人對唱,每人各持件樂器;還有一唱一和,插話幫腔及一人領唱,集體幫腔和台唱等方式。並由原來的坐唱發展為站唱或表演唱,動作幅度越來越大。表演唱,演唱者不操樂器,二人或三人在前場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進行對白、對唱和表演,演出效果更佳。
特點
其主要板式有[慢板]、[四句腔]、[流水]、[二八]、[垛子板]、[快板]、[飛板]等。
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十字句,還有特定句式格律和唱法的三字崩、五字嵌、六字緊、八字閃、垛子句以及小連句、大連句、貫口連句等。
傳統曲目
主要傳統曲(書)目有《王天保下蘇州》、《李雙喜借年》、《劉何斗》、《彭公案》、《洞賓打藥》、《小花園》、《大花園》、《金杯玉簪記》等。主要現代曲(書)目有《書記算卦》、《接婆婆》、《紅雁撟》、《計畫生育好》等。
現狀
武秀英、劉九河、孫秀英、蘇俊先、王子成、王久明等小組,四處活動,頻繁演出,各響一方,收入可觀。他們在縣、地區的曲藝會演、調演中,多次獲演員、伴奏和曲目獎,武秀英、孫秀英等在商丘、徐州、南京、上海、北京等音像部門,還錄製了盒式磁帶,灌制了唱片,擴大了永城清音的影響。武秀英的唱腔委婉動聽,善於抒情,溫柔纏綿,動人心弦,成為這一曲種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豫東、蘇北、魯西南和皖北的廣大農村享譽甚高。
2011年12月,永城清音被河南省列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