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西村

正西村

正西村地處興平城郊東南1公里處,西緊鄰高速引線、南臨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丁家、李家、楊家三個自然村。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62戶,2178人,耕地面積1629畝。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4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5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5畝,其中草地60畝;荒山荒地135畝,其他面積6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24%。該村發展泡核桃產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據臨近大姑村鍾文記載:“該村始建於清乾隆(公元1746年)以前。”清王朝信奉崇拜佛教,故廟宇、寺院在當時極為盛行。該村原有一庵堂名曰“登貞庵”;村南另有一庵,稱“紅庵”;村北建有寶泉寺,一寺一庵南北連成一線,“登貞庵”位於正中,故人稱該村為“正安坊”後來隨著“庵堂”與“寺院”逐漸消失,庵與安同音所稱該村為“正安坊”。

1960年該村一分為二因,此村居西取名“正西村”。正西村地處興平城郊東南1公里處,西緊鄰高速引線、南臨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丁家、李家、楊家三個自然村。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62戶,2178人,耕地面積1629畝。

產業特點

2010年東城辦正西村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突破口,今年來,正西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傳統蔬菜種植的優勢,積極引導民眾大規模發展大中棚、日光溫室蔬菜種植和大露菜種植,蔬菜種植面積達930畝。截至2009年12月底,全村有各類蔬菜大棚426個,糧經比例達到6:4。正西村的大中棚蔬菜種植已有近十年的種植歷史,其中大棚萵筍、芹菜種植占大中棚蔬菜的80%,其產品遠銷鹹陽、西安、蘭州等地,成為該村蔬菜的拳頭產品。該村年產萵筍、芹菜、茼蒿等大中棚菜200多萬噸,產值達140多萬元,僅此一項,全村人均純收入淨增800多元。全村新增高檔水泥大棚、日光溫室43個。現在蔬菜產業已成為廣大農民民眾增收的主要渠道。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7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有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27%;畜牧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7頭,肉牛20頭,肉羊70頭);林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27%;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159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1人。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0戶,鄉村人口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其中農業人口77人,勞動力52人。該村有彝族7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人,享受低保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東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1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 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2.2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13.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女黨員1人,有團員1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