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村在1958年以前集居1處,聚落呈方形。修建門樓水庫後,村落由低遷高,分居東西兩側山坡上,相距0.5公里,稱東街、西街。東街150戶,有南北向主街3條,東西向主街1條。西街200戶,村西有谷張公路經過,經公共汽車。據傳,元末,姜、柳、王三姓相繼居次,曾名姜古莊、柳家莊、王家莊。明宣德年間,隋、權二姓分別由“雲南”和權家山遷入,權姓戶多,以姓名村權家。後劉姓、張姓等徒居,各姓氏和睦相處。老村原有座大廟,廟內有鼎大鐵鐘,鐘上鑄有“明朝”二字,後被毀。
經濟發展
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興修水利,先後沿門樓水庫修建小型揚水站。1978年,在村北修較大型揚水站1座,總揚程48米,裝機135馬力,可澆地600畝。1958年以前,泊地多山地少,是著名糧囤子。門樓水庫修建後,泊地被淹,山丘地糧果兼作。1983年前,以糧食生產為主,集體經營。1983年以後,糧果並重,聯產承包到戶。1995年以後,以種植業為主,發展高效農業,注重經濟效益。到2000年,栽植大櫻桃60多畝,葡萄500畝。主產小麥、玉米、花生、大豆、地瓜、水果等。企業主要有五金等。村內有國小、幼稚園、衛生所個1處,戶辦小商店3家。
知名人士
權祖興,清嘉慶十八年欽賜舉人。李中華,中學文化,1945年參加工作,曾任機械電子工業部副廳級保衛、保密處處長。權兆堂,高中文化,1945年參加工作,曾任安徽省地質局副處長。權華明,中學文化,1947年參加工作,曾任青島市郵電局處長。王世敏,中學文化,1948年參加工作,曾任台兒莊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權福臣,大學文化,曾任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權良頂,大學文化,曾任四川江油長城特殊鋼公司總工程師。吳學洲,大學文化,曾任核工業部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