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槐東村與槐澤原為同一村落,古稱上王或王厝。南宋末年(約1276年),福建莆田王姓為避“景炎”之難遷居到此,後張、楊、李諸姓陸續遷入。1938年,因傳有“北宋王佑手植三槐,兆其後代顯貴”之事,取“槐庭遺澤”之意,改稱槐澤。槐澤商貿歷史悠久。早在明末時,這裡已經是活躍的市集,稱“市內埠”。清康熙年間,卡路下設有貨運碼頭,商船來往香港、泰國等地。清嘉慶年間,兩院祠內設有義塾,這也是當時全縣的幾所義塾之一。清末,這裡已有厚豐、瑞豐等錢莊和益泰當鋪、郵政代辦所和貨運碼頭,並開始有錫紙業。1900年創辦的廬真畫館是全縣第一家照相館。抗戰前夕為商業的全盛時期,當時這裡有市街和商業區14處,商號300多家,並有金紙業50多家、錫箔加工128間。1949年前,已有8個鑼鼓班。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人物有明進士王彰,清乾隆進士王拱,革命志士王慕真,史學家吳貫因,民主人士、教育家、書法家王鼎新等。1950年,槐澤鄉與建睦鄉合為槐睦鎮。1952年,槐澤分拆為槐澤、槐東2個鄉。1953年,槐澤、槐東2鄉合為槐澤鄉。1956年,槐澤、許厝、李厝宮合稱槐澤鄉。1958年,槐澤稱106團。1959年稱槐澤生產大隊。1973年以蓮下大街為界分拆為兩村,西為槐澤,東為槐東。
社會經濟
截至2008年底,全村共有企業188家,主要從事木業、南金、工藝、玩具等產業。鄉人劉紹喜1995年創辦的宜華集團,是全國有名的木製品生產企業,下有2家上市公司。比較有名的企業還有金奇金屬壓鑄廠和廣興隆紙品公司。1957年建成金蘭池市場,擁有鋪位98個。1981年建成的槐東市場,擁有攤點500多個,是蘇南當時的集貿中心。村內有溪底、塗區、塞溪3個工業區,開辦時間分別是1986年、1992年和1995年。槐東學校是蓮下的中心國小,創辦於1973年,1988年旅港僑胞王樹歆帶頭捐資建成新校舍,學校占地25畝,建築面積9385平方米。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村民向來喜歡潮州音樂,1985年創辦的槐東樂苑和1998年創辦的蔭槐潮樂社都是蓮下有名的潮樂社。村內的連城書屋、關帝廟、媽宮、兩院祠和南洋寨城遺址是蓮下的主要文物古蹟。當代比較出名的人物有法學家王珉燦,畫家王奔騰、王雲谷,知名企業家劉紹喜,名教師王維炎、王其孝、杜歡歡,民間知名謎人王應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