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鹽

楊鹽(1523~1621),字爾貢,號煉庵,系楊良臣第三子,出生於山西黎城。 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考選南直隸沛縣令,臨走時,吉州百姓攀轅號泣,車不能行。 沛縣士紳百姓數千人次赴京告狀,為楊鹽申冤,楊鹽亦上疏朝廷,申明原因,使不實之罪名得以昭雪。

楊鹽(1523~1621),字爾貢,號煉庵,系楊良臣第三子,出生於山西黎城。楊鹽自幼聰敏,四歲即能誦詩,十四歲時,不僅文章有成,且洞曉聲律,在縣內頗有名聲。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考中辛酉科舉人,然而後來屢試不第。1580年(明萬曆八年)任山西吉州學正。吉州地處僻壤,文化落後,楊鹽重視教育,鼓勵讀書人上進,使吉州士風大變。時吉州連年災荒,楊鹽親見逃荒饑民餓死於荒郊之慘狀,作《流離嘆》呈上以勸賑,該文情真意切,讀後令人淚下,感動了朝廷,為之發糧賑災,使吉州百姓得以活命。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考選南直隸沛縣令,臨走時,吉州百姓攀轅號泣,車不能行。任沛縣令期間,愛護百姓,力除弊政。曾積羨金數百兩,及以治漕河功所受鋈金,分別用於賑濟貧苦百姓和填補前任所留庫府虧空。治漕河時,聽到河中舟上有人號哭甚慘,打探得知是一應戍者因為生計所迫,不得已賣掉自己的四個子女因而悲號。楊鹽立即傾囊相助,為之贖回四個孩子。楊鹽為官清正耿直,不媚上官。一次,巡倉御史楊鳴鳳至沛縣,向楊鹽索取銀兩,被楊鹽拒絕,因而懷恨在心,便捏造罪名,對其參奏。楊鹽遭此誣陷,便拂衣歸里。沛縣士紳百姓數千人次赴京告狀,為楊鹽申冤,楊鹽亦上疏朝廷,申明原因,使不實之罪名得以昭雪。楊鹽歸里後,居“味道樓”,宴友吟詩,琴書自娛,著有《味道樓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