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

棠梨

一種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黑褐色,被絨毛,有時具刺。單葉互生;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野生於荒郊、山腳、路邊或道旁。分布江蘇、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也稱為豆梨,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別名鹿梨、棠梨、野梨、鳥梨等,原產我國華東、華南各地至越南,有若干變種。常野生於溫暖潮濕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可用作嫁接西洋梨等的砧(zhēn)木。根、葉有藥用價值,可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治療急性眼結膜炎;果實可健胃,止痢。

基本信息

棠梨

釋名

李時珍說:棠梨,是一種野梨,處處山林都有。塒比梨樹小,葉邊都有鋸齒。二月開白花,霜後可吃。棠梨樹與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紅、白兩種。

採集加工

它的葉味微苦,嫩時烘熟,用水淘淨後,可加油、鹽調食,或蒸曬後當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曬乾磨麵作燒餅充飢。

性味

味酸、甘,澀,性寒,無毒。

功效主治

燒束吃,止滑痢。

枝葉

功效與主治

主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將一把枝葉同二兩木瓜煎汁,細呷。

植物屬性

植物形態

棠梨 棠梨

落葉喬木,高4~1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黑褐色,被絨毛,有時具刺。單葉互生;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4~11厘米,寬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鋸齒尖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睛綠色,初時有絨毛;葉柄長2~5厘米。花白色,直徑2~3.3厘米,先葉開放,8~10朵,成傘房花序;花梗長1~2.5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有密絨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圓形,基部狹小;雄蕊多數;花柱2~3。梨果球形,直徑0.6~1.6厘米,褐色,有白色斑點,萼脫落。花期4~5月。果實成熟期10月。

生態特徵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喜光,稍耐蔭,耐寒,耐乾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鹼性土中也能生長。深根性。具抗病蟲害能力。生長較慢。

生境分布

野生於荒郊、山腳、路邊或道旁。分布江蘇、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甘肅、陝西、遼寧等地。常用來做梨樹嫁接的砧木。

中藥屬性

藥材簡介

【異名】杜、甘棠(《詩經》),杜梨(陸璣《詩疏》),杜棠(《爾雅》郭璞注),野梨(《綱目》),土梨(《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實。

【化學成分】果實含糖量19.62%,水分50.93%。葉含綠原酸、異綠原酸、新綠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質。

藥性藥效

【性味】酸甘,寒。

①《救荒本草》:"味甘酸。"

②《綱目》:"酸甘澀,寒,無毒。"

③《玉楸藥解》:"味酸,性澀微寒。"

【歸經】《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

【功用主治】斂肺,澀腸。治咳嗽,瀉痢。

①《綱目》:"燒食止滑痢。"

棠梨的果實 棠梨的果實

②《玉楸藥解》:"收腸斂肺,止泄除嘔。"【染料用途】木材可製取紅色染料。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③《中華本草》:

【功能主治】斂肺,澀腸,消食。主咳嗽,瀉痢,食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中醫傳承

史籍記載

⒈陸璣《詩疏》:甘棠,今棠梨,赤棠也,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清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

⒉《救荒本草》:棠梨樹,今處處有之,生荒野中。葉似蒼朮葉,亦有團葉者,有三叉葉者,葉邊皆有鋸齒,又似女兒茶葉,其葉色頗白。開白花,結棠梨如小楝子大。

⒊《綱目》:赤者杜,白者棠;或雲牝曰杜,牡曰棠;或雲澀者杜,甘者棠。杜者澀也,棠者糖也,三說俱通,末說近是。棠梨,野梨也。霜後可食,其樹接梨甚嘉,有甘酢、赤白二種。

實用驗方

⑴肺熱咳嗽,乾咳無痰:取鮮果6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每天三次。

⑵急慢性咽喉炎:鮮果90克或乾果60克,去皮後慢慢嚼服,連服3天。

⑶瀉痢不止:鮮果90克,炭火烘至微焦,趁熱去皮吃,每天3次。

⑷勞累過度,手足無力,全身酸痛:鮮果60克,搗爛後加米酒3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或以乾品250克,米酒1000克,浸泡10天,即成棠梨酒,每天服50克,效果明顯。

⑸反胃吐食:取葉油炒去刺,研為末,每天早晨起床後以酒送服5克。

人工栽培

通常作栽培 梨的砧木,也可直接作園林樹木栽植。花白色,樹形美,耐粗放管理。

文化傳承

甘棠又稱為棠梨,因常常野生於荒郊、山腳、路旁,所以人們常常叫它野梨。它果小、味道酸澀,並不是味美之果,人們一般把它當做嫁接各種梨樹的砧木。但2000年來中國文學作品中常常詠頌它,這又是為何?這得從《詩經》中的一首說起。

《詩經·國風-召南》中寫道: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蘢。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這首詩里提到的召伯就是召公。

召公和周公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滅商紂三年後去世,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當時才十二歲,於是就由召公和周公共同輔佐成王。成王繼位不久,弟弟管叔、蔡叔與紂王兒子武庚在殷商故地發動叛亂。周公用了三年時間平定了叛亂,為穩固東方,他就在東邊建立一個新的都城叫做洛邑(現在的洛陽)。這樣周王朝就有兩個都城,西部是鎬京(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從此以後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縣(現屬河南三門峽市)以西由召公治理,東則歸周公。

召公有著廣施仁政的博愛之心,他治陝期間時常下鄉體恤民情。一次在鄉間處理民事,當地官吏就讓百姓騰出房子讓他休息,並準備豐盛宴席款待他。他立即阻止,說道:“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他就在甘棠樹下露宿,並食自己攜帶的乾糧,做到了不擾民,不驚民。

召公經常在甘棠樹下受理民事,聽百姓訴訟,判決刑獄。他秉公而斷,不避權貴,讓人民再沒有冤屈。自古至今,聽訟決獄大多為民事,其常為土地、婚姻、爭執、財產。就是這種民事常常比殺人、搶盜等更難決斷,因為公平二字在權貴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權貴多以權勢欺壓百姓,使百姓有冤不能訴,有屈不能聲,能在民事訴訟上做到真正的公平,真是難得。

召公治理陝地使當地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於是召公死後,人們銘記他的政績,懷念甘棠樹,就寫下甘棠的詩篇,廣為唱頌。就是開篇提到的那首。它的意思是:“美麗的甘棠樹,不要剪它枝葉,不要砍伐它,因為召公照顧過它,讓它青翠茂盛。挺拔的甘棠樹,不要傷害它,召公在這裡休息過。可愛的甘棠樹,不要攀折它,召公在這裡聽問政事。”

自此以後人們常常就用“甘棠”稱頌賢吏,以讚揚他們的德政和對民情的體恤。

唐朝駱賓王在武則天當政時任侍御史,他上書縱論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則天,被捕下獄。在被囚之所,駱賓王時常望著窗外景色(武則天雖囚駱賓王,但並沒有為難他,給他好的食宿條件,否則他會和其他囚徒一樣住在暗室,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他看到窗外秋蟬,就寫下一篇《獄中詠蟬》,以蟬的高潔為自己力辯(“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他在詩序中,提到所囚之地西邊就是法廳(審決刑獄的官廳),那裡有幾棵槐樹,而秋蟬並沒有在上面嗚叫,它嗚叫的地方應該是召公的甘棠樹。駱賓王認為他就是那秋蟬,只有甘棠樹才聽得懂它的明辯。

武則天看到駱賓王所作之後,很快就把他放了出來。武則天廢中宗自立後,駱賓王就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並寫下那篇著名的《討武氏檄》。上面寫道“狐媚偏能惑主”(如同狐狸精那樣迷惑皇帝),“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就如蛇蠍心腸,豺狼一般野性)。不過武則天看後並沒有大怒,而是感嘆日:“宰相安得失此人?”

駱賓王寄託甘棠樹為他辯明清白,白居易則以“沒有甘棠”來借喻沒有德政。他在杭州任刺史多年,雖盡心竭力,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百業依然凋敝不堪。他被迫離任之時,所治百姓感恩於他,無論老少皆提壺擺筵為他餞行,他感動不已,寫下一篇《別州民》: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飢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

[今春增築錢塘湖堤,貯水以防天旱,故云。]

白居易感嘆,沒有甘棠樹,何以能訴說自己清白。淚不由得灑落。稅多讓人們貧苦,加上天旱,百姓就多疾苦。於是他在西湖上築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並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刻在石上,告訴人們如何蓄水泄水,認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就不會受旱災之苦了。這就是有名的“白堤”。

在詩中,他認為“自己無法改變人們的苦難,只能留下一湖水,為百姓解救荒年”。但就是這一湖水,也使得百姓對他感恩萬分。

在寒食時節,白居易去郊外祭奠故友。看到甘棠花白,隨風飄蕩就如空中飛舞的紙錢,心中不由悲苦萬分。他寫下一首《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離別處。

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在甘棠花舞動的時節,自居易將被貶南國。看到故友之墓,想到自己要遠赴千里之外,眼淚不由涌下。甘棠也許會帶走一些自己的愁緒。

白居易詩句提到甘棠的地方還很多,他渴望著百姓安居樂業,自己能施展抱負,能過上召公治理陝地那樣的平穩、安定生活。這種思想不僅是白居易,許多文人也通過歌頌甘棠來表達自己情懷。唐宋詩詞提到甘棠的詩詞就有一百多首,在《全漢文》、《全唐文》等文集中讚嘆甘棠的詩詞更多。甘棠雖不是美味之果,但卻是一個類似桃源的象徵,它給予人們眾多渴望,無怪人們都詠嘆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