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過程
壩區工程於1959年12月動工,1960年8月18日集中民工3000多人填築大壩,開展“高產日”勞動競賽,創造了日填11235立方米最高記錄,被國務院授“日萬方土”錦旗。1960年4月基本竣工。1974年在上游水晶場水庫建引水渠道。1974年1月建成二級電站。1979年大壩加高0.7米,防浪牆加高1米。工程總投資118.38萬元;共使用勞力184.1萬工日,完成工程量52.9萬立方米。
水庫樞紐
水庫大壩為均勻土質壩,壩高24.45米,壩頂長310米,輸水涵洞為漿砌條石0.7×1.2米斷面,長93米,斷面0.7米,寬1.2米,最大輸水能力20立方米/秒。溢洪道為開敞式無閘寬頂堰,淨寬23米,最大泄洪量232.3立方米/秒,尾部接岩石盤自由跌落,高幹渠長1.8公里,流量1.4立方米/秒;低乾渠長1.8公里,主要建築物42座(其中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渡槽3座共長44米,暗涵1座長153米)。灌溉盤陀鄉和大南坂農場、芳埔、新民作業區農田1.3萬畝。
1990年建壩後電站、襯套鋼管,最大輸水流量2立方米/秒。灌區渠道有總乾渠1.8公里,流量1.4立方米/秒;左乾渠14.5公里,流量1.1立方米/秒;支渠4條12公里。渠道有渡槽4座、暗涵1座。水庫建成後灌溉盤陀鄉12個村1.3萬畝耕地。
梁山水電站
梁山一級水電站
是利用水晶場水庫渠道落差進行發電,集雨面積6.3平方公里;蓄水量274萬立方米;流量0.54立方米/秒;水頭高100米;鋼質壓力水管長180米,內徑0.5米;坡度1∶1.2,裝機2台共400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50萬千瓦時,1979年5月建成投產,投工5.3萬工日,總投資48萬元。余水經高幹渠流入梁山水庫,壩後電站裝機1×100千瓦。
梁山二級水電站
站是利用梁山水庫高低乾渠落差發電。蓄水量307萬立方米;流量0.9立方米/秒,水頭高195米;鋼質壓力水管長620米,內徑0.6米;坡度布置在1∶2、1∶3、1∶2.2三個陡坡上;裝機3台共1200千瓦;設計年發電量500萬千瓦時。1979年4月建成投產,總投資26.3萬元。合計總裝機1675千瓦,總投資194.3萬元。1989年發電量655萬千瓦時。
梁山三級水電站
正在建設中,裝機容量200千瓦,總裝機容量1600千瓦/6台。使用勞力181萬工日,完成土石方52.9萬立方米,投資113.38萬元。
徐州周邊的水庫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徐州周邊的水庫更可以體現當地的地理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