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桑葉9克,薄荷6克,桔梗6克,炒枳殼5克,前胡6克,牛蒡子6克,生白芍6克,紫菀6克,甘草3克。
小兒酌減,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臨床套用
清熱疏風,宣肺止咳。
用於治療外感咳嗽,對於小兒外感咳嗽效果尤為明顯。
來源
此方為張珍玉先生所創。張珍玉(1920.11~2005.5.23),男,山東省平度市人。全國著名中醫藥專家。山東省第四、五、六屆政協委員。山東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一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張老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自擬“桑薄清宣湯”一方,治療外感咳嗽,臨證加減,常獲神效。
方解
方中以桑葉、薄荷清肺疏風、宣散風熱為君藥。
桔梗宣肺止咳,炒枳殼降肺下氣,兩者相配,宣中有降,共同燮理氣機升降,以復肺之宣降之職;配伍牛蒡子清熱利咽,前胡清熱降肺化痰,紫苑止咳化痰共為臣藥。
佐生白芍清熱養陰,且扶陰而不斂邪。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
加減
咳甚,加炒杏仁;
痰多色白者,加陳皮、姜半夏;
痰黃色稠者,加青竹茹;
乾咳無痰者,加沙參、麥冬;
兼發熱者,加雙花、連翹;
咽痛明顯者,加青果或胖大海;
兼惡寒、鼻流清涕者,加芥穗或蟬衣。
學術思想
《素問·咳論》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咳嗽一症,病因多端,可有其它臟腑引起,不僅限於肺。但其病位則在肺,其直接病機皆為肺氣上逆所致。故《醫學三字經·咳嗽》曰:“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乎肺也。”《景岳全書·咳嗽》亦云:“咳症雖多,無非肺病。”因此,臨證對於咳嗽的辨治,還當從肺論治。
具體而言,外感多影響肺的宣發功能,內傷咳嗽多影響肺的肅降功能。治療原則,外感咳嗽,治以宣肺散邪;內傷咳嗽,治以降肺下氣。
由此可見,外感咳嗽以肺失宣發為其病機,故其治療當突出“宣”字。由是,自擬“桑薄清宣湯”一方,清熱疏風,宣肺止咳。
內傷咳嗽則另立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