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老人

桐君老人

桐君老人又稱桐君:傳說上古時藥學家,黃帝臣,以擅長本草著稱。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強調:“至於藥性所主,當以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至於桐雷,乃著在於編簡,此書應與《素問》同類”,“又有桐君《採藥錄》,說其花葉形色;《藥對》四卷,論其佐使相識”。

桐君老人的著作

《桐君採藥錄》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製藥學專書。這部著作的撰寫時代至少是在公元1世紀以前,由於當時人們所利用的藥物都是屬於取自天然的動、植、礦物,它們雖然不需要進行複雜的化學處理和繁瑣的機械加工工序,但仍需要經過一定的採制手段方可成為實際的藥物,其中包括:充分掌握辨識這些天然物質本身的形態特徵、主要產地、採集的季節、時間、處所,辨識其本身的性、味、毒性,以及對於人類疾病的治療作用等諸多問題,因而統稱為“採藥”,總結這種採藥知識的學科也就是採藥學。
而古代早期的採藥學和現代的製藥學其最終目的和要求是完全相同的。正因為如此,故也可以稱《桐君採藥錄》是最早的製藥學專書。這當然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偉大歷史創舉(或發明),也是特別值得稱頌的。
在中國古代藥學史上,《桐君採藥錄》一書的早期傳播過程曾經歷了約千餘年的歷程,對於國內外藥學界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由於其後原書失傳,因而很少有人了解其歷史與學術價值,故本文就是通過既知史料的考證對其進行初步探討。

桐君老人的著作

《桐君採藥錄》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製藥學專書。這部著作的撰寫時代至少是在公元1世紀以前,由於當時人們所利用的藥物都是屬於取自天然的動、植、礦物,它們雖然不需要進行複雜的化學處理和繁瑣的機械加工工序,但仍需要經過一定的採制手段方可成為實際的藥物,其中包括:充分掌握辨識這些天然物質本身的形態特徵、主要產地、採集的季節、時間、處所,辨識其本身的性、味、毒性,以及對於人類疾病的治療作用等諸多問題,因而統稱為“採藥”,總結這種採藥知識的學科也就是採藥學。
而古代早期的採藥學和現代的製藥學其最終目的和要求是完全相同的。正因為如此,故也可以稱《桐君採藥錄》是最早的製藥學專書。這當然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偉大歷史創舉(或發明),也是特別值得稱頌的。
在中國古代藥學史上,《桐君採藥錄》一書的早期傳播過程曾經歷了約千餘年的歷程,對於國內外藥學界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由於其後原書失傳,因而很少有人了解其歷史與學術價值,故本文就是通過既知史料的考證對其進行初步探討。

桐君老人的時代傳說

桐君是中國古代早期的藥學家。有關記載桐君的文獻最早見於約在春秋時代寫成的古史——《世本》一書中。其後,在歷代醫籍中雖然不乏對桐君的追述,但由於桐君其人的時代早在周代以前,當時尚無有關桐君傳記的文字可考,因而對於桐君所處的時代問題出現了4種異說。如:
◇神農時代說 持此說者將神農氏與桐君在藥學方面的學術成就同時並舉。即:
◇陶弘景:“上古神農作為《本草》。……其後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藥對,廣其主治,繁其類族。”(陶弘景《藥總訣·序》,見:《金陵叢書·乙集》)
◇《延年秘錄》:“神農、桐君深達藥性,所以相反、畏、惡備於《本草》”。(據《醫心方》卷二引唐代的《延年秘錄(方)》佚文轉引)
◇黃帝時代說 持此說者以為桐君與少師、雷公等人均為黃帝時代的大臣。如:
◇《路史·黃帝紀上》:“(黃帝)命巫彭、桐君處方、盄餌、湔汗、刺治而人得以盡年。”(見:羅泌《路史》卷四,《四庫全書》本)
◇徐春甫:“少師、桐君,為黃帝時臣。”(見: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卷一“歷代聖賢名醫姓氏”)
◇李時珍:“桐君,黃帝時臣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上·序例上)
◇《嚴州府志》:“或曰(桐君於)黃帝時嘗與巫鹹同處方餌,未知是否?”(見:呂昌明《(續修)嚴州府志》卷十八“外志一”,萬曆四十一年,據萬曆六年增刻本)
◇唐堯時代說 持此說者指出:桐君為唐堯時代的大臣。如:
◇《世本》:“桐君,唐堯時臣,與巫鹹同處方餌。”
◇上古時代說 持此說者認為桐君是上古時人,但時代不詳。如:
◇《嚴州府志》:“上古桐君,不知何許人,亦莫詳其姓字。嘗採藥求道,止於桐廬縣東隈桐樹下(即彎曲的桐樹下面)。其桐,枝柯偃蓋,蔭蔽數畝,遠望如廬舍。或有問其姓者,則指桐以示之。因名其人為桐君。”
此外,在13世紀末日本醫家惟宗時俊撰寫的《醫家千字文》中還引用了我國隋唐之際的《本草抄義》一書有關桐君事跡的神仙化傳說:“桐君每乘絳雲之車,喚諸藥精,悉遣其功能,因則附口錄之,呼為《桐君藥錄》。”(據日本惟宗時俊《醫家千家文》原注所引《本草抄義》轉引)

緬懷桐君老人

為桐君建造詞堂 雖然桐君事跡早在先秦時期已有遺聞,但是為了紀念桐君的業績,開始建造桐君祠的地點是現在的浙江省桐廬縣境內,也就是古代的嚴州地區。即:
《鉅宋廣韻》:“桐廬縣在嚴州,亦姓。”(見《鉅宋廣韻·上平聲》卷第一“東(韻)·桐”條,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乾道五年閩中刊本影印)
今考,嚴州在隋代時稱為睦州。其地名系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嚴州地名在歷史上又有多次改稱,如民國時期屬浙江省建德縣,其治所在今桐廬縣西舊鄉鎮處。根據《桐廬縣誌》(童煒《桐廬縣誌》卷四“雜誌類·祠廟”,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和《浙江通志》(《浙江通志》卷六十七“雜誌第十一之五·仙釋本傳”,《四庫全書》本)的記載並有關資料,桐君祠自從建成直到現在約九百餘年間曾經歷了多次的嚴重壞損和修復重建過程,這就是:
◆11世紀:既知最早於北宋元豐間(1078~1085年)由桐廬縣令許由儀在該縣的桐君山頂始建。當時在山灣處(原文作“山隈”)有兩棵小桐樹,祠堂建成後曾在堂內塑繪有桐君的畫像,並且有某些名人題寫的詩句,其中有“山中百藥當年錄,砌下雙桐舊日蓀”句。
◆12世紀:及12世紀初,孫景初繼任桐廬縣令時,曾將祠中的桐君繪像改以塑像,並增添了若干名人題寫的詩文。但是到了14世紀的元朝末期,桐君祠由於遭受兵火之災,祠廟嚴重受毀,舊貌已蕩然不存。
◆13世紀:元朝時期桐廬縣令張可久再度捐資重修桐君祠(張可久重修桐君祠之舉曾由明代徐舫作詩稱頌,其事可參見下文“詩文書畫題詞”一節)
◆14世紀:明朝開國後,於14世紀中末期(即洪武間,1368~1398年)曾重建桐君祠,惟規模較小。及15世紀末(即成化間,1465~1458年),祠廟再度荒廢。
◆16世紀初期:於16世紀初(即嘉靖初,1522年)桐廬知縣張瑩在桐君祠廟舊址重新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重建,建成後在祠內曾懸掛大鐘,並使鍾夫每日早晚定時撞擊,並延道士主持。此後經歷歲日,祠廟又復傾壞。
◆16世紀後期:16世紀後期(萬曆五年,1577年)桐廬知縣李紹賢捐資重建。
◆17世紀:17世紀初期(即萬曆三十年,1602年)桐廬知縣楊東再度捐資重修,並在祠內增加晉代末期的本地著名文人戴顒氏塑像配享。
◆18世紀:約18世紀時(清康熙時)桐君祠又重修一次,但尚未見到方誌記錄(據申屠丹榮等氏《瀟灑桐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世紀:1979年桐君曾重修一次。
冠以桐君名義的各種事物 為了宣揚以“桐君”為首採藥治疾的歷史,“桐君”家鄉的人民除了建造祠堂、供奉塑像及祭祀等活動外,還採用“桐君”和“桐”的字樣命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