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意義
(1)正確選定作戰目標。國民黨軍在“圍剿”中採取三面合圍的方針,企圖圍殲紅軍主力於麻埠。紅軍之所以選擇合圍主力第四十六師為作戰對象,就在於該師雖然兵力較大,但在運動中作戰,地形和民眾條件對其不利,相反對紅軍有利。而且該師又是3路分兵,中間空隙較大,使紅軍有懈可擊。同時,國民黨軍第二十五、第三十師兩路懾於紅軍聲威,觀望不前,這樣就把第四十六師置於孤軍冒進的困境,有利於紅軍各個擊破。東西香火嶺一戰終因第46師遭到殲滅性打擊而破產。(2)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東西香火嶺一戰之所以勝利,還由於紅軍在面對優勢的國民黨軍進攻面前,沉著地採取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原則。當時,國民黨軍以5個旅的兵力,採取三面進攻的戰術,紅軍只有4個多團的兵力,雙方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紅軍置敵第二十五、第三十師兩路於不顧,集中力量專打第四十六師一路,這樣,兵力對比相差不多。在對付第四十六師時,紅軍又以小部兵力與游擊隊、赤衛隊鉗制其左右兩路,而集中3個團打中路的2個團,就使紅軍在戰鬥中取得了兵力優勢。待殲滅其中路的1個團,勝利已成定局之後,紅軍又集中3個團的兵力打擊其右路的2個團,始終保持了兵力上的優勢。因而達到了全殲其中、右兩路,擊退左路取得了東西香火嶺關鍵性一仗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