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6月1日)
叢書名: 世界著名美術院校教育叢書
精裝: 16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102019300
條形碼: 9787102019307
作者簡介
胡偉,1957年生於山東濟南。198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留校任教。1985年作品獲國際青年年美展金質獎。後公派日本,獲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博士學位。1997年回國,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胡偉工作室主任、教授。除舉辦個人畫展、參加多種形式的藝術聯展之外,還主持了多種類型的藝術活動。
內容簡介
《東方的理想》內容簡介:現代形態的中國美術教育發展已歷百年。在20世紀的不同歷史階段,一批又一批的中國藝術文人走向海外,在求學談藝的過程中感受和認知外國美術教育,點點滴滴,引火傳薪,把外國美術教育的經驗與中國社會的實際相結合,探索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之途。
媒體評論
總序
現代形態的中國美術教育發展已歷百年。在20世紀的不同歷史階段,一批又一批的中國藝術學人走向海外,在求學探藝的過程中感受和認知外國美術教育,點點滴滴,引火傳薪,把外國美術教育的經驗與中國社會的實際相結合,探索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之途。20世紀前半葉對
歐洲美術教育模式的引進和對日本美術教育特點的吸收,50年代對前蘇聯美術教育體系的移植,都使中國美術教育在教育思想、學科布局,教學方法上獲得了許多補益,形成了歷史性的經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美術教育更加寬廣地面向世界,從國外美術教育新的發展中吸取有益的因素,形成自身不斷變革、調整和建設的態勢。時值世紀之交,隨著我們整個國家教育改革熱潮的興起,美術教育再一次把開闊視野、審時度勢、借鑑發展的任務擺到了自己的面前。
一次又一次地穿越文化邊界之旅,一篇又一篇介紹海外留學觀訪的文章,都為我們接近和認識國外美術教育的狀況和特點提供了許多資料。在國際交往交流特別活躍的美術界,來自國外的美術教授也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的美術學府傳經講學。但是,相比起其他領域在當今資訊時代迅速地在國際範圍內探取資訊、選擇吸納的形勢,我們對國外美術教育的了解還是不夠的。已有的介紹或停留在籠統大概的觀察之上,見林多於見木;或側重於某方面專業教學經驗的描述,缺乏對教學所依賴的思想背景與文化依據做深入的考察;或感興趣於具體教學方法的引進,缺乏聯繫中國美術教育的特點進行思考。如此等等,總起來說,國外美術教育的真實狀況尚遠遠地位於彼岸的文化迷霧之中,令我們未盡領知和難以辨識。有感於此,我們組織編輯了這套《世界著名美術院校教育叢書》,約請在國外美術名校中學習經年的留學生或執教的中國學者動筆撰著,對不同國家著名美術學院的教育教學進行巨觀的描述和具體的介紹,以期提供一份國際範圍內美術教育狀況的新的圖景。
我們相信,任何一所美術名校都有自身的傳統文脈和治校理念,由此形成其培養人才的目標取向。與此同時,一所美術名校又是由眾多教學主張和教學方法不同的名家構成的。一位教授在某一專業上的教學特色,直接體現在具體教學過程之中,成為藝術學派的重要基礎。名校之風養成常青之藤,只有親身經歷了具體的教學過程,才能真正領悟一所名校在教育教學上的優長所在。這套叢書的最大特色就在於撰著者的“親歷”。他們都經歷了受教數年的留學生涯,在學習中遭遇過不同文化矛盾與碰撞帶來的困惑,也最終獲得了藝術技能與知識的積累,獲得了藝術認識上的高度。他們在撰著中從微觀的、具體的、自我的角度切入,力求將一學府、一專業、一畫室、一教授的教學特點寫實、寫深,寫透,寫出親臨實境的經歷和充分豐富的體會,把自己學習歷程中的心理感受真實地披露出來,並含帶了後來反觀審視的思考。這樣一種巨觀與具體相聯繫、敘述與感想相融合的手法,為我們認識國外美術教育教學的得失長短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感謝人民美術出版社對這套叢書的創意、編輯和設計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和便利條件。要把美術學習的過程用文字再現出來是不容易的,大部分作者學成回國之後在美術學院任教,作為教師的責任感使他們克服困難擔當起此回寫作。他們有的還二度乃至三度返回母校補充素材,為的是儘可能充分提供翔實的資料。圖文混排的方式使得這套叢書展開了可讀、可視、可知的情境,能夠引領讀者進入他們曾經學習過的空間,感受他們海外求學的生活過程和心路歷程。我們認為,這套叢書的出版將拉近我們與國外英術教育的距離,使我們能夠更加自主地去觀察、去思考,去對話與交流,這是今天深化中國美術教育改革所需要的。
目錄
總序
引言
第一章 最初的體驗
第一節 留學
第二節 船橋寮
第三節 電車站
第四節 第一張作業
第五節 對於課題的思考
第六節 繼承的含義
第二章 模糊的邊緣
第一節 一件作品
第二節 “瑪次量”
第三節 畢業生展
第三章 課堂之外
第一節 得應軒
第二節 “金和銀”
第三節 人體科學展
第四節 畫廊
第四章 東方的理想
第一節 導師與“絲綢之路”
第二節 “三研”與“中國古代英術旅行”
第三節 “院展”
第四節 “現狀模寫”
第五節 《半跏菩薩像》
第六節 《西藏人》
第七節 研究會
第八節 技法講座
第九節 “對談”
第十節 “望年會”
第十一節 博士畢業論文
第十二節 塵埃落定
結束語
教師作品
作者作品
附錄一 報考資訊
附錄二 教授簡介
附錄三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