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時隨祖父行醫至河南鄭州安家,少年時代就讀於鐵路子弟學校。抗戰開始遷居西安,由力行中學考入西北戲劇教育人員專修班半工半讀,1944年畢業,先後在演劇隊、文工團、華東人藝、上海人藝任話劇演員,兼導演。
1955年以歌唱演員身份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東南亞各國,1965年回國後調入上海歌劇團(後改為上海實驗歌劇院),任隊長、團長、主要演員兼導演。
曾主演大小話劇、歌劇四十餘出,導演的話劇有《重慶24小時》、《野玫瑰》、《日出》、《林沖》等,歌劇有《白毛女》、《揚子江暴風雨》、《木匠迎親》、《紅梅嶺》、《劉三姐》、《化宏圖》等。
1963年應邀為上海市戲曲學校崑劇二班導演現代戲《瓊島紅花》。
1978年上海崑劇團建立後,調任該團業務副團長兼導演。執導劇目有《白蛇傳》、《春草闖堂》、《花燭淚》、《紅娘子》、《痴女》、《雷州盜》、《公堂審狗》及崑劇電視片《擋馬》等。
他執導的崑劇《釵頭鳳》獲1981年首屆上海戲劇節導演獎,電視片《擋馬》獲1986年全國戲曲電視藝術片金鷹獎。
其導演特色是強調深入角色,善於啟發演員的內在體驗,創造性地運用傳統程式身段,出情動人。曾執導各類地方劇種如淮劇《揀煤渣》等四十餘出。1985年退居二線,應邀執導徽劇《楊貴妃後傳》,獲安徽省首屆藝術節導演榮譽獎。又導演了電視傳記片《歐陽修》、電視報告劇《熱血情深》。後者真實地記錄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時被列為優秀電視片,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播放兩次。1988年評為國家一級導演。同年離休後,又組織著名歌唱老演員成立金音藝術團,任團長,繼承革命傳統,謳歌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