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步雲,男,1933年生,湖南婁底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
員,博士生導師,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0月入朝參戰,1952年6月負傷回國,1955年1月轉業到地方工作。曾任部隊團政治處民運幹事,縣人民政府科員等職。1957年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1962年本科畢業,1965年研究生畢業。1967年2月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該所研究員,法理學研究室主任,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法學研究》雜誌主編,社科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2000年10月起任湖南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湖南大學法治與人權研究中心主任。現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宣部、法務部“國家中高級幹部學法講師團”講師,國家行政學院等十餘所大學的教授 。
工作經歷
李步雲1946年9月就讀於湖南湘鄉縣婁底連壁初級中學,1946年春夏,協助中共地下黨員劉佩琪組織“濟世學會”,秘密印刷《新民主主義論》。1949年9月在婁底和樂坪國小任教。1949年11月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特種兵幹部學校學習。1950年7月-1952年6月,先後任四野炮一師二十六團政治處民運幹事、青年幹事、司令部書記。1950年10月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負傷回國。在部隊,他曾兩次立功,一次被評模範。1955年1月從部隊轉業,在江蘇省太倉縣人民政府工作。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在北京大學法律系讀本科,其間於196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9月至1965年7月在北京大學法律系攻讀研究生,師從著名法學家張友漁先生研究法理。1965年8月至1966年5月,留任北京大學工作,其間在北京海淀區四季青公社任社教工作隊隊長。1967年2月至1980年6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工作,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法理學研究室副主任,其間於1978年12月6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法學界第一篇撥亂反正的文章《堅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79年9月發表《論以法治國》,首次系統地提出了以法治國的理論框架與制度構想;1979年11月27日在《人民日報》發表《論我國罪犯的法律地位》,率先呼喚保障人權,在學界、政界和司法界引起強烈反響。是年,與王家福、劉海年等三人負責起草《中共中央關於保證刑法、刑訴法切實實施的指示》(即六十四號檔案)。該檔案為新時期中國司法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1980年7月至1981年7月,李步雲先生曾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工作。時逢1982年憲法的起草。他負責起草葉劍英委員長《在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和其他一些有關憲法修改的檔案,全過程地見證和參與了1982年憲法的起草和討論。之後,回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任副研究員,重點研究依法治國和憲法修改,曾於1981年11月2日至12月8日,連續為《人民日報》撰寫《憲法的結構》、《憲法的規範性》、《什麼是公民》等10篇文章,對修憲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論證和闡述。
1981年8月至1995年8月,李步雲先生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法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法學研究》主編、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期間多次出國考察並作學術交流,曾主持“憲法比較研究”和“立法法研究”等重大課題。1995年9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通過,被遴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1996年至1998年, 李步雲先生是法學所三次為黨中央政治局講法制課的課題組主要成員,並就“法治”問題在全國各地作了數十場專題報告, 發表了10多篇有關法治方面的論文,系統地闡述了法治的本質、內容、目標、原則、標準和實現途徑。他同其他學者一道,對推動“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起了重要作用。 1998年8月29日,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法制專題講座。
學術專著
1.《新憲法簡論》(獨著) 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2.《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合著,第一作者) 紅旗出版社1984年版
3.《法制、民主、自由》(獨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權利與義務》(合著,第一作者)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中國法學——過去、現在與未來》(主編) 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6.《立法法研究》(主編)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中國立法的基本理論和制度》(主編) 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8.《中國人權百科全書》(第一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9.《憲法比較研究》(主編)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中國當代法學爭鳴實錄》(第二主編)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走向法治》(獨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通論》(主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3.《法學專題講座》(參編)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14.《法理學》(主編)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5.《WTO與中國法制建設》(主編) 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6.《信息公開制度研究》(主編) 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7.《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主編) 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8.《法理探索》(獨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人權法學》(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代表性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
1.《關於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專家建議稿)的若干問題〉》(英文版) 1998年第3期
2.《堅持實事求是,繁榮法學研究》 1998年第5期
3.《新時期法理學的發展》(英文版) 2000年第2期
《法學研究》
1.《略論兩類矛盾的相互轉化》 1979年試刊
2.《人治與法治能相互結合嗎?》 1980年第2期
3.《法治概念的科學性》 1982年第2期
4.《論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第二作者) 1982年第5期
5.《民主與專政的辯證關係》 1983年第6期
6.《論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 1983年第1期
7.《論法制改革》(第三作者) 1989年第2期
8.《論馬克思主義法學》 1989年第6期
9.《論人權的三種存在形態》 1991年第4期
10.《社會主義人權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1992年第4期
11.《人權國際保護與國家主權》 1995年第4期
12.《論依法治國》(第二作者) 1996年第2期
13.《法的應然與實然》 1997年第4期
14.《“一國兩制”三題》 1997年第5期
15.《司法獨立的幾個問題》(第一作者) 2002年第3期
16.《論法與法律意識》(第一作者) 2003年第4期
《中國法學》
1.《關於法系的幾個問題——兼談判例在中國的運用》 1990年第1期
2.《發展新概念、研究新範疇、掌握新規律》 1992年第1期
3.《法律意識的本原》 1992年第5期
4.《二十一世紀中國法學展望》 1994年第2期
5.《人權的兩個理論問題》 1994年第3期
6.《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996年第2期
7.《關於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專家建議稿)〉的若干問題》 1997年第1期
8.《跨世紀的工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997年第6期
9.《論憲法的人權保障功能》 2002年第3期
10.《論行政權力與公民權利關係》(第一作者) 2004年第1期
《求是》(《紅旗》)
1.《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979年第3期
2.《法律與自由》(第一作者) 1981年第22期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法律的權威與尊嚴》(第一作者) 1986年第22期
4.《中國跨世紀發展的重要保證》 1999年第8期
5.《一部科學地規範我國立法活動的基本法律》 2000年第13期
6.《還是搞法制靠得住些》2004年第16期
《人民日報》
1.《堅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78年12月6日
2.《建立和健全我國的律師制度》 1979年6月19日
3.《論我國罪犯的法律地位》 1979年10月31日
4.《事實是根據,法律是準繩》 1979年11月27日
5.《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里程碑》 1980年11月21日
6.《憲法的結構》 1981年11月2日
7.《憲法的完備問題》 1981年11月3日
8.《憲法必須明確具體嚴謹》 1981年11月9日
9.《憲法的規範性》 1981年11月10日
10.《憲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須貫徹民主原則》 1981年11月24日
11.《我國現行憲法為什麼要修改》 1981年11月27日
12.《憲法的現實性》 1981年12月4日
13.《憲法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1981年12月7日
14.《憲法的穩定性》 1981年12月1日
15.《什麼是公民》 1981年12月18日
16.《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不可分離》 1982年6月13日
17.《一項意義深遠的改革》(第一作者) 1982年7月9日
18.《依法治國的里程碑》 1999年4月6日
《光明日報》
1.《要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第一作者) 1979年12月2日
2.《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1982年6月13日
3.《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 1982年11月22日
4.《新時期治國安邦的根本大法》 1982年12月5日
5.《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 1983年5月9日
6.《論依法治國》(第二作者) 1996年9月28日
7.《法學研究要面向二十一世紀》 1997年3月27日
8.《依法治國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2001年10月23日
9.《執政為民必須依法治國》(第一作者) 2003年11月11日
《新華文摘》
1.《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怎樣看待法律與自由》 1982年第2期
2.《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 1983年第1期
3.《依法治國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1997年第5期
4.《現代法的精神論綱》 1997年第10期
5.《實施依法治國戰略論綱》 1999年第9期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條鐵則》 2003年第5期
外文論著
1.《憲政與中國》(日文) 日本國阪大法學第46卷第3號(通卷第183號)印刷,平成八年八月發行
2.《論人權的三種存在形態》(日文) 日本國立命館法學1993年第4號(230號)
3.《社會主義人權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日文) 日本國北海學園大學法學研究第31卷第3號印刷(1996年3月)
4.《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建議稿的說明》(英文)Explanations on the proposed law on law-mak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ublished by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5.《論個人人權與集體人權》(英文)O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Chinese and Dutch Perspectives,Published by Klawer Law International,1996
6.《中國的法治:理想與現實》(英文)Rule of Law in China: Ideal and Reality, Journal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aw, 1997,Vol.3, No.1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7.《中國公民的工作權》(英文)Chinese Citizens’ Right to Work, Human Rights Report No.2.1999 Norwegian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8.《實施依法治國戰略論綱》(英文)Essential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人權與憲政》Human Rights and Constitutionlism中國法制出版社China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1999
9.《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專家建議稿)的幾個問題》(英文)Sever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Drafting of the Legislative Law of P.R.C(Drafted by Experts)《中國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3期
10.《新時期法理學的發展》(英文)The Development of Jurisprudence in the New Era《中國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2期
11.《論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英文)On the Universality and Diversity of Human Rights 1996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一屆亞洲法哲學大會”提交的論文
12.《人權的兩個理論問題》(英文)Two Theoretic Questions about Human Rights 1995年在德國波恩舉行的“中德人權理論研討會”提交的論文
13.《發展權論綱》(英文)On the main points of Development Right 2000年10月15日-18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三屆亞洲法哲學大會”提交的論文
14.《二十一世紀中國法學的發展前景》(日文) 2001年4月15日-17日在日本北海道大學舉行的“中日韓比較法文化國際研討會”提交的論文
相關事件
由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的“建設法治社會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研討會在11月12日上午圓滿成功。該次研討會以其高質量、高水平、深角度的學術探討為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翻開了新篇章,也是對十八大會議上提出的“依法治國”理論的深層次實務解析。
出席本次研討會的主要嘉賓有:被譽為中國“法學三傑”的江平、李步雲、郭道暉三位國內權威學者教授,還有姜明安、許章潤、張千帆等國內著名教授以及法務實踐者楊在明學者型律師。與會嘉賓就“法治社會的建設與發展”為主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