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6年湖南師大歷史系本科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9年、1995年南開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先後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1989至1992年在雲南師範大學任教。1995年6月進入當代中國研究所,1997年被評為副研究員,2002年8月被評為研究員。2001年起任中共當代中國研究所機關黨委委員,第一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現任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史系博士生導師。
主要兼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當代中國史研究》雜誌編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中國中央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理事、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專家庫成員,北京市西城區社科聯委員。
研究方向
中國近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主要貢獻
個人作品
獨著、合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醞釀與起步》(獨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年版,2004年獲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方誌出版社2007年再版。)、《鄧小平與二十世紀的中國》(合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1976——1981年的中國》(合著,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新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到十二大》(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版。)等著作10餘部,主編、參編《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49年》(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50年》,(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51年》(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著作6部,發表論文《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經濟領域思想解放的表現與特點》、《改革開放的醞釀與起步》、《我國憲法內容歷次變動的思路、重點、特點及原因分析》、《新時期中國鄉村基層建制的變化及其特點》、《論“一國兩制”方針與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新中國婦女運動的歷史與現狀》、《毛澤東與人民政協事業》、《論鄧小平的“三農”思想對中國農村改革的重大意義》、《陳雲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四大突出貢獻》等50餘篇。
主持完成了所重點課題“建國以來國家機構改革研究”、 “新中國鄉村政治建設研究”,所一般課題“新中國人民政協問題研究”;參與主持完成了國家社科重點課題“1975—1982:歷史轉折研究”,雲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重點課題“構建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和諧社會特殊政策研究”。現主持或參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新中國成立60年基本經驗研究”,國家社科重點課題 “中國發展進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證研究”、“20世紀中國的婦女運動”的1956年至1966年部分等5個課題的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
·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毛澤東與新中國的政治制度。
·朱德與新中國海防建設。
·民主政治的新發展。
·陳雲晚年的穩定觀。
·黨的三次重要歷史經驗的總結。
·鄧小平“北方談話”:黨的工作重點轉移的先聲。
·鄧小平、陳雲的改革思想比較。
·陳雲晚年的黨建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讀史使人明智——《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讀後。
·我國憲法內容歷次變動的思路、重點、特點及其原因分析。
·新中國鄉村治理的經驗與啟示。
·論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頭七年的歷史貢獻。
·1978年國務院務虛會研究。
·陳雲的“三農”情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