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新[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李樹新[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李樹新,1958年9月生,內蒙古呼和浩特人。1982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現任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內蒙古自治區“321”人才工程一層次人才、內蒙古大學“513”人才工程一層次人才,中國語言學會理事、內蒙古自治區語言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內蒙古自治區漢語言工作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主要致力於文化語言學、理論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先後在國內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教材2部,2009年12月出版學術專著一部:《熟語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稱謂文化研究、熟語文化研究及語言建設等領域。李樹新教授對語言學的套用價值、語言學的社會文化特質的特別關注和研究,在熟語文化研究方面,發表了系列論文,如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熟語”“人名熟語”“珠算熟語”、“戲劇熟語”“三國文化熟語”等。

2005年1月25日《光明日報》刊載《漢語稱謂研究十年》一文,對李樹新教授的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李樹新《現代漢語稱謂詞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文,開創了這個時期研究的先河”,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之後,他在《漢語稱謂的兩大原則》中提出的漢語稱謂兩大原則,即等差原則和情感原則,被國內學者認可並採納。2005年6月14日,《光明日報》的“光明對話”欄目刊登了對李樹新教授的專訪,題為《我該怎么稱呼你》,這次關於稱謂問題的討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李樹新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內蒙古地名文化研究”選題具有很高的套用價值,成果經專家鑑定,被全國社科規劃辦評為優秀等級。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地名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內蒙古自治區社科規劃項目3項,主持教育廳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項目2項。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政府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成果二等獎4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漢語通用社交稱謂語的嬗變與稱謂原則研究》。

《新中國50年口號縱橫談》 2000年8月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改革開放20年語言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問題研究》 2003年11月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

《漢語稱謂詞的嬗變與稱謂原則研究》 2006年11月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第一屆政府獎)二等獎;

《開門七件事文化熟語研究》 2008年11月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第二屆政府獎)二等獎;

《熟語研究》 2010年12月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政府獎一等獎;

發表論文

《改革開放與語言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導刊.人大複印資料, 2003/03)

《論漢語比喻義的文化特性》(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2003/05)

《人體詞語的認知模式與語義類推》(漢字文化,2004/04)

《論漢語稱謂的兩大原則》(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05)

《論漢語稱謂的困境與缺環》(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06)

《颱風名稱文化語義考》(漢字文化,2005/02)

《漢語親屬稱謂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內蒙古社會科學2005/03 )

《標點符號名稱隱喻義論析》(漢字文化,2005年02期04)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一)》(漢字文化,2006/04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二)》(漢字文化, 2006/05)

《扳倒葫蘆灑了油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三)》(漢字文化,2006/06)

《有鹽不鹹,無鹽不淡——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四)》(漢字文化,2007/01)

《生成的相,曬成的醬——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五)》(漢字文化,2007/02)

《半瓶子醋好晃蕩——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六)》(漢字文化,2007/03)

《人走茶不涼——柴米油鹽醬醋茶文化義探微(七)》(漢字文化,2007/04)

《開門七件事文化熟語探析》(《內蒙古大學學報》,2007/02)

《論語碼選擇和轉換的社會功能》(《內蒙古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論人名題材熟語的文化特性》(《內蒙古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戲諺與戲曲文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0年03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