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日記[1947年5月1日—1948年8月20日]

朱自清日記[1947年5月1日—1948年8月20日]
朱自清日記[1947年5月1日—1948年8月20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當代

1947年5月1日—1948年8月20日

紙質,鋼筆寫。縱19.5厘米、橫15厘米

陳竹隱 捐贈

簡介

朱自清的家喻戶曉,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更是因為他在民族危難之時,寧願餓死也不領取“美援”平價麵粉,表現出中華兒女的民族氣節。

抗戰結束後,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所希冀的和平並沒有到來。在美國的支持下,國民黨當局不顧人民的反戰呼聲,悍然挑起內戰,使中國人民再次飽受戰爭所帶來的飢苦。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一方面帶著“洋麵粉”一類的救濟物來到中國,實施所謂“援華法案”;另一方面,卻又對侵略蹂躪中國達14年之久的日本實行扶持計畫,企圖復活日本的侵略勢力。

內容簡介

1948年5月22日,上海大、中學生15000餘人集會抗議美國扶植日本,掀起反美扶日運動。6月18日,北平各大學教授數百人發表宣言,抗議美國扶植日本和拒絕領取“美援”麵粉。此時的朱自清雖然身患重病,生活拮据,但他還是在宣言上籤了名。這是朱自清1947至1948年間的日記,其中用英文記述了簽名當天的情形:“此事每月須損失六百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余仍決定簽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己身做起,此雖只為精神上之抗議,但決不應逃避個人責任。”朱自清言出即行,簽名後便讓家人把領取救濟糧的“配給證”退回。8月12日,朱自清因貧病交加,在北平逝世。臨終時,他還不忘叮囑家人,不要購買政府配售的麵粉。正如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稱道,“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1962年11月,朱自清夫人陳竹隱將這本日記捐贈我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