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概況
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2戶,有鄉村人口1275人,其中農業人口1275人,勞動力62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1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26畝(其中:田1076畝,地450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0畝;荒山荒地300畝,其他面積2758畝。有石灰岩等資源。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6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8.9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優質水稻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擁有企業1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2戶,共鄉村人口1275人,其中男性697人,女性578人。其中農業人口1275人,勞動力625人。該村以漢族主(是漢、回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250人,回族20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2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7 %;享受低保1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21戶,占農戶總數的40%。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38.9 %;畜牧業收入105萬元,占總收入的24.3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48頭,肉牛137頭,肉羊137頭);漁業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 4.6 %;第二、三產業收入142萬元,占總收入的 32.8 %;農民人均純收入16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在省內務工72人,到省外務工2人。
基礎設施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7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3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4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木龍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宜良八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59人,中學生12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5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787.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57.00萬元,有固定資產81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4.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28人,黨員中男黨員95人,女黨員33人。 團員58人。
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是:還有6個自然村的道路沒有硬化,交通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上下走馬場兩個村人畜飲水困難,格基沖小河急需治理,特別是甸頭村後嚴重的地質災害滑坡,威脅著30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需築截洪溝減輕滑坡程度,但沒有自己治理;由於搬遷,有46戶村民飲水困難,村民沒有衛生的生活用水,有損村民的身體健康,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今後的發展重點:繼續鞏固烤菸地位,大力發展花卉、蔬菜、雪蓮果等適宜當地種植的作物,同時做好核桃種植工作,積極動員富於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