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のあかり

月のあかり

《月のあかり》是大友良英的音樂作品,收錄在《きいろいゾウOST》專輯中。

歌詞

月のあかり-大友良英
大友良英,1959年8月1日生於日本橫浜,
著名Avant Garde、黑膠唱盤採樣、電子和
吉他樂手。曾先後組建了Ground Zero、I.S.O、Filament等實驗樂隊。
多年的實驗
音樂創作經驗,
令大友獲得國際範圍內的實驗樂界的廣泛讚譽。
受其職業為工程師的父親影響,
童年的大友對電子儀器(如收音機)或電子振盪器頗
感興趣。國中時期,
嗜好就是用開卷磁帶機進行聲音拼貼,
也是他最早期的音樂創作
經驗。高中時期組建了一支演奏爵士和搖滾的樂隊,
並擔任吉它手。
當時的大友不單
痴迷於Ornett Coleman、Eric Dolphy、Derek Bailey等國外的自由爵士(Free
Jazz)樂手,而且對日本本土的自由爵士樂手如Saxophone手阿部薰(Kaore
Abe),吉它手高柳昌行(Masayaki Takayanagi)等都非常仰慕,
不但常聽他們的
唱片,而且還常去看他們的演出。
1979年,大友遷往東京就讀大學,
並繼續組建樂隊。
在三、四年級時加入由教授
Akina Ebato指導的民族音樂研究組,
開始對民族音樂及其歷史產生強烈的興趣,

時他有兩個特定的研究目標:“二戰”時期的日本流行音樂和“文革”時期的中國器
樂。並於1981年隨研究組前往中國海南島,
這是他首次踏足中國大地。
同年,在東京
Ogikuto的音樂俱樂部Goodman以吉它、磁帶機、收音機等器械進行了一次現場演
出。 1987到1990年期間,大友與Junji Hirose(演奏Saxophne以及自製樂器)經常
合作演出。同時又加入名為No Problem的樂隊,其成員包括Lim Soowoong
(Junk)、Jun Numata(電貝司)、Kenichi Saitoh(吉它);還有Junji Hirose
和日本另一著名實驗樂手三上寬(Kan Mikami)擔任主音。
另外,他也成為鋼琴手
Kyoko Kuroda樂隊ORT的成員。
1990年開始,大友地廣泛與不同音樂領域的樂手合作。
90到91年間,加入貝司手
Hideki Kato的樂隊Player Piano;90年又與Hirose和敲擊樂手David Moss作了一
次日本巡迴演出;同年,
建立了在其音樂生涯中極其重要的樂隊——Ground-0(後易
名為Ground Zero)。儘管樂隊先後數度易員,
但大友始終是Ground Zero的核心,
樂隊的音樂風格是以他的黑膠唱盤拼貼為主,
加上先鋒搖擺;後又在原來的音樂基礎
上發展為以採樣為主的先鋒即興音樂,
即他們所稱的“後採樣”(Post Sampling)
手法,令他本人成為日本先鋒、前衛音樂和拼貼音樂領域的領導者。
1991年4月,大友攜同Ground-0首次於日本以外的地方演出,
在香港樂隊與當地的
Eric Wong(貝司)和Mayfair Z(鼓)聯合演出“Best of Indies”;12月於德國
柏林演出,當時成員包括主音的Koichi Makagani、小提琴手Yuji Katsui、貝司手
Hiroshi Higo、敲擊樂手David Moss以及唱盤手Frank Schulte。之後的數年間
Ground Zero開始頻繁地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奏,
其中包括:92年初,在紐約與著名
Avant Garde色士風手John Zorn和鼓手Mick Harris合作,並在
Zorn的廠牌Tzadik
出版唱片;93年先後在德國、荷蘭參加當地的音樂節,
該年12月樂隊短暫解散休整。
95年,再於瑞士、加拿大和法國演出;97年在義大利的波倫亞、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
德、奧地利的維也納、英國的倫敦等地演出。
就在這短短的幾年間Ground Zero的足
跡遍布歐洲美加,
不斷的現場演出與作品的出版發表,
令樂隊和大友本人在國際實驗
音樂界獲得了極好聲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4年大友以個人名義參加了北京國際爵士
節,並與著名實驗樂手John Rose合作演出。
除了Ground Zero的音樂創作以外,
大友也曾組建過不同的樂隊。
92年至94年間,他
成立樂隊The Double Unit Orchestra與Celluloid Machine Gun,後者的風格類
似香港電影配樂;還有,
另一概念樂隊Mosquito Paper(其名稱來自中國上海報業的
行話)。樂隊表演的不是音樂,
而是文章朗誦,
大友想籍此找出音樂與朗讀之間的關
系。後來Celluloid Machine Gun和Mosquito Paper都與Ground Zero合組,並制
作了著名專輯《Revolutionary Pekinese Opera》(革命京劇)。
同時,大友與中
國內地和香港的導演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並為他們的電影創作原聲配樂,
當中如:田
壯壯的《藍風箏》、許鞍華的《女人四十》、嚴浩的《我愛廚房》、舒琪的《虎度
門》等。一些作品也曾在1993、1994年度的東京國際電影節及1995、1996年度的柏林
電影節上獲獎,
這些都表明了他在電影配樂上的驚人才華。
1998年3月8日,Ground Zero的最後的演出“On-Air West”在東京涉谷舉行,
隨後
樂隊宣告正式解散。
99年5月該次演出的錄音被製作為唱片《Last Concert》發表,
以示Ground Zero的歷史正式結束。
自Ground Zero解散後,大友的音樂有了很大的改變,
這些都可以從他隨後所組建的
幾支樂隊中體現出來:I.S.O.是一支電子即興樂隊,
成員除大友外,
還有同是
Ground Zero的成員、負責Sample的松原幸子和演奏自製樂器及鼓的Yoshimitsu
Ichirakou。該樂隊運用採樣,
電聲手法延續Ground Zero的“後採樣”的音樂實
驗,但在聲音結構上就相對簡單、清晰。
Filament則是他和松原幸子的二重奏樂隊,
1995年在倫敦的LMC音樂會上兩人開始使用A-102作為隊名表演,
直至98年5月的美-法
巡迴演出後,
才正式定名為Filament。99年8月25日,樂隊因參與香港城市舞蹈團的
配樂工作而路過廣州,
並於當地樂手王磊開辦的“Unplugged”吧作了一次現場演
出,此時的大友音樂風格已是傾向於攝取單一、簡約的電子聲響,
與Ground Zero時
期的暴躁激烈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單如此,他還插足現代爵士樂界,
97年7月成立
New Jazz Quintet,成員包括:大友良英(吉它,
電子聲效)、Saxophone 手菊地
成孔(Naruyoshi Kikuchi)和Kenta Tsugami、貝司手Hiroaki Mizutani和鼓
手、小號手芳垣安洋(Yusuhiro Yoshigaki)。New Jazz Quintet嘗試以新的概
念、手法去演繹Charles Mingus、Eric Dophy、Gerry Mulligan等爵士巨匠的作
品,當然還有演奏大友自己創作的作品。
2000年,他攜同New Jazz Quintet來到中
國青島市,參與了“青島啤酒節”的演出。
作為日本前衛樂界先鋒樂界的領導者,
大友同時也是某些樂隊的合辦者或客席樂手,
如他和鼓手Tony Buck合作的Peril,Hoppy Kamiyama的Optical 8,小提琴手Jon
Rose的Shopping Project,Tenko(天鼓)的Dragon Blue,鼓手Chris Cutler的
P53,與Tenko的二人樂隊MicroCosmos等。1994年他所參與的Novo Tono的陣容最為
鼎盛,該樂團由日本樂界極具分量的六位樂手組成:Aunt Sally的Phew,是日本地下
樂界的傳奇人物,
負責主音;Seiichi Yamamoto,樂隊的吉它手兼主音;前Ground
Zero成員,鼓手植樹昌弘(Masahiro Uemura)和吉它手大友良英;從流行到實驗古
典都涉足的鍵盤手Naoko Eto;曾是Stalin和Machizo Machida樂隊成員的貝司手
Yusuke Nishimura。這支超級樂隊也曾出版過一張唱片。
除了大量的合作和樂隊組合
外,他還從90年代初開始了自己的個人創作。
並在92年在香港獨立唱片公司Noise
Asia出版《we insist?》。大友個人對該專輯的出版極為重視,
特意邀請了John
Zorn、山冢愛等著名樂手參與製作。
專輯的樣帶也幾經周轉才到達Noise Asia負責人
手中。其後大友與Noise Asia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
在歐洲,Noise Asia被認為
是大友作品的主要出版公司。
另外,大友還開辦了自己的音樂公司:VALVE,他在這個廠牌監製和發行自己的音樂和
所喜歡的藝人的唱片,
並且將過去出版的黑膠唱片再版發行。
另一廠牌名為Sank-
ohso Discs,Ground Zero的部分唱片在這個廠牌發行。
不過它因為98年與
Creativeman Disc合併,現已停止運作。
最後要提及的是大友也曾寫過一些關於採樣
與自由即興創作在音樂工業上的分類,
以及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等問題的文章,
在日本
的一些雜誌和書籍上發表過,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他的多才多藝。
2000年,大友良英帶同他的新爵士樂團參加了青島啤酒節的演出。
在眾多的日本樂手
中,他是較為熟悉內地的一位,
因為這已是他第三次到中國內地演出了。
第一次是94
年參加北京爵士節的演出,
第二次是連同松原幸子以Filament的名字進行的巡迴演
出,輾轉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
借著他第三次來華演出的機會,
雜音也再次訪
問了他;話題當然集中在他的爵士樂團和爵士樂上。
雜音:記憶所及,
你曾經到過中國的許多地方,
而這次又到青島來演出,
請問你對青
島這個城市的印象如何?哪裡的樂迷給你最深的印象?
大友:在青島,
我們只逗留休息了一天,
所以沒有太多太深的印象。
只是我們在那裡
遇到許多很親切友善的朋友,
特別是Noise Asia公司的翻譯劉奕小姐。
青島的 表演
場地和器材都不是太好。
我想,如果在室內演出的話,
出來的效果對我們演奏和觀眾
們聆聽都會好一些的。
可以說,我的音樂不是流行音樂,
讓人比較難理解,
這情況不
單單發生在中國。
雜音:94年你曾參加北京國際爵士節,
可否談談關於那次爵士節的經理和感受?也請
談談你與John Rose合作的感受?
大友:北京的爵士樂搞得很成功。
在音樂節上,
我們傾盡了全力演出。
在演出之後,
部分聽眾都會來與我們傾談交流,
有觀眾說從我的音樂中得到了某些啟發,
這是對我
們這些音樂人而言,
是最重要的了。
雜音:你曾在很多不同的場合透露過你對爵士音樂的喜愛,
但聽爵士樂和演奏爵士樂
是兩回事情。
是什麼原因促使你開始爵士樂的創作的呢?你又是何時開始爵士樂的創作的呢?
大友:20年前,我開始嘗試爵士音樂,
但因為太難,
所以放棄了。
以後我找到了自己
創作的方法,
就更加不會去玩爵士了。
當然,我還是保持自己的新音樂風格。
去年,
我在東京遇到了一名很不錯的爵士樂人,
並和他作了長談,
我們彼此都認為能在一起
做點什麼,這樣我們的新爵士五重奏便誕生了。
對於我而言,
這個樂團是一個嶄新的
改變,我不會以傳統方法去演出爵士樂,
我只是嘗試找出新的爵士即興方式,
然後將
其溶合到當代音樂,
傳統雅樂,日本噪音音
樂和東京的電子原聲音樂當中去,
組合成新的東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