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新添回民中學

會寧縣新添回民中學始建於1948年 ,是一所少數民族獨立國中,地處靖天公路旁邊,距三軍會師聖地會寧縣城僅14公里。

基本信息

發展歷程

1969年到1975年,新添堡鄉先後把新添、道口、沙家灣、回河4所學校改制為七年制學校,共設8個班,20名教職工。學校被命名為新添國小。由丁佐忠擔任校長。那時候的學校辦學條件差,辦學效率低下。主要是受歷史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國中部和國小部合辦的七年制學校忽略了國中生和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發展,極大地阻礙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使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率一直停滯不前。
1977年,新添七年制學校改制為十年制,設高中部,招收高中生100名。由於受“文革”的影響,那時的學校規模,辦學條件幾乎處於癱瘓狀態。1978年,道口、沙家灣、回河3所學校的國中班併入新添中學,同時,新添中學有七年制改制為八年制學校,馬志忠任校長,3個班,11名教師。
1979年定名為新添中學。
1980年高中停招,保留建制。
1983年,中國小分離,學校正式改為初級中學,之後,緊接著改為新添回民中學。1989年4月到1990年7月副校長張志勤代理校務。1993年8月,吳雷任校長,教師15人。1994年,國小選擇了地址,其地址全部歸中學占用。

師資力量

新添回民中學有教職工48人,其中專任教師46人,學歷合格率100%.教學班14個,學生927人,其中少數民族537人,平均每班教師比例為3.5,基本符合編制規定。在現有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6人,女教師12人,回民教師25人,漢族教師23人。
自完成“兩基”以來,學校把輟學率﹑流失率﹑鞏固率拉入到對班主任的考核之列。學校每學期開學初就組織教師學習《義務教育法》,對新上崗的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使《義務教育法》深入到每一位教師的心中,使教師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每位教師把“諒解學生,體貼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作為自己的工作主線。在每一位教師的努力下,我校贏得了四鄰八鄉的家長的讚譽,改變了我校生源嚴重短缺的狀況,衝破了制約我校向前發展的瓶頸,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榮譽獎項

自2002年以來,語數外理化政六科合格率和應屆生直升率連續五年排名均居全縣65所初級中學前十名,尤其是化學連續三年排名全縣第一。2001年我校被市教育局授予“白銀市教育質量管理先進學校”稱號,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白銀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從管理模式和運行狀態判斷,我校尚處在強化制度管理與積極嘗試目標管理的轉型期。常規管理在保障學校各項工作運行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