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曾國藩與湘鄉》內容簡介:湘鄉,無論是老湘鄉還是今日的湘鄉,曾國藩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曾國藩去世100多年了,湘鄉人對他的評論和有關曾家的故事在民眾中仍是一個熱門話題。
編輯推薦
《曾國藩與湘鄉》:國藩居湘鄉之地,為湘鄉之民。——曾國藩
作者簡介
譚運良,男,195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鄉縣一個農村家庭,讀初二時因“文革”休學。1969年冬參軍入伍,在中南海擔任毛澤東主席警衛隊隊員。1976年退伍回鄉,先後任大隊幹部、縣糧食局幹部。1993年調入湘鄉市委宣傳部,任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2004年退居二線。已在全國各種報刊、電視台、電台發表新聞、通訊、調查報告及論文約70萬字,其中100多篇文章見諸《人民日報》、新華社電訊、《光明日報》,10多篇文章獲省級獎和國家級獎;編輯了《光彩之路》、《康莊之路》、《小康之路》、《文明之路》系列叢書;先後出版了《水府傳奇》(北方文藝出版社)、《湖南名校一東山學校》(湖南人民出版社)。
譚華,女,大學本科學歷,會計師,現供職於湘潭市住房公積金中心湘鄉營業部。2004年開始和父親一道創作《曾國藩與湘鄉》。
目錄
第一章 曾國藩與他的長輩和兄弟
一 綿延不斷的寒士家風
二 不靠翰林吃飯的祖父
三 從懦弱平庸到挺直腰桿的父親
四 倔強母親
五 風光的曾老四
六 弟大兄難為
七 背靠大樹
第二章 曾國藩與他的外祖家
一 慧眼識才的外祖父
二 頑劣子“中進士
三 中沙沖學藝
四 放下架子拜見舅舅
五 江氏讀書人
第三章 曾國藩與漣濱書院
一 漣濱書院
二 名師濟濟
三 “聰明小開
四 漣濱“尊經閣”與富厚堂藏書樓
五 同窗劉蓉
六 改名滌生
七 薪盡火傳的漣濱實驗學校
第四章 曾國藩與湘鄉故里
一 曾翰林的威風
二 霸道初露
三 拜謁文廟和母校
四 才思敏捷的進士
五 為榔石曾家打官司
六 意外收穫
七 隆重葬母
八 出山前的思想宣傳
九 大徹大悟的湘軍統帥
第五章 曾國藩與湘軍(上)——湘軍起源
一 “湘鄉團練”與“湘勇
二 “湘勇”第一人
三 湘鄉團練為湖南之最
四 曾國藩出山摘了一個“桃子
五 最初的“湘軍”是指“湘勇
第六章 曾國藩與湘軍(中)——湘軍崛起的原因
一 太平天國造就了湘勇
二 太平天國造就了湘勇
三 “屋門口人”帶出的湘軍
四 書生領兵
五 靈魂的歸宿
第七章 曾國藩與湘軍(下)——為民族而戰
一 收復天山南北二萬里
二 中法交戰保衛台灣
三 甲午戰爭重創日軍
第八章 曾國藩與湘鄉文人集團
一 萬里神交
二 湘鄉理學集團
三 桐城湘鄉派與桐城中興
四 東山十子
第九章 曾國藩與湘鄉文化
一 漣水湘山
二 人才輩出
三 湘上儒風
四 湘鄉教育中的地方教材
第十章 曾國藩的“倔勁”與湘鄉民風
一 忠義血性精神
二 敢於拼搏
三 急公好義
第 十一章 曾國藩與湘鄉近現代教育
一捐資辦學的典範
二 近代教育的最早實踐者
三 殷殷家教讀書情
四 湘鄉現代教育與曾國藩的淵源
第十二章 曾國藩與湘鄉近代人才
一 湘軍後裔要錄
二 曾氏後裔要錄
三 光大湘軍文化的湘鄉近代人才要錄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序言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更新,尤其是黨的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逐漸得到恢復和弘揚,昔日被指斥為“漢奸、劊子手、賣國賊”三位一體的晚清重要人物曾國藩,其生平學術事功越來越得到人們冷靜而客觀的分析評判,一個歷史的曾國藩逐漸向我們走來。近幾年來,各類有關曾國藩的書籍競相出版;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鳳凰衛視(世紀大視野)等專題節目,適應了人們急欲了解曾國藩和他的時代的需要,儘管有的體現出主觀推演、揣摸歷史人物思想言行的嫌疑,如鳳凰衛視的專題節目《近人曾國藩》說曾國藩垂涎女色,競與朋友撕破臉皮,我們不知其根據在哪裡?筆者遍查《曾國藩全集》,曾氏只在日記中提到在朋友家見到姿色美麗的賣唱女子,“心為之動”,痛責自己“真可謂下流矣!”又如,還是在《近人曾國藩》節目中,有人說曾國藩3個月就把菸癮戒掉了。
後記
湘鄉,無論是老湘鄉還是今日的湘鄉,曾國藩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曾國藩去世100多年了,湘鄉人對他的評論和有關曾家的故事在民眾中仍是一個熱門話題。筆者年輕時,有一次在生產隊大集體出工的工地上,目睹了幾名社員對曾國藩不同觀點的爭論,雙方爭得面紅耳赤也不罷休,還差點動了武。出生在湘鄉的人,孩童時就可從大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中,聽到曾國藩的不少故事。但是,曾國藩與湘鄉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鄉風民俗有些什麼關係?曾國藩為什麼會走出湘鄉,又讓湘鄉名揚天下?這些深層次的問題,雖然有關曾國藩的書上點到過這方面的問題,湘鄉也有人能說出一些原由,但還沒有人系統地研究過這個問題,出於這個原因,筆者早就想寫一本《曾國藩與湘鄉》的書,女兒譚華非常贊成,並幫助整理資料,做這方面的探討。2004年筆者從湘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建設辦公室主任的崗位上退居二線,經多年的材料積累,就開始構思動筆,並正式定名該書為《曾國藩與湘鄉》。全書從“國藩居湘鄉之地,為湘鄉之民”這個前提出發,闡述了如果沒有湘鄉幾千年的文化積累,曾國藩也走不出湘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