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仿古井欄壺

曼生仿古井欄壺

曼生仿古井欄壺,是清嘉慶年代的工藝品。

概況

通高8.9厘米

口徑7.9厘米

底徑13.2厘米

清嘉慶

壺把手下部鈐篆書陽文“彭年”小方印,壺底鈐篆書陽文“阿曼陀室”方印。赭色胎泥,通體似有細桔皮紋,但是手感平滑。壺身兩側鐫刻長篇行楷銘文,一側刻:“此是南山石,將來作井欄。留傳千萬代,各結佛家緣。盡意修功德,應無朽壞年。同沾勝福者,超於彌勒前。曼生(同模)零陵寺唐井文字為寄漚清玩”;另一側刻:“維唐元和六年,歲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門澄觀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欄並石盆,永充供養。大匠儲卿郭通,以偈讃曰”。井欄壺是曼生壺式之一。它的造型靈感來自原來位於溧陽零陵寺中——現在已經被搬到溧陽鳳凰公園內——的一口唐代古井。這51字是唐代石井上的文字,壺上所刻,刀工勁健深刻,即表現出篆刻家的功力,也絕妙地彰顯出千年古井的魅力。它是陳鴻壽法古而制曼生壺的最好寫照。

典故

楊彭年 ,字式泉,號大鵬。清嘉慶年間制砂壺名藝人。生卒不詳。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弟寶年、妹鳳年,均為當時制壺名藝人,善於配泥,所制茗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具天然之趣,藝林視為珍品,當時常為溧陽知縣陳鴻壽製作《曼生壺》,歷來為鑑賞家所珍愛。

陳鴻壽 ,字子恭,號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錢塘。擅長砂壺設計,書畫,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慶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詩、文、書、畫、皆以資勝。為溧陽知縣時,公餘時辨別砂質,創製砂壺新樣,設計壺樣十八式,請制陶名工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邵二泉等製造,然後由陳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書畫裝飾,世稱“曼生壺”。造型有石銚橫雲、井欄、合歡、卻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陳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銘文篆、隸、行皆有,篆刻追蹤秦漢。曼生壺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連理館”印記,且有“彭年”二字小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