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中南工業大學教授]

曹建[中南工業大學教授]

曹建:男,1955年9月出生於湖南長沙市,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半導體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金屬物理專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9月來中南工業大學物理系任教至今。1989年——1990年去英國卡的夫大學進修表面科學。1999年9月晉升為教授。

基本信息

中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曹建

1955年9月出生於湖南長沙市,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半導體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金屬物理專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9月來中南工業大學物理系任教至今。1989年——1990年去英國卡的夫大學進修表面科學。1999年9月晉升為教授。

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人物生平

1987年就讀於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1991年本科畢業後考取本校書法研究生,師從徐無聞荀運昌秦效侃教授,畢業後留校工作。2001年考取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專業博士生,師從黃惇教授,2004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社會兼職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重慶書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九三學社社員

成就及榮譽

主要成就

近年來撰寫數百萬字書法史論著述,代表性著作《晚清帖學研究》榮獲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2009)、重慶市政府文藝獎(2008)、中國書法蘭亭獎(2006),獨立撰寫的代表性教材《大學書法鑑賞》分別獲得重慶市圖書獎(2005)、全國高校出版社協會暢銷書一等獎(2003),主持200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與教育部2005年度規劃課題。書法作品參加國內外多項展覽。

科研獲獎

1、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獎(2009)、重慶市人民政府獎(2008)、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2006)

2、第七屆重慶圖書獎、第六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獎(2005)

3、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二等獎(2004)

4、重慶市文藝獎專項獎(2003)

5、2007中國重慶青年人才論壇宣傳文化分論壇優秀獎(2006)

6、碑學與康有為書法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2005)

書籍與專著

主編

1、《毛筆字訓練與測試教程》,第一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主編五卷本《臨摹與創作(第二輯)》:

《臨摹與創作王鐸書法結字章法》

《臨摹與創作米芾書法結字章法》

《臨摹與創作何紹基書法結字章法》《臨摹與創作篆書結字章法》

《臨摹與創作孫過庭書法結字章法》安徽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

3、主編《中國當代書法家作品系列》叢書(20卷本,澳門中華出版社版)

4、副主編《中國符號》,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主編《歷代書畫題跋選編》(四卷本),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6、主編《千古絕唱》(一套8本),重慶出版社,2009年版。

7、主編《圖說中國書法篆刻藝術》,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主編《書法鑑賞》,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9、主編《小學生書法》(一套5本),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0、主編《書法》(中職書法教材),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11、主編《書寫訓練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專著

《晚清帖學研究》(博士論文),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2006年)、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獎(2009)、重慶市人民政府獎(2008)、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2006);《大學書法鑑賞》,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全國高校出版協會暢銷書一等獎、重慶市圖書獎(2005);

《中國書法家全集高鳳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從臨摹到創作李邕》,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

合著

《中國藝術史》書法篆刻卷(撰寫其中《南北朝書法史》部分12萬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主要論文

1、《趙之謙書體論》(4000字),《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3期

2、《杜甫書法論》(6000字),《東南大學學報》2001年2A期

3、《重慶二十世紀書法述論》(10000字),《書法之友》2001年6期

4、《巴蜀學者書家簡論》(6000字),《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2期

5、《趙之謙書法篆刻風格特徵探析》(6000字),《貴州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2期

6、《趙之謙書法美學思想論略》《殷都學刊》2001年2期

7、《要從苦淡寫清妍:方介堪篆刻藝術的理性光芒》(6000字),《方介堪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2001年12月

8、《書法教育:從實用到藝術》(2000字),《中國教育報》2003年1月14日

9、《徐無聞書法學術研究及其意義》(4000字),《中國書法》2003年9期。

10、《風格:書畫鑑定的重要手段》(2500字),《青少年書法》(青年版),2003年7期。

11、《嘉慶道光年間〈閣帖〉題跋以及帖學觀念》(5500字),《上海文博》2003年3期。(上海博物館2003年9月《淳化閣帖》與二王書法藝術學術鑑賞會論文)

12、《晚清〈蘭亭〉題跋與帖學觀念的演變》(15000字),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二等獎。

13、《抽象繪畫與書法的關係考察》,重慶市第三屆書法學術討論會一等獎(2001)。

14、《實用性的淡化與藝術性的突出:21世紀書法教育特徵論》,中國書法教育協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文集(2003)。

15、《徐無聞先生的學術研究》《書法》2004年1期

16、《帖學與帖學觀》《書法》2004年12期

17、《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中的帖學觀念》,《藝術百家》2005年3期

18、《“桐城-陽湖”文化圈的帖學觀》,《美術與設計》2005年3期

19、《碑眼看帖:康有為帖學論》,《書法研究》127期(2005.10)

20、《康有為帖學大壞論及其影響》,《文藝研究》2006年11期

21、《從阮元到郭沫若:19世紀以來否定蘭亭序之風氣》,《高二適與蘭亭論辯》,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2、《晚清帖學及其地位》,2007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大會發言並收入論文集(論文摘要已刊,論文集待刊)

23、《十九世紀以來否定蘭亭序之風氣》紀念蘭亭論辯40周年學術研討會並收入《高二適與蘭亭論辯》《桐城派與晚清帖學圈》,《全國第七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特邀),黃河出版社2007

24、《重慶二十世紀書法述論》,《重慶文藝》2006年夏季卷

25、《整理歷史,打造精英,增強重慶文化競爭力》,《重慶文藝》,2007年1期

26、主編《歷代書畫題跋選編》(四卷本),重慶出版社,2008年1月

27、《晚清帖學及其地位》,《書海觀瀾: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8年3月

28、《氣韻:郭尚先帖學論的核心》,《明清書法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29、《趙之謙書法篆刻藝術論》,《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榮寶齋出版社,2007年11月

30、《民國書法的觀念及其後碑學特徵》,《中國書法》,2008年12期

31、《碑學觀念與鄭道昭“書聖”得名之由》,《藝術百家》,2009年6期

32、《書法研究與文化擔當—關於書法研究的感想》,《中國書法》,2010年7期

33、《書風丕變與中國人的自信力》,《美術觀察》,2011年3期

34、《何紹基學政四川及其回腕執筆書法風格形成的文化淵源》,《藝術百家》,2011年2期。

主持課題

1、教育部2005年度社科規劃項目:20世紀的書法觀念與歷史2、西南大學2005年度博士基金課題:晚清書論研究3、面向21世紀中國書法的對外教學與實踐(西南師範大學校管課題。結項評估:優秀。)

4、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007年度青年項目(編號:07CZX024)

5、西南大學教務處2005年多媒體教學課件項目

歷史人物

七步成詩 曹建
曹子建原名曹植,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把寒帶樸質的五言體詩歌推到新的藝術高峰。受到歷代評論家的一致推崇。南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

一、才華出眾,狂放不羈

曹植小時候一直和家人一起隨軍奔波,13歲時才在鄴城安定下來,定居後他常常和當時著名文學家,如王粲徐擀,沉琳、劉楨等人宴飲遊樂,寫詩作賦,互相探討,因而才名很快就傳播開了,在曹操的各位兒子中,曹植時公認的最有才華的,所以曹操欲立他位王太子。
但是曹植好酒,往往酒醉誤事。一次酒後私自坐上王室的馬車,打開了王宮的正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本人舉行典禮時才走的“馳道”上縱情馳驅,平時曹植也因為喝酒無度,任性行事而出了不少差錯。這使推行嚴刑峻法的曹操無法接受,他對曹植表示了極端的失望。而他的哥哥曹丕則工於心計,善於籠絡人心,終於被立為王太子。
二、備受猜害,抒憂發憤
曹丕登基後,開始對諸侯進行迫害,尤其時曾和他爭奪王太子位的曹植,他幾次想給曹植治罪,多虧母親卞氏出面干預,才得倖免。歷史上流傳有曹丕迫曹植七步內成詩的故事。
曹植在青少年時期寫的詩,多半以宴飲遊樂為主要內容,這時開始大量創作抒憂發憤的詩文。其中最著名的有《贈白馬王彪》、《洛神賦》、《求自實表》等等。
曹植在文學上的成就極高,他的的確確配得上謝靈運“才高八斗”的評價。
歷史教訓:
曹植因酒誤事,行為放蕩不羈,任性而為,這本是詩人天性,然而作為一個未來的帝王的接班人,則是萬萬不可的。曹丕也愛寫詩,在文學上也有成就,但他能克制自己善於心計,籠絡人心,最終登基為帝。
曹建村為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麗岙鎮的一個村,麗岙鎮為著名僑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