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

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

《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內容簡介:我國古代儒家經典“十三經”中有三部解釋《春秋》的經典,分別為《左傳》、《公羊傳》、《轂梁傳》。《春秋》相傳由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魯國史《春伙》加以整理、修訂而成,是我國最早按年、月、日編寫的歷史書。“三傳”對《春秋》的解釋,各有特點,都是研究先秦文史的重要資料,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精選春秋三傳的有關章節,通過通俗生動的譯文和深入淺出的述評,闡發經傳的思想,見解新穎,很有發人深省之處。又通過排比史實,使人們如讀一部濃縮的春秋史。

內容簡介

《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第一章 沙場爭霸
一、宋襄公假仁失眾
二、霸主業成萬骨枯
三、秦穆公引咎自責
四、對敵人講真話的君子
五、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第二章 賢臣達人
一、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二、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三、防言猶如防川
四、鄭子皮慧眼識英雄
五、勇士輕身酬主恩
第三章 篡逆奸謀
一、鄭莊公養惡待滿
二、存褒貶於一字中
三、及瓜不代的後果
四、楚成王臨死乞熊掌
五、鄭子公食指大動
六、造謠毀謗者的下場
第四章 無道昏君
一、肯愛千金輕一笑
二、衛懿公好鶴亡國
三、大丈夫恩怨分明
四、晉景公夢鬼索命
第五章 論辯辭令
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二、燭之武退秦師
三、楚莊王從諫如流
四、《詩經》的妙用
五、擋不住的金錢誘惑
篇目索引

文摘

【原文】
二十八年,春,晉侯將伐曹,假道於衛,衛人弗許。還自河南濟。侵曹,伐衛。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晉卻觳卒。原軫將中軍,胥臣佐下軍。上德也。
晉侯、齊侯盟於斂盂。衛侯請盟,晉人弗許。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說於晉。衛侯出居於襄牛。
公子買戍衛。楚人救衛,不克。公懼於晉,殺子叢以說焉。謂楚人曰:“不卒戍也。”
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屍諸城上,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謀日“稱舍於墓”,師遷焉,曹人凶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數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且日“獻狀”。令無入僖負羈之宮,而免其族,報施也。魏犫、顛頡怒曰:“勞之不圖,報於何有!”爇僖負羈氏。魏犫傷於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犫柬胸見使者日:“以君之靈,不有寧有?”距躍三百,曲踴三百。乃舍之,殺顛頡以徇於師,立舟之僑以為戎右。
宋人使門尹般如晉師告急。公日:“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先軫日:“使宋舍我,而賂齊、秦,藉之告楚。我執曹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乎?”公說,執曹伯,分曹、衛之田以畀宋人。
楚子入居於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無從晉師。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廢乎?《軍志》日:‘允當則歸。’又日:‘知難而退。’又日:‘有德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王怒,少與之師,唯西廣、東宮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子玉使宛春告於晉師日:“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之圍。’子犯日:“子玉無禮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軫日:“子與之!定人之謂禮。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我則無禮,何以戰乎?不許楚言,是棄宋也;救而棄之,謂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將何以戰?不如私許復曹、衛以攜之,執宛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

序言

“春秋”二字本來是中國古代紀事史書的通稱,各國都有自己的《春秋》,可惜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魯國《春秋》一部了,所以《春秋》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魯《春秋》的專用名稱。《春秋》的作者,一向說是孔子編的。傳說魯哀公十四年,魯國有個獵戶捉到了一隻獨角怪獸,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把它殺了。訊息傳到孔子那兒,孔子跑去一看,認出怪獸是麟。他嘆息不止,說麟是應當在天下太平時出現,現在出現是倒了運;他流著淚感慨自己的道義不行於天下,便取魯史所修《春秋》進行加工編撰,花了九個月而成書,想要人們從中得到揚善棄惡的教訓。所以《春秋》又被稱作“麟經”。
《春秋》記事,從隱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到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獲麟止,總計二百四十二年,後世因此稱那段時間為“春秋時代”。書雖然用的是魯國紀元,卻兼記各國事,因此它不僅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史,也是第一部中國通史。
《春秋》記事的目的,據後人闡發,主要是勸懲。其一是勸惡揚善,即提倡道義,從成敗中引發教訓。孟子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可見,《春秋》之作,是孔子用以定名分,製法度,以息邪說,以禁暴行。其二是提倡攘夷尊王,提倡王霸、王道。這些,都與孔子其它的著作中所宣揚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