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背景
1937 年 3 月,日本陸軍要求中島、川崎、三菱公司分別用 Ki-37、Ki-38、Ki-39 的代號開發“用於制空、掩護和對地攻擊”的雙座戰鬥機兼攻擊機。
進入具體工作之後,三菱以缺乏技術人員為理由退出,中島最後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川崎公司以工程師井町勇領導的班子進行設計工作,1937年 10 月製成 1:1 等大模型,到了年底已經完成基礎研究和設計。但是,陸軍在 12 月停止 Ki-38 的研究工作,指令以 Ki-38 為基礎進行 Ki-45(屠龍)的開發,同時責成川崎研製 Ki-48 輕型戰鬥機。
關於 Ki-38 仍有很多不明的部分。僅根據風洞模型來看,它是一種安裝液冷 V 型發動機的雙發中單翼機,和後來的 Ki-45 一樣,主翼和尾翼都採用橢圓斜度,中央翼為水平形式、而外翼有上反角。尾翼的形狀和井町勇的另一個作品 Ki-32(九八式輕型轟炸機)相似。此外,設計組也曾經考慮過機首安裝液冷發動機、兩翼安裝風冷星型發動機的三發方案。
接受新的設計任務之後,川崎讓井町研製 Ki-45,而 Ki-48 的任務交給土井武夫的班子。
發展歷程
二式戰鬥機“屠龍”全稱,川崎Ki-45 Kawasaki川崎 Ki-45 Kai TYPE 2 Toryu キ45改二式復座戰鬥機。
1939年1月初第一架Ki-45原型機在岐阜工廠下線,完成短暫的地面試驗之後就開始試飛。飛機安裝兩具中島Ha-20乙原形發動機,是按許可證生產的英國布里斯托“水星”,起飛功率790馬力,3,900米高度時額定功率820馬力。發動機容納在具有典型布里斯托風格的巨大引擎罩中,驅動兩副3葉變距螺旋槳,沒有槳轂蓋。是日本陸軍唯一可以使用的夜間戰鬥機。
1940 年 4 月,川崎航空機工株式會社製作了一架叫做“Ki-45 第一次性能提升機”的樣機,使用的是 Ha-25 發動機。
1942年初開始在西南太平洋戰區參戰。
1944年參加菲律賓和日本本土的防禦作戰。除了執行夜間戰鬥機任務外,還可以攜帶少量炸彈並使用機上機關炮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和反艦任務。
基本數據
技術數據
乘員:2人
機長:11米
翼展:15.02米
機高:3.7米
空重:4,000千克
發動機:兩具三菱Ha-102氣冷式發動機(各1,050匹馬力)
最大起飛重量:5,50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飛行速度:54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000千米
武器裝備
1、機身右側一門37毫米炮
2、機頭兩挺12.7毫米Ho-103重機槍
3、後方一挺7.92毫米九八式機槍
型號演變
屠龍基本型
1938年1月開始研製的屠龍基本型,由井町勇為設計師,主翼翼形採用橢圓形,發動機為兩個中島飛行機制Ha-20乙風冷式發動機(820匹馬力),但此發動機問題多多,故後來改為中島Ha-25風冷式發動機(即是海軍榮12型發動機,950匹馬力),機頭兩支7.7毫米口徑八九式機槍,後方又有一支八九式機槍。
屠龍改
1940年8月開始改為土井武夫做設計師,因考慮到燃料量增加而令總重增加,故翼面積增加了3平方米而達到32平方米,同時翼型改橢圓形改為直線,發動機改用三菱重工制Ha-102(1050匹馬力),由於土井武夫也是Ki-48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的設計師,故在屠龍改的機尾,駕駛艙風擋和起落架收放裝置等都採用了Ki-48的設計,至於機身也等同是去掉炸彈艙的Ki-48機身。
屠龍改甲
最初使用型,武裝為機身側20毫米口徑九七式反坦克槍一支,機頭12.7毫米口徑Ho-103重機槍兩支,後方一支7.92毫米口徑九八式機槍(德國MG 15機槍的仿製品)。
屠龍改乙
廢除九七式反坦克槍,改為37毫米炮一門,由後方機槍手上彈。
屠龍改丙
廢除機頭重機槍,改成兩支20毫米口徑斜射Ho-5機炮,37毫米炮改為自動上彈16發。
屠龍改丁
屠龍夜間戰鬥機型,取消了後方九八式防衛機槍。
作戰經歷
中國戰場方面,屠龍改乙和改丙曾部處在東北和華中,1944年秋美軍B-29轟炸機由成都起飛去轟炸東北鞍山,日軍第28戰鬥飛行隊和第16獨立航空隊曾多次起飛截擊,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攻東北時,屠龍改丙曾用其37毫米口徑炮進行過反坦克任務。
太平洋戰場方面,1942年10月屠龍開部處在緬甸,之後日軍又把屠龍用於印尼和紐幾內亞,初時盟軍還以為屠龍是德國Bf 110戰鬥機,日軍屠龍主要對手是美軍B-24轟炸機和P-38閃電式戰鬥機,P-38和屠龍雖同為雙發動機戰鬥機但明顯比屠龍優勝,尤其在速度方面,屠龍與之打空戰輸多勝少,後來美軍B-29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屠龍又作為夜間戰鬥機,其在夜戰的表現要比日間戰鬥要好,另一方面,屠龍在反艦方面也有較好表現,尤其攻擊盟軍魚雷艇,其37毫米炮能對此打出致命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