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新論商業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內容簡介:轉眼間從事商業銀行已有十五年,輾轉於總行、分行,或管理、或經營,總在思考商業銀行究竟是什麼?每有困惑,必虛心求學向教。在分行四年,經營獨立機構,為解管理之惑,求學於長江商學院;回到總行,處金融市場之中,為明經營之道,師從松奇老師。遵奉老師“經世致用”的要求,不務虛、不貪大,著眼於實踐問題,草成此文,期望能描述和分析清楚銀行業習以為常卻難以說清的問題,藉此能對“商業銀行是什麼”回答一二。十五年來,我國銀行業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革,剝離不良資產、注資、引進戰略投資者、公開上市,主要的商業銀行均已成為上市公司。如此一來,許多人不經意地將上市作為商業銀行追求的目標,認為上市能“包治百病”。但我國早已有上市銀行,其業績表現並非最佳。事實最具說服力,何為商業銀行是就機制體制而言的。因此商業銀行改革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應在商業銀行機制體制的變革上,最終使商業銀行能建立起自身的經營特色,培育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顯然,巨觀上整個銀行業改革能否最終成功取決於微觀上商業銀行能否成為真正的現代企業,與此相比,三十年變革也好、六十年變革也好,重組也好、上市也好,只能將目前銀行業的改革視為量變,改革遠未成功,相反才剛剛開始。也可理解為巨觀上國家為商業銀行的機制體制變革創造了條件與環境,真正的攻堅在商業銀行自身。正是基於此,筆者概括了這些變革的主要方面與主要內容,並以FTP為契入點,銜接方方面面,試圖勾勒出改革的關鍵之處,並期待著銀行業真正的商業化與市場化。
簡而言之,無論巨觀還是微觀層面,明確無誤地表明商業銀行是企業。但企業又是什麼?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等傳統的西方經濟學一直孜孜以求充分競爭達至市場均衡,企業被視為市場主體,具有獨立的法人特徵;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則基於勞動價值論強調企業家的私有產權的剝削本質,也承認企業市場主體的地位;新制度經濟學則從企業是價格機制的替代出發,進而創立了交易、交易成本、契約等基本範疇,將企業視為一種制度安排,由交易而契約、由契約而制度,企業被重新定義。可見,無論何種學派,均承認企業的市場主體特徵,既是市場主體,就必然以盈利為目的,追求可持續的穩健發展。
商業銀行是企業,企業是市場主體,這種邏輯關係表明當前的商業銀行如同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類人猿”,何時能進化成功,關鍵在於眾多商業銀行正在進行的“一個目標、兩個方面”的機制體制再造,所謂“一個目標”是指“風險調整後的經濟利潤”;所謂“兩個方面”是指“管理會計和風險管理”。理解了這些,自然不會在金融危機後妄自尊大,也不會擔心金融創新過度,相反更會腳踏實地堅持改革方向,以建設真正的商業銀行。
作者介紹
潘明忠,曾先後獲得法學、管理學碩士學位、金融學博士學位,對巨觀經濟、金融有著深厚的理論造詣。自1996年以來,一直在商業銀行從事經營與管理工作。長期以來,對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始終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力,並擁有豐富的金融行業實踐經驗。目前,已發表《融資租賃可以和經營租賃相結合》、《票據融資超常增長機理分析》、《對次貸危機演化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反思》、《商業銀行金融同業合作的創新空間及發展策略》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