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從美國當代的建築發展來看,應該說自從溫圖利提出向現代主義挑戰以來,設計上有兩條發展的主要脈絡,其中一條是後現代主義的探索,另外一條則是對現代主義的重新研究和發展,它們基本是並行發展的。第二個方式的發展,被稱為“新現代主義”,或者“新現代”設計。雖然有不少設計家在70年代認為現代主義已經窮途末路了,認為國際主義風格充滿了與時代不適應的成份,因此必須利用各種歷史的、裝飾的風格進行修正,從而引發了後現代主義運動,但是,有一些設計家卻依然堅持現代主義的傳統,完全依照現代主義的基本語彙進行設計,他們根據新的需要給現代主義加入了新的簡單形式的象徵意義,但是,從總體來說,他們可以說是現代主義繼續發展的後代。這種依然以理性主義、功能主義、減少主義方式進行設計的建築家,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影響卻很大。
在70年代繼續從事現代主義設計的設計家以“紐約五人”為中心,另外還有其它幾個獨立從事這個工作的設計家,包括美籍華人建築家貝聿銘、設計洛杉磯太平洋設計中心建築的佩利(CesarPelii)、保爾·魯道夫和愛德華·巴恩斯等。他們的設計已經不是簡單的現代主義重複,而是在現代主義基礎上的發展。其中,貝聿銘設計的華盛頓的國家藝術博物館東廳(1968-1978)、香港的中國銀行大樓(1982-1989)、德克薩斯的達拉斯的莫頓·邁耶遜交響樂中心(1981-1989)和法國羅浮宮前的“水晶金字塔,,(LeGrandLouvre,Parls,1989)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作品。這些作品沒有繁瑣的裝飾,從結構上和細節上都遵循了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理性主義基本原則,但是,卻賦予它們象徵主義的內容。比如水晶金字塔的金字塔結構本身,就不僅僅是功能的需要,而具有歷史性的、文明象徵性的含義。又如西薩·佩利的洛杉磯太平洋設計中心(1953-1987),從整體來說,基本是現代主義的玻璃幕牆結構,但是,佩利採用了綠色和藍色的玻璃,使簡單的功能主義建築具有特殊的、通過非同一般的色彩而表達出後現代象徵的含義。
這種探索的方向,被稱為“新現代主義”(New-modernism)。
代表人物
自從80年代中期後現代主義式微以來,設計界對於設計可能的發展方向的探索更加積極,而新現代主義因為具有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特點,同時又具有其獨特的個人表現、象徵性風格,因而被不少新的建築家喜愛,得到很大的發展。80年代和90年代以來,新現代主義出現了一批新的力量,這批新人與70年代的“紐約五人”中的幾個,以及貝聿銘這批老設計家組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設計力量,在美國發展得有聲有色。
比較突出的新現代主義設計集團和個人不少,比如稱為阿奎特克托尼卡設計集團(Arquitectonica)的一對設計師夫婦一伯納多·佛特一布里西亞(BernardoFort-Brescia,1951-)和他的妻子勞林達·斯皮爾(LaurindaHopespear,1950-)。他們在1977年成立了這個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建築設計事務所,80年代以來開始從事新現代主義的設計,重要的項目包括邁阿密的大型公寓建築“亞特蘭提斯,,(theAtlantis,Miami,Fiorida,1950-1952)、在維吉尼亞的發明技術中心大廈(centerforInnovativeTechnoiogy,Herndon,Virginia,1985-1988)、在南美秘魯首都利瑪的一系列住宅建築和利瑪的信用銀行大廈(BancodeCredito,Lima,Peru,1953-1955)等等,都既具有現代主義的功能、理性原則,又具有他們自己的表現特徵,對於促進現代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對於勒·科布西耶極其崇拜的查爾斯·加斯米(CharlesGwathmey,1938-)是紐約五人集團的成員之一,一向認為現代主義具有最高的原則,最完善的理論體系,因此,通過自己的設計來發展現代主義。他一直堅持使用現代主義的全部基本術語和方法從事設計,作品嚴謹,最引起爭議的設計是他在1992年完成的紐約古根漢姆現代藝術博物館(1982-1992,NewYork)的加建部分。這個博物館的原來建築部分是弗蘭克·賴特設計的,那座建築在完成的時候雖然引起很大的爭議,但是天長日久,人們已經習以為常,接受了賴特非常激進的設計形式,而加斯米卻完全放棄賴特那種螺鏇式的結構形式,採用標準而簡單的現代主義形式,在舊館一旁設計建造了一棟立體主義的大樓。但是,雖然爭議不斷,現代主義形式的兼容,卻使這座貌似沉悶、但是非常和諧的建築得到紐約人的接納。他1991年在佛羅里達州迪斯尼世界設計的一個度假村(Disney"sContemp。raryResort,waltDisneyWorld,LakeBuenavista,Florida,1991)也充分體現了他對於現代主義原則的遵循,以及個人美學原則的表現。
美國建築家斯提芬·霍爾(StevenHoll,生於1947年)也是一個堅持科布西耶設計原則的新現代主義設計家。他對於現代主義有非常深厚的熱情,包括現代主義美術、現代主義音樂在內,比如他對於匈牙利現代音樂奠基人貝拉·巴托克(BelaBartok)的“為弦樂、打擊樂和鋼片琴的音樂”(MusicforStringS,Per-Cussionandceleste)就非常喜愛,受到音樂上那種拼接方式的影響,他的作品充滿了利用現代主義的基本方法進行拼接的個人表現,比如他在德克薩斯的斯特列托住宅群(1959-1992)、德國柏林的AGB圖書館設計、日本富國地方的公寓(voidspace/Hingedspace,Housing,Nexusworld,Fukuoka,Japan,1989-1991)等等,都具有這種鮮明的特色,原來單純的混凝土預製件被他用來作為簡單的象徵部件,採用懸掛等方式和大量的空間處理,使現代主義的功能部分成為個人表現的手法。
理察·邁耶是新現代主義的主要代表設計家。他生乾1934年,是“紐約五人”設計集團的成員之一。邁耶深受勒·科布西耶的影響,認為現代主義具有非常完善的理論核心,不是後現代主義能夠輕而易舉推翻的。他喜歡現代主義大師,特別是科布西耶的簡單格子結構,他同時採用現代主義的白色為自己的色彩計畫中心,極端地發展了這種冷漠的白色方塊,並成為他的標誌。
邁耶的代表作品非常多,比如在法蘭克福的裝飾藝術博物館(1979-1985)、巴黎的坎城總部大廈(CanalPlusHeadquarters,Paris,France,1959-1992)、亞特蘭大的藝術博物館(HighMuseumorArt,Atlanta,Georgia,1980-1983),特別是他在洛杉磯地區設計的、世界最昂貴的博物館項目-保羅·蓋蒂中心(1954-1996),這些作品都充滿了沃爾特·格羅佩斯包浩斯建築的那種冷漠、功能和理性的特點。所有基本現代主義的語彙和方法都被他採用了,建築整體高度理性化,全部用白色,安靜地、冷漠地傳達了新現代主義的原則和立場。
理念影響
後現代時期的設計還不僅僅是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這幾個類型,其它還有一些非常個人化的探索,比如重視生態環境的一些設計家,從建築設計和產品設計上探索如何能夠通過設計達到良好的生態平衡的目的,比較重要的設計家包括有企圖通過設計表現出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環境特色的安東尼·普列多克(1936-)、利用木材達到設計上的自然主義目的的巴特·普林斯(BartPrince,1947-)、主張把建築與園林混為一體的重要設計集團“塞特”(SITE,由詹姆斯·懷因斯和阿利遜·斯凱AlisonSky組成)等等。必須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這些設計家和設計項目,都是具有非常強烈的探索性和引導性的,而充斥市場的大部分設計基本上還是以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為基本方式,加以少數追逐時尚,包括以上各種風格的部分細節借鑑的混合品,行貨和真正的具有設計探索的項目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設計理論家多會注重前衛的設計、探索性的設計、形成運動的設計,而這種方式往往會忽視主流的、大量的、行貨式的設計主要趨向,這是應該給予充分注意的。
解構主義因為存在許多結構的、工程上的問題,很難立即影響到工業設計,對於平面設計,則導致了20年代達達主義風格的復興。達達風格在版面是以簡單字型和插圖布局的零散,乃至零亂的方式,表達了當時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作為對於國際主義、現代主義平面風格的一個反動,這種新的解構風格於90年代開始在青年設計家中開始流行。促成這種風格流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技術上的,就是電腦設計的普及和發展,因為電腦能夠幾乎為所欲為地在版面上進行各種編排,因此,設計師的各種想法能夠容易得到表現,促成版面上的解構風格出現。但是,解構主義並沒有能夠真正成為引導性的風格,它一直是一種知識分子的前衛的探索,具有強烈的試驗氣息。
新現代主義是在混亂的後現代風格之後的一個回歸過程,重新恢復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徵,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現代主義因為有長達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已經非常成熟,因為風格單一和單調被後現代主義否定和修正,然而,它的合理內涵是難以完全否定和推翻的。新現代主義的建築目前正方興未艾,並且已經在平面設計上出現了影響,其特點之一就是出現了新包浩斯風格:工整、功能性強,講究傳達功能,冷漠。但是,與包浩斯的強烈社會功能背景不同,新現代主義平面設計風格只是一個風格,而不再具有那種強烈的社會工程內容。
現代設計100多年的發展,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嶄新的物質世界,從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產品設計到平面設計和服裝設計,都受到它的深刻影響。現代設計在這100年中的變遷,其發展規律,對於設計的進一步發展,將提供很重要的借鑑;對於現代設計發展的研究,它也有重大的意義,將促進設計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