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三游洞風景區位於西陵峽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兩個典故,唐代詩人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個人曾一同游過此洞,人稱"前三游";到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來游過此洞,人稱為"後三游"。

三游洞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樓、古軍壘遺址、張飛擂鼓台、陸游泉等。

鄉村概況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三游洞摩崖,簡稱三游洞,位於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山水洞泉渾然一體,樓台亭廊交相輝映,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蹟,2006年5月25日,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還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自然資源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新房子村[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

三游洞位於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三游洞地勢險峻,形如覆蓬,冬暖夏涼,洞室開闊,呈不規則長方形,深約30米,寬約23米,高約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層岩面不斷溶蝕,並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三游洞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從唐宋起,許多名家及文人墨客都曾相繼來此,賦詩題字刻於洞壁上。現存洞內外的詩文摩崕、碑刻,數以百計;名家書法楷、隸、篆、行、草各體皆備。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樓、古軍壘遺址、張飛擂鼓台、陸游泉等,近年來,景區又新增了巴楚樂宮、世界華人國家印章刻石園、中華震旦角石園等新的景觀

村務公開

“巴、蜀、荊、楚之間,奇哉有此!元、白、蘇、黃而後,游者為誰?”

三游洞外僧舍中的一副楹聯,概述了此洞的淵源和由來。

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山洞,不過是風景秀麗一些,地勢險峻一些,然而,因為有了白居易、元稹、白行簡、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陸游等歷史文化名人的駐足和青睞,便成就了數百年來聞名遐邇的三游洞。正所謂“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喧傳至唐宋。”

究竟是怎樣一個去處,能吸引如此眾多名人的目光呢?清代詩人魯先榜這樣描繪它,“四望皆山,一峰出眾,峻岭之間,橫開一洞”。形象的描繪使得從未到過三游洞的人,也會頓覺三游洞的雄偉險峻躍然眼前,必先親臨而後快。

三游洞位於宜昌市區西北10公里西陵峽北峰的峭壁上,北靠長江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是三峽中的著名古蹟。

唐代元和十四年(819),詩人白居易兄弟一同遊歷三峽,當他們遊歷至峽口時,巧遇詩人元稹,於是三人相邀同游此洞,鑒於此洞“斯境勝絕”卻“罕有到者”,於是相約各人賦詩20韻一首,尋幽探勝,賦詩抒懷。

“夷陵峽口明月夜,此處逢君是偶然。一別五年方見面,相攜三宿未回船。往事渺茫都似夢,舊遊零落半歸泉。未死會應相見在,不知何地復何年”。最後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題於石壁之上說:“以吾三人始游,故曰為三游洞。”此序以紀其事,三游洞因此而得名,因有後來者,故稱為“前三游”。 1059年冬,宋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出川赴京,途經夷陵,亦乘興游賞此洞,亦各賦詩一首題寫於洞中,人稱

三游洞風景區

“後三游”。蘇轍詩云:“洞前危徑不容足,洞中明曠坐百人。三人一去無復見,至今冠蓋長滿門”。可見三游洞至宋代已成為文人雅士、達官貴人遊覽、懷古的地方,以至摩肩接踵,洞門壅塞。

因為三游洞處於出入四川的舟楫往來要道旁,歷來的文人大都來此一游,留下許多詩文,鐫刻在石壁之上。至今,洞內外尚存有歐陽修題記等各種壁刻和碑文四十餘件。

陸游遊覽三游洞後,詩中更是極盡讚美之辭:“意疑天壤間,豈有此崢嶸。 昨日到峽州,所見始可驚。乃知畫非妄,卻恨筆未精。峨巍冠冕古,阿娜髻髫傾。怪怪與奇奇,萬狀不可名”。從前看到人們繪出的三游洞圖,他覺得美得不可思議,實際可能未必如此,他懷疑天地間是否真有這樣崢嶸的山水景物。直到他親臨峽州,看罷便大吃一驚,才知道昔日所看到的三游洞圖,並非憑空臆想所畫。於是詩人只恨自己筆法不精,難以形容山勢的雄偉巍峨,下牢溪的婀娜多姿,山石的奇特亮麗。

三游洞風景區

三游洞形成於峭壁中部,高嵐深谷,山水秀麗。三游洞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洞深30米,寬20米,高6米,3根鐘乳石從天而降,將三游洞自然分隔為前後2個石室。前室與後室之間這兩根並列垂下的鐘乳石,宛如門楹,渾然天成。 前室空曠明敞,後堂清幽深奧,後室之旁有一小洞,扶壁佝僂前行,可至洞外俯瞰大江。洞室內滿布歷代題刻,或詩或文,有隸有篆,錯落有致,滿堂生輝。前室人文薈萃,滿壁詩文;後室自然古樸,深邃幽靜。頂部空圓如懸鐘,以石投擊,其聲如鍾;石子落地,其響如鼓,故有“天鍾地鼓”之說。因為奇特瑰麗的景色,三游洞被人們喻為“仙洞”、“幻境”。洞壁上有“靈區”、“鬲凡”、“洞天福地”的巨幅題刻。

三游洞之內別有洞天,洞外亦是風景如畫,景點眾多。洞頂有三國時蜀漢劉封所築城壘,據險拒敵。江邊一石突兀而前,下臨大江,絕壁千尋,這便是“張飛擂鼓台”。台上尚有“至喜亭”,因歐陽修而得名。登亭縱目,群山疊翠,江流浩蕩。至喜樓重檐翼舒,聳構巍峨。下臨峽中波浪滾滾的長江,遠眺南津關外的葛洲壩,氣勢雄偉。有詩為證:“跋涉臨峰頂,攀登上小樓。西陵收眼底,葛壩似雲浮。浩浩江中水,悠悠浪里鷗”。面對鬼斧神工的西陵峽和巧奪天工的葛洲壩,詩人的感慨油然而生。

三游洞左側岩下,石級蜿蜒,峭壁半腰流出一股涓涓細流,潭清而冽,水流澄澈,水珠剔透,嗅之清新,掬之涼爽,飲之甘甜,有“神水”之稱。相傳南宋大詩人陸游觀光至此,口渴難忍,恰在此時,地上突然湧出一股清泉,他捧手而飲,頓覺甘爽如飴,清甜浸透五臟六腑。陸游當時即以囊中的日鑄茶,在此取泉水煎泡。神清氣爽的陸游欣然提筆寫下了七律一首: “苔徑芒鞋滑不妨,潭邊聊得據胡床,岩空倒看峰巒影,潤遠中含藥草香。 吸取滿瓶牛乳白,分流觸石佩聲長,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 這首詩題於三游洞石壁之上,流傳至今。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發現甘泉的大詩人,將這眼泉取名為“陸游泉”,游洞之人,無不慕名一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