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鈷

放射性鈷

放射性鈷是壓水堆核電站的主要液態放射性流出物,Co因其半衰期較長 (5.27a)、γ射線能量高 (平均 1.25MeV)而更具有環境毒理學意義, 在核反應堆中輻照鑽產生的鑽一 60 ,是一種 半衰期為5.26 年的強丫輻射源。 它套用於輻射治療、醫藥製劑、 器械殺菌以及為大型金屬工件的質量控制進行 丫 射線照相。

介紹

在核反應堆中輻照鑽產生的鑽一 60 ,是一種半衰期為5.26 年的強γ輻射源。 它套用於輻射治療、醫藥製劑、 器械殺菌以及為大型金屬工件的質量控制進行γ射線照相。

放射性鈷是壓水堆核電站的主要液態放射性流出物.其中Co因其半衰期較長(5.27a)、γ射線能量高(平均1.25MeV)而更具有環境毒理學意義.本研究探索了Co進入土壤後在菜豆-土壤系統中的遷移、分配動態過程,以為評價放射性鈷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提供參考。

吸收與積累

材料與方法

供試材料

試驗用土壤采自農場 .經風乾後,於Υ20cm×20cm的陶瓷盆缽中裝入5.0kg.裝土前,每盆拌入2g(NH4)2SO4和KHPO4,盆缽分成7組,每組2隻重複。試驗用Co製劑是CoCl2水液,其比活度為3.25×10Bq/ml(1996-10-29).1.2Co的引入每盆種植生長基本均一的菜豆苗2株.於始花期一次性引入CoCl2水液.方法是:將前述60CoCl2水液1.00ml用水稀釋成100ml後均勻澆灌於盆土表面,再各用100ml水清洗容器4次,也灌澆於盆土表面.試驗在網室中進行.

樣品採集與Co活度測定

採樣時間分別於Co引入後1、3、5、8、11、15和20天進行.每次取1組.方法是,先用半筒式不鏽鋼取土器沿盆缽徑向取分布均勻的3個土柱,再將土柱約每2cm橫向均等分割,計7段.然後將菜豆植株連根拔起,清水洗淨豆根,分根、莖葉和豆莢(可食時採取),各經稱重、剪碎後於大約550℃馬弗爐中灰化8h;土樣經烘乾、研碎後過篩(粒經<0.6mm);各測樣均取適量於FJ-2003A型計數器上作Co活度測定.探測效率(標稱值)為53.1%,測定的相對標準差約5%.

分析與討論

Co在菜豆植株中的分配動態

60Co進入表土後,在系統內因吸附、固定和螯合而導致它在系統各部分中含量發生變化,其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其整株(鮮樣)中Co比活度(單位為Bq/g)系按各部位中的活度及質量加權折算而得.由表1可見,進入土壤表面的Co隨土壤溶液向下遷移,被根細胞吸收後在根部積累,然後向地上部輸運,在菜豆各部位進行分配.對可菜食鮮豆莢的測定表明,其中Co比活度為0.94Bq/g左右.可見,菜豆植株各部位中Co比活度的大小順序是:C根>C莖葉>C鮮豆莢.比如,根部Co比活度最大值為43.5Bq/g,最小也有29.7Bq/g,莖葉中最大比活度為3.0Bq/g,最小僅為1.4Bq/g,而鮮豆莢不過1Bq/g.所以,菜豆植株所吸收的Co主要集中在根部,這和前人的試驗結果是一致的.

表160Co在菜豆植株中的分配動態*

時間/天 豆根 莖葉 整株
鮮重/g 比活度C/(Bq·g1) 鮮重/g 比活度C/(Bq·g1) 鮮重/g 比活度C/(Bq·g1)
1 7.95 31.9 89.77 3.0 97.72 5.4
3 8.17 45.0 109.82 2.6 117.99 5.5
5 8.84 45.3 119.47 2.4 128.31 5.3
8 9.10 44.9 131.12 1.9 140.22 4.7
11 11.13 36.1 144.37 1.8 155.50 4.3
15 10.78 31.0 171.32 1.6 203.69** 3.1
20 11.66 29.7 194.57 1.4 249.17** 2.6

*未列入可菜食鮮豆莢測量值;**包括可菜食鮮豆莢測量值

Co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動態

60Co在土壤(乾土)中的比活度隨土壤深度及時間的動態變化如表2所示.

表2 60Co在土壤中的比活度與土壤深度及時間的相關性 Bq/g
時間/天 距土壤表面的距離/cm
0~2 2~4 4~6 6~8 8~10 10~ 12 12~14
1 206.9 72.9 34.2 5.0 2.7 1.1 0.9
3 189.9 81.3 29.9 11.7 3.5 1.1 1.1
5 179.5 68.3 47.4 14.9 4.2 1.1 1.9
8 158.4 58.8 49.1 24.5 4.9 3.5 4.8
11 116.1 74.6 56.4 27.3 21.3 0.2 2.8
15 112.3 68.5 71.1 24.5 15.2 0.5 1.6

表2表明:(1)對同一層段(2cm)不同處理的土壤,隨著時間的延長,表層4cmCo的比活度基本上逐漸降低,4cm以下大體上呈增高趨勢.這主要是由於淋溶作用,Co由表層向下

遷移,時間長,遷移得多,同時由於盆缽底部的阻留,致使最底層段Co的比活度往往高於上一層段.(2)由於土壤的強吸附作用,對同一處理的土壤,Co由表層向底層迅速降低,有90%以上的Co集中於表層6cm.回歸分析表明,不同處理土壤(乾土)中Co的比活度C與距表層深度x間呈單項指數負相關:C=Te

T(Bq/g)、β(cm)值與時間的相關性列於表3,由各β值求得在本研究條件下Co在土壤中的半殘留深度約為2cm.

表3 Co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模式
時間/天 1 3 5 8 11 15 20
T 284.3 297.7 279.8 188.4 299.6 205.7 237.1
U 0.425 0.467 0.425 0.330 0.421 0.433 0.369

Co在菜豆-土壤系統中的遷移模型

菜豆對土壤中Co的吸收、積累與時間的定量關係可通過示蹤動力學分室模型原理得到.試驗系統由菜豆和土壤構成,即可將系統視為二分室系統;而由於試驗繫於室外網室中進行,降雨和澆灌造成Co淋溶損失,故系統是開放的(圖1).圖中q1、m1、C1分別表示土壤中Co的量(Bq)、土壤質量(g)及土壤(乾土)中Co的比活度(Bq/g),q2、m2、C2則表示菜豆植株相應的量;k12、k21分別表示Co由土壤向菜豆及菜豆向土壤的遷移速率,它表示單位時間內Co遷移量的相對份額(/天),k1表示Co向系統外遷移(淋失)的速率.一般將k12、k21和k1視為常數.

套用

放射性鈷在模擬水稻田中的遷移模型

介紹

由於核電站反應堆中子的作用,反應堆中結構材料鐵(59Fe)、鎳(58Ni)分別生成了放射性60Co、58Co,但60Co具有更為重要的毒理學意義。本研究採取模擬污染物的核素示蹤技術研究了60Co進入田水後,在田水-土壤-水稻中的遷移和積累動態,以為評價其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提供依據。

材料與方法

1.160Co的轉化與配製

所用示蹤劑60Co為鋁殼包裝的1mm×2mm的鈷粒(點源),由中國原子能研究院提供,出廠時(1996-10-29)比活度為3.19×10Bq/mg。使用前轉化為CoCl2。方法是,加入適量稀鹽酸,於~80℃水浴中加熱,待其緩慢溶解後轉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使用時稀釋成比活度為3.25×105Bq/ml的工作母液。

1.2試驗方法

採用25×25cm塑膠盆缽。內裝事先拌入基肥2.7g(NH4)2SO4、32gKH2PO4風乾的杭州華家池小粉土8.0kg,其理化參數請見文獻[1]。灌水(表面水約1500ml)。每盆種植水稻(品種:加育293)3叢,每叢5株。於插秧後1、3、6、11、20、29、38、47、56、65和74d,一次性由表水引入等量的60CoCl2水液(3.25×10Bq),各3隻重複。最後一次引入距收穫1d。於是60Co引入時間距收穫天數相應為74、65、56、47、38、29、20、11、6、3和1d。於水稻成熟時一次性收穫、取樣。取樣次序是,取田表水適量;收割水稻地上部,分草、稻穀;用半筒式取土器,每盆取3隻土柱,然後約每3cm縱向分割,計7段;最後取出稻根,用水洗淨。稻穀烘乾後脫殼分穀殼和糙米。

經過上述初步處理後,田表水採用揮發法,土壤採用乾粉法,水稻各部位採用灰化法(在馬弗爐中於~800℃灰化8h),分別測定各樣品中60Co活度。所有測樣均3隻重複。測定的相對標準差不大於10%。

結果與分析

60Co在水-土壤-水稻系統各組分中的消長動態

60Co進入田表水後,便被土壤強烈吸附[2],水稻植株主要通過根部從土壤中吸收60Co,然後運轉至地上部。60Co在系統各組分中濃度的動態變化如表1所示。土壤中60Co濃度系指整盆土壤的平均濃度。時間表示60Co引入距收穫的天數(下同)。

表1模擬水稻田各組分中Co濃度的動態變化

時間Time(d) 1 3 6 11 20 29 38 47 56 65 74
田表水Water (Bq/g) 1.49 1.02 1.06 1.25 0.35 0.23 0.34 0.31 0.17 0.26 0.16
土壤Soil (Bq/gdrysample) 44.6 29.7 44.0 32.9 33.4 53.6 37.7 32.1 19.4 20.4 16.5
水稻植株Rice (Bq/gdrysample) 55.4 39.0 54.1 48.0 113.1 193.3 179.5 291.1 261.6 510.1 490.3

測定結果表明,60Co在系統各組分的濃度大小順序是:水稻植株(乾樣)>土壤(乾土)>田表水。但由於土壤質量(8.0kg/盆)遠大於水稻植株(~100g/盆乾樣),故進入水稻田中的60Co主要滯留於土壤;而就水稻各部位而言,60Co濃度大小為:根>稻草>稻殼>糙米(表2)。由於作物主要通過根部從土壤中吸收60Co,因此一般是地下部60Co濃度遠大於地上部[3],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其次,相對於水稻的其它部位,糙米中Co的濃度較低,但在t<11d食用才是安全的,t>11d,則需經歷一定的安全等待期才可食用。

表2水稻各部位中60Co濃度(Bq/g乾樣)的動態變化

時間 Time(d) 1 3 6 11 20 29 38 47 56 65 74
稻根Root 387.0 515.2 658.7 540.6 750.9 1154.6 923.7 1659.9 1853.0 2904. 2 2874. 8
稻草Straw 64.4 30.4 52.9 51.5 169.4 280.8 252.9 456.6 374.0 722.6 677.1
稻殼Husk 1.16 0.64 0.25 0.36 0.79 1.16 0.85 1.69 3.47 2.77 3.39
糙米Brownrice 0.03 0.08 0.10 0.10 0.50 0.60 0.51 1.19 2.12 1.72 1.62

其次,隨著距收穫時間的延長,田表水中Co濃度急速地下降;土壤中的Co濃度也基本上呈下降趨勢。這是由於60Co在土壤中較易被吸附、固定或螯合。被吸附的60Co由交換態和非交換態組成,由於土壤處於淹水狀態,加之土壤呈酸性(pH6.0),故除了水溶性鈷之外,交換態鈷及有機螯合物可能發生浸提和溶解作用,使得鈷有向下垂直遷移的趨向,也使得水稻根部能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鈷而運轉至其它部位。實際上,本研究Co系由田水引入,若是因某種因素(比如核事故)Co進入土壤,則它在水稻各部位中的積累要低得多。就是說進入水體的60Co的潛在危害要比滯留於土壤中的危害大得多。這裡應說明,由於試驗是在露天下進行的,因雨水等關係,致田表水常有溢出,而致60Co在系統中有所損失,這也是隨時間延長,土壤中Co的平均濃度下降的又一原因。

Co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各處理的土壤中Co濃度(Bq/g乾土)探深度分布的測定結果列於表3。

表3 60Co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及其與時間相關性
時間 Time(d) 深度Depth(cm)
0~3 3~6 6~9 9~12 12~15 15~18 18~21
1 256.4 36.8 7.3 2.2 2.1 1.0 6.7
3 152.6 40.5 5.0 1.7 1.8 2.9 3.1
6 262.4 29.9 5.4 5.1 1.0 1.6 2.5
11 200.0 19.2 4.9 2.0 0.7 1.2 2.4
20 180.5 27.3 10.5 7.7 3.1 1.1 3.6
29 312.6 28.2 8.1 5.7 3.7 5.4 11.2
38 211.0 27.1 9.4 4.7 2.6 5.9 3.1
47 173.3 15.5 8.7 4.2 6.4 11.7 5.2
56 97.8 15.2 8.6 5.6 2.7 2.0 3.8
65 76.6 17.3 13.2 24.4 2.8 3.0 5.6
74 89.1 11.6 6.4 3.6 2.0 1.5 1.3

由表3可見,對同一處理,土壤中Co的濃度隨深度急速地降低。回歸分析表明,土壤中Co濃度隨離表層深度x呈單項指數負相關,相關係數在-0.6952~-0.9302之間,它們在T=0.10~0.01水平上顯著。

應該指出,大多數處理的底層土壤中60Co濃度有升高的趨勢,這主要是由於在淹水條件下,上層土壤中的60Co不斷向下遷移、積累的緣故。

水稻對60Co的濃集作用

表1已經表明,相對於田表水和土壤,水稻植株對土壤中鈷的濃集作用與60Co引入距收穫時間成正相關,其濃集係數 Ks由1d的1.24至74d的29.72,與其相應的糙米對土壤中鈷的濃集係數則為7×10-4和0.1。至於對田表水中的Kw值,水稻植株由1d的37.2至74d的3064.4,糙米則相應為0.02和10.1;實際上,本試驗條件下,當t>20d後,糙米的Kw值皆大於1。

Co在水-土壤-水稻中的遷移模型

Co在水-土壤-水稻系統中遷移、輸運的動態過程可用封閉三分室模型原理描述。通常認為,示蹤劑(60Co)的遷移服從一級速率過程,當作一定簡化,便得各分室(如圖)中60Co量對時間的變化率相應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