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4年,由艾伯克龍比(Aberchrombie)等首先發現。由於培養基中的生長因子耗盡時也會產生生長抑制,所以將正常細胞因相互接觸而抑制分裂的現象改稱為密度依賴性的生長抑制(density-dependentinhibitionofgrowth)。在相同條件下培養的惡性細胞(malignantcells)對密度依賴性生長抑制失去敏感性,因而不會在形成單層時停止生長,而是相互堆積形成多層生長的聚集體,這種現象也說明惡性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已經失去了控制,調節細胞正常生長和分裂的信號對於惡性細胞不再起作用。形成原因
細胞膜上有糖類和蛋白質共同構成的糖蛋白,也叫做糖被,它在細胞上起識別作用。當細胞增殖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互相挨在一起的時候,糖蛋白識別了這種信息,就會使細胞停止繼續繁殖。
含義
狹義的運動接觸抑制指細胞運動由於與其他細胞接觸而受到限制。例如,正常的成纖維細胞,其細胞運動由於與其他細胞接觸而受到限制,因此呈現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排列,而轉化的成纖維細胞,由於失去了這一限制,因此呈現多方向性的互相堆積成十字排列(crisscross)。廣義的增殖接觸抑制也稱細胞過密性抑制(densitydependentinhibition)。對於正常細胞,當進行單層培養時,在一定面積內細胞的密度增加,則增殖受到抑制。而對於轉化細胞,細胞間的接觸增加則發生堆積(pileup),此時在單層的細胞片上,可觀察到多層的細胞團(focus)形成的島狀體。